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初中一二年级诗词大会PPT黄秋敏
初中一二年级诗词大会PPT黄秋敏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__莱__文_章__建__安__骨_,,_中__间_小__谢__又__清_。发。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__生_在__世__不__称__意_,,明__朝__散__发__弄_扁__舟。。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__一__年__春_好__处__,_,绝_胜__烟__柳_满__皇__都_。。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
《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4
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明写月映清江 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
峨眉山月半轮秋
5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 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9
_君__问_归__期__未__有__期_,,巴__山__夜__雨__涨_秋__池__。。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0
谁__家__玉__笛__暗__飞_声__,,散__入__春__风_满__洛__城__。。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1
_故__园_东__望__路__漫__漫_,,双__袖__龙__钟__泪_不__干__。。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9
《夜雨寄北》中表达诗人思念朋友,渴望团 聚的诗句是: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0
白居易有诗云:“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 断肠是秋天。”极言秋之悲凉,《秋词》 中与之情调相反的句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11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写诗人虽年老 体衰,仍愿守卫边疆保家卫国的句子:
归雁洛阳边
识别诗句题,组成一句五言诗 何日是 达乡风 书暮处
乡书何处达
识别诗句题,组成一句七言诗
散
罗
春
幕
珠
风
满
洛
城
生
入
湿
散入春风满洛城
识别诗句题,组成一句七言诗
吹无蹄 上风散 马相逢 声秋铁
秋风吹散马蹄声
八年组30分题
识别诗句题,组成一句五言诗 征雁蓬 孤出塞 汉胡万
征蓬出汉塞
识别诗句题,组成一句五言诗 横青边 山北村 斜合郭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12
《潼关》中表现作者渴望冲决落网、勇往 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等句子是: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八年级 诗句理解题
1 下列诗句中都含“月”字,其中不属于
写“秋月”的一项是
D
A.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B.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C.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超时、答错均不得分
第2轮答题
七年级 对句题 第二轮
1
_杨__花_落__尽__子__规__啼_,,闻__道__龙__标__过_五__溪__。。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
_峨__眉_山__月__半__轮__秋_,,影__入__平__羌__江_水__流__。。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6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写自己对饱受战争 忧患的人民等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 等渴望的诗句是: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7
《夜上受降城闻笛》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 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8
《秋词》诗中能够表现诗人昂扬奋发的创作 精神的句子: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__此__去__无_多__路__,_,青_鸟__殷__勤_为__探__看_。。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_暮__乡__关_何__处__是__??烟__波_江__上__使__人__愁。。
• 规则: 本题分值为15分 选手按顺序答题
对句题第二组 答题时间:20秒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__浮__云__遮__望_眼__,__自,缘__身__在_最__高__层__。处__达__?_,归_雁_洛__阳__边__。_____。
八年级 对句题 第一轮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_岂__不__罹__凝__寒__?_,松_柏__本__有__性__。__。
6
_自__古__逢_秋__悲__寂__寥_,,_我_言__秋__日__胜__春_朝__。。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7
_终__古_高__云__簇__此__城_,,秋__风__吹__散__马_蹄__声__。。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8
_僵__卧_孤__村__不__自__哀_,,尚__思__为__国__戍_轮__台__。。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_海__内__存__知__己__,_,天_涯__若__比__邻__。__。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__天_地__之__悠__悠__,_,独_怆__然__而_涕__下__。_。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__行__到_水__穷__处__,_,坐_看_云__起__时__。___。
D.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2
《过零丁洋》中概括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 历的句子是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3
下面四句诗中,反映了我国古代民风民俗
的一句是
A
A.箫鼓追随村社近 B.闲来垂钓碧溪上
C.带月荷锄归
D.零丁洋里叹零丁
4
近年来,两岸关系因陈水扁当局肆意挑衅 一个中国原则而陷入僵局,在两岸有识之 士的共同努力下,随着国民党主席连战的 到访,两岸关系是
(如:七1班),个人号码依次为1、2、3。 二、题型:
设必答题和挑战题两种,每个选手共有三轮答题 机会,最后一轮挑战题由小组决定,确定1个代 表参加。
三、计分方法: 个人得分,个人正确答题得分的总和。 小组得分,小组内三个人的个人得分总和。
四、评奖: 个人评奖:七年级按得分高低,评选出前4名。
八年级按得分高低,评选出前3名。 其余为优秀选手。 小组评奖:评选出特等奖1个,一等奖1个,
12
_草__树_知__春__不__久__归_,,百__般__红__紫__斗_芳__菲__。。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八年级 对句题 第二轮
1
____气__蒸__云__梦_泽__,,波__撼__岳__阳_城__。____。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2
____乡__泪__客__中__尽_,,孤__帆__天__际__看_。____。 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
“山__重__水__复__疑__无__路___,,柳__暗__花__明__又__一__村__。_。”
(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句子填写)
5
下面不是描写送别的诗句是 C
A.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
_岐__王_宅__里__寻__常__见_,,崔__九__堂__前__几_度__闻__。。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
回__乐__烽__前__沙_似__雪__,,受__降__城_外__月__如__霜__。。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5
____强__欲__登__高__去_,,无__人__送__酒__来_。____。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青山横北郭
识别诗句题,组成一句七言诗 长浪有 乘破雁 风里万 秋送时
长风万里送秋雁
七年级 40分题
• 根据图片线索,按要求背诵诗歌。
深 林 人 不 知,明 月 来 相 照
• 根据图片线索,按要求背诵诗歌。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 岛竦峙
• 根据图片线索,按要求背诵诗歌。
临 行 密密缝 意 恐 迟 迟 归归
3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
4
____百__川__东_到__海__,,何__时__复_西__归__。____。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
____浮__云__游__子_意__,,落__日__故__人__情__。___。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9
____海__内__存__知_己__,,天__涯__若__比_邻__。____。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第3轮答题
七年级 诗句理解题
1
《次北固山下 》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 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景抒 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 诗句是:
6
李明同学勤奋好学,力求上进,但家境 不好,困难重重。班主任个别谈话时, 便用李白《行路难》中的句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来鼓励他奋发图强,实现自己的抱负。
7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舍己为 人、至死不渝的句子是 :
八年级组 20分题
请将答案写在题板上。
填字题
荡胸生 曾 云,决眦入归鸟 。
请将答案写在题板上。
填字题
萧 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请将答案写在题板上。
填字题
挥手自兹去,萧萧 班 马鸣。
请将答案写在题板上。
填字题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婵 娟。
七年组30分题
识别诗句题,组成一句五言诗 归阳胡 洛雁风 秋入边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____日__月__之__行__,_,若__出__其__中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