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设计实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设计实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设计实录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数与代数内容的安排,小学阶段笔算加、减法的最高要求就是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估算能力和选择合适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复习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注重复习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计算回顾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再结合教材提供的资源,进一步加强计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算理的同时,提高计算能力。

2.重视从实际生活情境中提炼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把计算融入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取信息,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计算的实用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
1.课件出示:计算下面各题。

175+62=985-423=259+148=
806-714=325+464=310-207=
2.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

3.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加上本位上的数再减)
4.组内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计算加法时要注意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每一位相加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1。

计算减法时要注意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被减数中间有0的减法,要连续退位,0被退位以后要当作9来计算)
设计意图:复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时,重点突出加、减法中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使学生在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时,注意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从而有效地提高正确率,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巩固运用
1.课件出示教材109页1题中的表格及问题:一架飞机先从北京飞到广州,再飞行690千米到三亚,一共飞行了多少千米?比从北京直接飞到三亚多飞多少千米?
航线
里程/千米
北京——上海
1088
北京——成都
1542
北京——广州
1907
北京——台北
1729
北京——三亚
2541
北京——乌鲁木齐
2464
(1)引导学生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已知条件:一架飞机先从北京飞到广州,再飞行690千米到三亚。

所求问题:一共飞行了多少千米?比从北京直接飞到三亚多飞多少千米)
(2)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然后集体交流。

一共飞行的千米数:1907+690=2597(千米)
比从北京直接飞到三亚多飞的千米数:2597-2541=56(千米)
(3)检验以上两题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然后说一说你是怎样检验的。

(加法的验算方法: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②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减法的验算方法:①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否等于减数;②用差加减数(或减数加差),看是否等于被减数]
(4)根据表中信息,提出一个加法问题和一个减法问题,解答之后检验,然后小组内交流,集体订正。

2.课件出示:王阿姨一家去旅游,来回路费是197元,吃住费用是762元。

王阿姨大约带多少钱比较合适?如果王阿姨带1200元,那么还剩多少钱?
(1)组内讨论:解决这两个问题,分别选择什么方法更合适?
(2)集体交流:第一个问题要估算,第二个问题要精确计算。

(3)学生独立完成。

王阿姨大约带的钱数:197+762≈960(元)
还剩的钱数:1200-(197+762)=241(元)
(4)集体订正。

上一篇文章:教科书第32页、33页-第二
单元巩固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相关文章:给您推荐:四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四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四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四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
2019新年小学三年级寒假数学导学单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射线、
小学数学老师随笔:辅导学生学会学
2019教师生活随笔假期的畅想
(5)说一说怎样估算更接近准确结果。

(把参与运算的数先分别看成与之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数,再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从实际生活情境中提取数学问题,再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既巩固了学生对计算方法、验算方法和估算方法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灵活选择合适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同时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提高
课件出示以下习题,教师做简单点拨后学生独立完成,再根据具体情况讲解。

1.某工程队修一条路,上午修了353米,下午比上午多修了80米,全天共修了多少米?
复习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

学生结合线段图列式解答:
下午修的米数:353+80=433(米)
全天共修的米数:353+433=786(米)
2.张叔叔有526枚邮票,如果他给李叔叔79枚邮票,李叔叔的邮票就和张叔叔同样多。

李叔叔原来有多少枚邮票?学生在小组内画出线段图:
学生结合线段图列式解答:526-79-79=368(枚)
总结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好处:可以将题中的数量关系清晰地表示出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准确度。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题,把万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估算等方法进行综合运用,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进行了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
1.教材114页18题。

2.红红的身高是145厘米,丽丽的身高是135厘米,平平的身高是139厘米,她们当中谁最高?最高的比最矮的高多
少厘米?
板书设计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
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