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疝


➢ 疝囊的修整与缝合
✓ 为加强疝轮缝合后的牢固性,可将一侧疝囊的纤维性 结缔组织囊壁拉向疝轮的一侧,使其紧紧盖住已缝合 的疝轮,并将囊壁缝在疝轮的外围,同法将另一侧的 囊壁按相反的方向覆盖在疝轮外面,并将其缝在疝轮 外围。
✓ 也可将多余的结缔组织囊壁切除,然后对两侧创缘进 行间断缝合。
➢ 皮肤囊修整与缝合
✓ 解剖部位:腹股沟阴囊疝、脐疝、
腹壁疝等
疝的模式图 1. 腹膜 2. 肌肉 3. 皮肤 4. 疝轮
5. 疝囊 6. 疝内容物 7. 疝液
✓ 疝由疝轮(环)、疝囊、疝内容物构成。
疝轮:体壁上的天然孔或病理性孔道。
✓ 陈旧性疝的疝轮多为增生的结缔组织,疝轮光滑而增厚。
疝内容物:腹腔内脏器(如胃、肠、肠系膜或网膜等)
合疝轮,闭合手术切口。
切除已坏死肠管
肠管吻合后经彻底 冲洗还纳回腹腔
闭合内环
【术后护理】
➢应用抗生素 ➢补充水、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早期直检,注意有无肠粘连 ➢术后 限制饲喂
鞘膜外阴囊疝修补术
在阴囊颈部切开皮肤、肉膜,显 露脱出的肠管
扩大外环,探查破裂孔,还纳 脱出肠管,间断缝合破裂孔
腹壁疝 (traumatic ventral hernia)
【治疗】
➢ 可复性腹股沟阴囊疝手术
【术前准备】禁食24h,但不 禁水。
【保定与麻醉】前躯侧卧后 躯半仰卧保定,水合氯醛 全麻。
【切口定位】阴囊外侧,沿 精索在腹壁皮肤上做纵切 口。
可复性阴囊疝的切口
【手术方法】 依次切透皮 肤、肉膜、 筋膜和睾外 提肌,不要 切透总鞘膜。
仔细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钝性剥离总鞘膜至外环上方
局 部 浸 润 麻 醉
术部隔离
皱襞切开皮肤
结扎止血
切开疝囊
陈旧性疝,分离粘连
疝 内 容 物 为 肠 系 膜 和 肠 管
将疝内容物还纳腹腔
将 灭 菌 纱 布 填 塞 入 疝 孔 内
将腹腔内容物与疝轮完全隔离
进针
水平纽孔状缝合
闭合疝轮
出针
对侧出针 对侧进针
第一结抽紧后 用止血钳夹持
在养殖 场临时 组织保 定架, 准备给 腹壁疝 奶牛手 术
在养殖场内进行,简易保定方法:将两后 肢抬高,呈半仰卧保定,以减轻腹内压
2.手术径路 ➢ 切口部位的选择决定于是否发生粘连。 ➢ 在病初尚未粘连的,可在疝轮附近作切口;较
小的疝,也可作正中切口。 ➢ 如已粘连须在疝囊处作一皮肤梭形切口。 ➢ 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将内容物还纳入腹腔,缝
及少量疝液。
疝囊:包围疝内容物的囊壁,又分为二层,外层为皮肤,
内层为肌纤维、结缔组织和腹膜构成,疝囊的大小由疝 内容物的多少所决定。
• 可复性疝:通过压迫或体位的改变,疝内容物可通过疝孔而还纳到 腹腔的疝。
• 嵌闭性疝:当疝内容物嵌闭在疝孔内,脏器受压迫,血液循环受阻 而发生淤血、炎症,甚至坏死时,统称为嵌闭性疝。
➢ 病初多数能在挤压疝囊或改变体位时疝内容物还纳到腹腔,
并可摸到疝轮。
➢ 听诊可听到肠蠕动音。
➢ 猪的脐疝如果疝囊膨大,可由于皮肤被磨破而伤及粘连的
肠管,形成肠瘘。
➢ 箝闭性脐疝虽不多见,一旦发生就有显著的全身症状,病
畜极度不安,马、牛均可出现程度不等的疝痛,食欲废绝, 在犬与猪还可以见到呕吐,呕吐物常常有粪臭。患畜可很 快发生腹膜炎,体温升高,脉搏加快,如不及时进行手术 则常引起死亡
✓ 切除多余的皮肤囊,进行间断缝合,消毒后,打结系 绷带
➢ (三)术后护理与治疗
✓ 术后4~5天内,每天上下午应用青霉素、链 霉素肌肉注射,以预防术部的感染,术后 10~12天拆除缝合线。
脐疝
脐疝(umbilical hernia)各种家畜均可发生,但以仔猪、 犊牛为多见。
一般以先天性原因为主,可见于初生时,或者出生后数天 或数周。
猪的腹股沟阴囊 疝,公猪右侧阴 囊疝
猪的腹股沟阴囊 疝,公猪左侧 阴囊疝
猪的腹股沟阴囊疝
发生腹股沟阴囊疝时,患阴囊增大,皮肤紧张发亮, 触诊时柔软有弹性,多半不痛;也有的呈现发硬、紧 张、敏感。听诊时可听到肠蠕动音。
箝闭性腹股沟疝的全身症状明显,若不能及时发现 并采取紧急措施,往往因耽误治疗而发生死亡。
✓ 幼龄动物可用一大于脐环的、外包纱布的小木片抵住脐环, 然后用绷带加以固定,以防移动。若同时配合疝轮四周分 点注射10%氯化钠溶液,效果更佳。
1、保定
奶牛脐疝手术疗法
犊牛脐疝,一后肢向后方转位保定,充分显露脐疝
犊牛脐疝,侧卧保定
脐疝,仰卧保定,术部剃毛消毒
奶牛脐疝,全身麻醉,手术台侧卧保定
主的注意。 疝内容物可能是网膜、膀胱、小肠、子宫或大肠等。 当发生腹股沟疝时,疝内容物由腹股沟裂口直接脱至腹
股沟外侧的皮下,局部膨胀突起,肿胀物大小随腹内压 及疝内容物的性质和多少而定。 触之柔软,无热、无痛,常可还纳于腹腔内。 若脱出时间过长可发生箝闭,触诊有热痛,疝囊紧张, 动物出现腹痛或因粪便不通而腹胀,肠管瘀血,坏死, 出现全身症状。
打第一结
切割疝轮
对合缝合疝轮
分离一侧囊壁并切除
分离另一侧囊壁,修整 后缝合到对侧组织上
切 除 多 余 皮 肤
对合缝合皮肤
【术后护理 】 ➢ 术后不宜喂得过饱,限制剧烈活动,防止腹压
增高。应用抗菌素5~7d。
腹股沟阴囊疝
腹股沟阴囊疝(inguinal hernia and scrotal hernia 多见于公马和公猪,其它公畜比较少见。母猪、母犬常
➢ 犊牛的先天性脐疝多数在出生后数月逐渐消失,少数病例 愈来愈大。
➢ 犬、猫在2~4月龄以内常有小脐疝,多数在5~6月龄后 逐渐消失。
发生原因是脐孔发育不全、没有闭锁、脐部化脓或腹壁发 育缺陷等。
乳牛脐疝
【症状】
➢ 脐部呈现局限性球形肿胀,质地柔软,也有的紧张,但缺
乏红、痛、热等炎性反应。
病畜表现为剧烈的腹痛,一侧(或两侧)阴囊变得紧 张,出现浮肿、皮肤发凉(少数病例发热),阴囊的 皮肤因汗液而变湿润。
随着炎症现象的发生,全身症状加重,体温增高。当 箝闭的肠管坏死时,表现为箝闭疝综合征,进行急救 手术切除坏死肠段,有可能免于死亡。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较易作出诊断。大家畜可 进行直肠检查触摸内环的大小,马以三个手指 并列通过为过大,并可查出通过内环的内脏。
切开外环,沿总鞘膜分离至内环,确实还纳肠管后, 将带有精索、睾丸的总鞘膜扭转360~480°。
用10#双股丝线在 近内环处贯穿结扎 总鞘膜
在结扎线下方 1.5cm处切断 总鞘膜和精索
将精索断短缝合固定在 内环两侧缘,然后缝合 外环及阴囊皮肤切口, 在阴囊底部作引流。
➢ 嵌闭性腹股沟阴囊疝手术
【术前准备】补充水与电解质、全身应用抗生素,改善 全身情况。
【保定、麻醉与切口定位】同前。 【手术方法】
切开皮肤和肉膜, 暴露总鞘膜
钝性分离总鞘膜
剪开外环
小心切开总鞘膜,勿损伤肠管
扩大总鞘膜切口,显露高度淤血或坏 死肠管
在手指指引保护下剪开内环
剪开内环的示意图
把嵌闭肠管拉出切口外,放出肠内积液
【治疗】 采用保守疗法(非手术
疗法)与手术疗法。 ➢ (一)保守疗法 ✓ 适用于初发的外伤性腹
壁疝,疝孔位置高于腹 侧壁的1/2以上,疝孔小, 有可复性,尚不存在粘 连的病例。
(二)手术疗法
1.保定与麻醉 站立保定或侧卧保定,作局部浸润或 腰旁神经传导麻醉,同时配合静松灵等药物进行全身 浅麻醉。
外伤性腹壁疝可发生于各种家畜,是由于腹肌或 腱膜受到钝性外力的作用而形成腹壁疝的较为多 见。
也可由剖腹产、胚胎移植手术中因腹膜缝合不严 造成。
马、牛多发部位是前方下腹壁。 猪多见于腹下阉割部位。
羊的腹底壁疝多为胚胎移植的后遗症。
剖腹产继发的腹底壁疝
奶牛右腹下巨大腹壁疝
【症状】
外伤性腹壁疝的主要症状是腹壁受伤后局部突 然出现一个局限性扁平、柔软的肿胀(形状、 大小不同),触诊时有疼痛,常为可复性,多 数可摸到疝轮。伤后两天,炎性症状逐渐发展, 形成越来越大的扁平肿胀并逐渐向下、向前蔓 延。
第九讲 疝
第一节 概述
➢ 疝又称赫尼亚(Hernia),腹部的 内脏从自然孔道或病理性破裂孔脱 至皮下或其它解剖腔的一种常见病, 是家畜常见的外科病。
➢ 临床上较常见的有腹壁疝、脐疝和 阴囊疝。
➢ 疝的组成及分类
✓ 疝内容物能否还纳入腹腔内:可复
性疝、粘连性疝和嵌闭性疝。
✓ 向体表突出与否:外疝、内疝
逆行性箝闭疝
粘连性疝 1.腹壁 2.疝轮 3.疝囊 4.疝内容物
5.肠管和疝囊的粘连
疝的手术适应症
➢ 新发生的或陈旧性的可复性疝,有逐渐增大趋势者, 应尽早进行手术修补;
➢ 粘连性疝已影响到胃肠蠕动而出现消化障碍时; ➢ 临床上已确定为嵌闭性疝,应立即进行手术。
(一)保定与麻醉
➢ 侧卧或后躯半仰卧保定, 将位于上方的后肢充分 屈曲,以绳索栓于系部, 然后向跟结上方呈“8” 字形缠绕4~6次后,将 绳栓于跖部中央,再利 用另一根绳,将该肢向 后外方固定。
发生腹股沟疝。 公畜的腹股沟阴囊疝有遗传性。 后天性腹股沟阴囊疝主要是腹压增高而引起的,如公
马配种时,两前肢凌空,身体重心向后移,腹内压加大, 有时发生腹股沟阴囊疝 还可发生于装蹄时保定失误,也是剧烈挣扎而加大腹内 压力所引起。
【症状】
临床上腹股沟疝常在内容物被箝闭、出现腹痛时才发现 或疝内容物下坠至阴囊,发生腹股沟阴囊疝时才引起畜
【诊断】
➢ 应注意与脐部脓肿和肿瘤等相区别,必要时可慎重地作诊 断性穿刺。
【治疗】
➢ 保守疗法 ✓ 适用于疝轮较小,年龄小的动物。
✓ 可用疝带(皮带或复绷带)、强刺激剂(幼驹用赤色碘化 汞软膏,犊牛用重铬酸钾软膏)等促使局部炎性增生闭合 疝口。但强刺激剂常能使炎症扩展至疝囊壁以及其中的肠 管,引起粘连性腹膜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