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瑞英个人简历

李瑞英个人简历

三一文库()/个人简历
李瑞英个人简历
李瑞英-简介
李瑞英,女,汉族,出生于北京一个军人家庭,巨蟹座,籍贯河南南乐。

高中就读于北京育英中学。

在原北京广播学院就读时,曾长期训练主持儿童广播《小喇叭》。

1983年毕业后在江苏电视台从事新闻播音,1986年上调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工作。

1997年被聘为播音指导;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学会副会长;主持人协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

北京广播学院兼职教授。

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民政协委员;第七届中国“十大女杰”;中央电视台业务指导执行主席、播音组组长、主持人大赛评委会主席;《新闻联播》播音员、元首出访随团记者。

丈夫:张宇燕,1960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李瑞英-个人经历
李瑞英高中毕业考大学的前夕,依然没有任何报考播音员的想法,和播音结缘是在高中的另一名同学的主意下,赶往当年的北京广播学院陪着报名,从此改变了李瑞英的人生。

在北京广播学院的传达室,李瑞英在报名的间隙碰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天性爱玩闹的李瑞英看到很多学生报名,自己不知哪里来的勇气,竟主动请缨给老人读报纸。

老人问其缘由,李瑞英说,您老耳濡目染应该有一定的识别能力。

她现场读报,读完后忙向这位老人讨教,老人的回答让她充满自信,“考北广不离十。


后来李瑞英顺利进的考入北京广播学院,而让她惊讶的是当初给她指正读报感觉的老人就是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教授张颂。

萌生过放弃播音的想法
李瑞英考入北京广播学院后,在授业恩师张颂的带领下,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李瑞英必须从头开始学习汉语拼音。

一些声母、韵母每天都要反复地练习。

记忆中,李瑞英在北京广播学院的小树林里每天早晨六点半练声,北京广播学院的许多老师还要求他们这些学子每天必须读《人民日报》。

这样的艰苦训练,按理说李瑞英应该是进步很快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一段时间后,李瑞英竟然找不到当初刚进北京广播
学院的自信了。

情急之下,李瑞英想过转到新闻系或者其他任何系。

至于转系的原因,李瑞英说是自己没有当上三好学生。

然而,这样的想法在碰到恩师张颂之后忽然打消了。

张颂郑重地对李瑞英说,来北京广播学院学习,所有的学习都是打基础,打基础是给自己打的。

此后的李瑞英不再有转系的任何杂念,四年里,李瑞英起早贪黑学习了大量的播音知识,在演讲中,李瑞英谦虚地认为自己只是学会了最简单的吐字发声。

积累知识是个人成长必要因素
毕业后,李瑞英并没有留在北京工作,而是被分到了江苏电视台。

在江苏电视台的日子里,李瑞英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

在那里,李瑞英干过主持人、记者,而在所有的历练中,李瑞英认为自己最适合从事的工作仍然是新闻主播。

1986年,李瑞英步入中央电视台继续历练。

作为央视的主播,李瑞英的压力异常巨大,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台里甚至在出差,李瑞英总是要翻看《新华字典》、《汉语成语词典》。

到现在她已经能够认识《新华字典》的所有字,并能说清楚每个字的意思。

这一点,李瑞英说她的榜样是中国播音大师夏青。

她说,夏青几乎能把《新华字典》背下来。

播音工作岗位25年,使她成为《新闻联播》的标志之一,她的出镜率高到让她世人皆知。

李瑞英作为这个节目的主播,主
持风格端庄、大方、得体,语言规范,吐字清晰、圆润,服饰简洁、庄重、典雅,播音自然流畅。

她参加了二十年来中国与世界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多次随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担任出镜记者和主播,出色完成了历次的直播、现场报道任务。

她的座右铭是,“对自己的鞭策,就是对自己的爱护”,“要做一个平常人,先得有一颗平常心。


李瑞英-升职
20XX年5月以来,随着央视悄然改版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人事变动,据四川在线报道,《新闻联播》主持人李瑞英,已从《新闻联播》播音组组长升任为央视新闻中心播音部副主任,主管央视全台新闻播报类主持人,享受副处级干部待遇。

央视有关部门领导证实:在《新闻联播》众多主持人中,李瑞英行政级别。

7月29日晚,《新闻联播》第一代主持人赵忠祥,对李瑞英“升官”一事大为赞赏:“李瑞英人品好,政治业务素养好,主管全台新闻播报类主持人,可以说是当之无愧。


升职背景
据了解,多年来,在央视几百位主持人中,真正得到处级干部待遇的主持人极少,李瑞英为何成为其中之一?央视一内部人士介绍:李瑞英与罗京是同学,当年一起分配到央视。

多年的播音工作历练了李瑞英,这么多年,她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

在台里,李瑞英业务相当强,更重要的是在台里人缘一向很好。

她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