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散文赏析

散文赏析

“悟神”,要出乎其外,高瞻远瞩.一要注意把握文章主要意象(形象) 的特点及象征意义.二要寻找“文眼” ,即把文中叙述、描写基础 上的议论抒情句、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首尾照应的句子等找出来, 加以体悟.
字句的赏析
从上面几道题目的解答中,我们又不难发现,理解语句时, 有时也要找出句中的关键词的意义。这些关键词先将其本 文即词典义把握清楚,再联系整个句子及全文思想感情, 如山东卷《灯火的温情》21题——作者最后说:“我不会 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回去的灯。”你怎样理 解这句话在文中的深刻含义?解答这道题时,应先把握 “冷”和“荒野”的词典义,然后理解它们的语境义,最 后联系上下文就可以知道:“冷”是指外部环境(人生) 的艰难困苦,“荒野”指的是心境的黑暗,由此不难理解 作者的观点:外部环境(人生)的艰难困苦并不可怕,可 怕的是感受不到真情和温暖,没有自我救赎的灵魂。
能揭示文章中心的句子
如四川卷《焰火的变奏》17题:文章用“有什 么花朵能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收束全文, 请对此做简要分析。此句在文末,应有收束全 文、揭示中心的作用,由此可知:这个反问句 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
运用了一定修辞手法的句子
如:江苏卷《麦天》15题:“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 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花,散发着湿润的 麦秸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的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解答 如下: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运 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这道题就要考虑包括修辞在 内的各种表现手法。在回答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时,一般要遵循这样 的步骤:首先明确用了什么方法,然后说用这种手法表达起到了什么 效果,最后再联系具体语句谈表达了什么内容,公式为:方法+效果+ 内容。如《焰火的变奏》一题里(即上题)答案:这个反问句强烈地 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还有如梁遇春的《泪与笑》 (我校调考)有一题是这样的:文中“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 降幡”,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答题时首先就要明确用了比喻,把什 么比喻成什么,这里就必须搞清楚“降幡”的本义及其在文中的比喻 义,再联系全文就得出了答案:“本文使用了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 了人内心的感受: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因素把我们弄得无可奈何,只好 痛苦地承认自己的失败。”
摄取散文的“神” : 1.写景散文把作者感情寄托在景物画面中,情是景的灵魂, 景是情的依托。如《荷塘月色》. 2.状物散文寄情于物,托物言志,把感情蕴含在所状之物 的象征意义中,如《我的空中楼阁》. 3.提取散文的精要需要用足用好议论抒情文字。如《灯》 结尾的句子:“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达到了
散文的分类
散文是一个“种”文体,在不同时期,从不同 角度,按不同标准,可以把散文分成不同类型。 根据目前散文的创作情况,我们以表达方式和 内容的不同,将散文分成记人叙事、写景状物、 抒情写意、议论随笔等四大类。 ·写景状物 ·记人叙事 ·抒情写意 ·议论哲理
写景状物散文
感知散文的“形 :写景状物散文是以描写为主要表达 方式,辅之以记叙、抒情、议论、说明等手段,以表现 人文环境、自然景观和特定物件为主要内容的散文。
应注意答题的条理性和完整性,注意语句的通 顺。
总体思路→据形悟神
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形散”主要表现在:1、时 间跨度大。2、空间转换广。3、事件牵涉多。4、表达方式活。 “神不散”指的是文章始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贯穿一条红线,做 到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据形”,要入乎其内,逐一探究.一要梳理文脉,即把文中所写到的事 件、景物、人物一一梳理清,理清线索,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一 一吃透“形”。二要分析手法: 文章写的是事件,就要悟出平凡小 事中寄寓的大道理——以小见大;文章写的是景物,就要悟出景物 中融入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或作者托物言的什么志;文章写的是 人物,就要通过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悟出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特征 等。三要品味语言的思想倾向性, 要联系上下文,看出语句的丰富内 涵甚至言外之意,要注意把握形象化语句的抽象含义,准确判断语 言的思想倾向。
散文常见的写法有象征、对比、烘托、渲染、 欲扬先抑、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及各种表达方 式与各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等,同学们应注 意积累常见手法的术语、特点及其作用,此不 赘述。
四种答题方式
满足要点法 原句移用法 关键语句、中心词组合法 综合分析,条分缕述法
满足要点法
首先要满足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不要 答非所问,也不要“多多益善”。
文必有思,思必有路。散文取材自由,材料丰 富,但总是按照一定的思路组织的,阅读散文, 要注意理清文章思路。
寻象悟境
许多散文表情达意,主要是通过生活画面的描绘来实 现的。这些画面由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人、事、物、 景等意象组成,从而形成深邃优美、富于哲理的意境。 如设事喻理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即景生情的《前 赤壁赋》,移情于物的《白杨礼赞》。散文的描写要 达到意与境的统一。有境无意,只是生活的照片,是 呆板空虚的描写;有意无境则又流于抽象,是空荡荡 的呐喊,是教条说教。
议论哲理散文
感知散文的“形” :1整体感知.2分析材料.3.表现手 法.4.品味语言.5.理趣情趣。一般说理文中的道理是理性 化的,使人折服;而说理性散文中的道理是情感化的, 能使读者的心灵发生感应,受到震撼。说理性散文中的 情理交融应是作家真性、真情、真知、真见的统一。
摄取散文的“神 :这类散文往往情由事生,理由情生,情 理交融;情因理而更深刻,理因情而更动人.要弄清事、情、 理三者关系,着眼寄托,循情析理. 如《灯下漫笔》,鲁迅 有感于民族的劣根性,对民众的奴性心理深恶痛绝,因 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于是讲出一番道理,中国封建 社会的历史只有两个时代的精辟论述。不但以理服人, 而且以情动人,真正体现了“情理交融”。
摄取散文的“神” :1.记人散文,要从有形的人物描写中 概括出其抽象的性格特征, 如《记念刘和珍君》反复刻画 刘和珍的“温和”“微笑”,借这一细节的特写表现刘和 珍大智大勇的性格。;2.叙事散文,要从具体的事件中概括 出抽象的道理. 如《灯》写作者寒夜不眠之苦和暗夜寻路 之难有微言大义.
抒情写意散文
其次,要看清该题的分值。一般说来,超过2 分的题,其答案往往有两个以上的分值对应点, 答案起码有两个词语或短语或句子。
再次,有明确字数要求的题目,一定不要超过 规定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 想。
有一些题目,原文里确有内容可以直接作为问 题的答案 ,我们只需把原句移用过来即可。
阅读欣赏散文,应抓住文章中的形象画面,作由景及 情的揣摩,由事及义的联想,分析其特点和作用,进 而体味文章的感情,把握文章的中心。
品味语言
散文语言的一大特点就是语言优美凝练 鉴赏散文作品的语言,须结合语言环境,辨明
所用的技巧,分析所表达的内容及其表达效果。
鉴赏写法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就是明晰作者用了哪 些写作方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达到了怎 样的艺术效果。
情节的赏析
这类型的题目是就文中的某个细节谈谈它的作用。它一般 都要回答两个方面的内容——情感及结构。 辽宁卷《炉火》中有这道题: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 冬至”的景色,这样写的作用,既然在段首,解答时就要 指出是伏笔(引出下文),第二步就是联系全文中心内容 具体分析了:文章的主要描写对象是“炉火”,却从“秋 去冬来”写走了,这就要考虑“炉火”和“秋去冬来”之 间的关系。第三步就是概括结论:由自然环境的变冷写到 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深层含义留下了 空间。 四川卷《焰火的变奏》14题:作者写象征喜庆的焰火,为 什么要以平静的湖水写起?答案是这样的:反衬了随后施 放的焰火的热闹;湖水的平静又与焰火的热闹相结合,共 同表达了对世界和平、安宁、美好生活的肯定。
高考散文赏析及答题技巧
散文的定义
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 。是 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形散而神不散,短小优美,生动有趣。指不讲究韵律 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是最自由的 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 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是和诗歌、戏 剧、小说、辞赋并列的文学体裁。它包括政论、史论、 传记、游记、书信、日记、奏疏、小品、表、序、等 各体论说、杂文。 是语言艺术文学体裁的典范,具 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它浇灌了各 个时代的文学园地,也沾溉了历代文人,至今仍使人 们受益。
关键语句、中心词组合法
有些题目的答案分散在一段或几段文字中,很 难找出现成的原话,就应该根据题目要求,首 先从原文中提取有用信息,然后根据需要对提 取的关键语句、中心词进行改造、组合、变换, 重新“组装”,最后作恰当规范地表述。
综合分析,条分缕述法
有些题目,需要对全文进行分析,作答时就需 要在综合分析之后,条分缕析地表述出来。
感知散文的“形” :1.把握感情.2.借助画面.3.抓中心句.4. 表现手法.5.感悟理解.6.激发想象.抒情的语言手段通常有: ①调配景语的形象色彩。②利用情语指点、感染景语。3 移情、拟人
摄取散文的“神 :抒情散文往往借助对景物或生活小事 的描写抒发真情.常用以情点景法,如《荷塘月色》《为了 忘却的记念》同样写”月光如水”,前者因有”受用…… 荷香月色”的点染而表乐景,后者因有”悲愤”的点染而 表哀景.
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 比、设问、反问、反复等。
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议论。 描写可从顺序、角度细分为远近高低、多种感官、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等。
表现手法,包括衬托、对比、联想、想象、象征、 渲染、抑扬等。
结构手法,包括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小见大, 先抑后扬等。
形象、哲理与诗情的高度统一。
记人叙事散文
感知散文的“形” :1.找出描写,概括形象.2.抓住关键,感 知概括.3.把握文眼,领会目的.4.利用线索,理清思路.5.结合 语境,揣摩含义,6.深入分析,挖掘内涵,7.联系实际,拓展创新. 记叙性散文有以少总多、小中见大的特点,只求抓住其闪 光点、动情点即可管中窥豹. 如《灯下漫笔》写作者兑换 现银这一日常生活小事和他心理的微妙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