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年六西格玛黑带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及经验分享

历年六西格玛黑带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及经验分享

绪论:六西格玛黑带考试知识点考分分配各个章节的分数分布大致如下,每年每个章节的考点和分布都会有微小变化,近两年来看,DOE章节内容较多,同时根据DOE输出结果做出选择判断的题型较多,这就需要平时在学习时,需要注重和实践的结合,六西格玛的考试越来越注重和项目的结合了。

1.考试时间3小时,上午9:00-12:00 ,包含答题卡涂卡时间,通常答题卡涂卡30分钟左右,实际做题的时间只有2个半小时左右。

总计120题,时间还是非常紧张的。

2.闭卷考试。

3.84道单选,36道多选(多选,少选不得分,总计120题。

4.满分120分,80分及以上通过考试.六西格玛黑带考试真题-2015年一、单选题(84分)1.试验设计是质量改进的有效工具,最早基于农业试验提出方差分析与试验设计理论的是:A.休哈特(W.A.Shewhart)B.道奇和罗米格(H.F.Dodge and H.G.Romig)C.费希尔(R.A.Fisher)D.戴明(R.E.Deming)解析:红皮书第5页有说明,A 创立了SPC理论以及PDCA循环,B 发表了抽样检测方法,D 戴明的主要代表作是质量管理14点。

答案C2.在六西格玛推进过程中,黑带的主要角色是:A.带领团队使用六西格玛方法完成项目B.合理分配资源C.确定公司发展战略D.核算六西格玛项目收益解析:红皮书31页有职责说明,B 是倡导者的角色,C 是高层领导角色,D 属于财务要做的。

答案A3.在对老产品改型的六西格玛设计(DMADV)项目中,测量阶段的主要工作是:A.测量产品新设计的关键质量特性(CTQ)B.基于关键质量特性(CTQ)确定测量对象C.识别顾客需求D.确定新过程能力解析; 红皮书38页,图表中内容, 答案B4.SWOT分析是战略策划的基础性分析工具。

在使用SWOT分析为组织制定六西格玛推进战略时,以下哪项不是..主要内容?A.分析组织能够成功推进六西格玛的有利条件B.分析组织推进六西格玛的必要性C.确定组织推进六西格玛的具体负责部门D.分析六西格玛推进方法的比较优势解析:红皮书25页,SWOT分析要找出由于缺乏资源当前还不能利用的机会,以及对劣势和威胁的改进,规避和遏制方法,最终找到内部优势,劣势与外部的机会,威胁之间的战略匹配, 答案C5.水平对比又称为标杆管理(benchmarking)。

以下关于水平对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水平对比可用于发现改进机会B.水平对比可以用于确定六西格玛项目的目标C.不同类型的企业也可以进行水平对比D.标杆企业或产品的选择应该随机解析:红皮书62页,标杆企业的选择不应该随机,否则无法做出有效的对比, 答案D6.在评价六西格玛项目的收益时,若收益率为10%,净现值为零,说明该项目:A.投资回报率低于10% B.项目收益为零,经济上不可行C.每年的净现金流量为零D.投资回报率等于10%解析:红皮书68页,收益率或者回报率使用的公式是一样的, 答案D7.以下关于六西格玛项目目标的描述,符合SMART原则是:A.公司产品的毛利率要在未来实现翻一番B.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要达到行业第一C.公司某产品的终检不良率要在5个月内从1%降低到0.3%D.公司要通过技术创新,在未来三年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有突破性提高解析:红皮书78页,SMART 原则中,要求对目标的描述要具体化,是可测量的,可行的,相关的,并且是有时间限制的。

答案C8.某六西格玛项目的目标是缩短生产周期,该项目涉及生产、检测、工艺等部门。

则该项目团队的构成应是:A.由生产、检测、工艺等部门的骨干组成跨职能团队B.这是一个与生产密切相关的项目,应由生产部门组建团队C.这是一个与工艺密切相关的项目,应由工艺部门组建团队D.应由生产和检测部门组成的跨职能团队解析:因为该项目涉及到了多个部门,所以对应的团队也要跨职能,不能只是独立的部门完成。

答案A9.某六西格玛项目团队就开展的项目工作召开了若干次团队会议,团队成员对要解决的问题已比较了解,成员间也比较熟悉,大家经常就项目工作如何开展争执不休,因为各自都从自己的角度考虑,往往不能达成一致。

则请问该项目团队大致处于哪个发展阶段?作为团队领导人的黑带应怎样应付?A.规范期:广泛征求团队成员的意见,给团队成员以更多的授权B.形成期:阐明团队目标,确定每个成员的角色,进行团队培训C.震荡期:加强与团队成员的沟通,重申团队的目标、鼓励成员发表积极的意见、消除障碍等D.执行期:给予团队更多的鼓励和授权解析:题目中提到为工作开展有争执,无法统一观点,无法和团队成员之间达成一致,这是震荡期的典型特点,红皮书86页。

答案C10.以下哪种情形最适合...使用亲和图:A.把归纳好的顾客需求转化为关键质量特性B.对归纳好的顾客需求进行逐层细化C.进行因果分析D.对顾客反馈的各种意见进行归纳整理解析:红皮书97--98页,亲和图的本质是对不同的思想,想法,观点进行归纳整理,这种方法用于在头脑风暴之后,对罗列的想法进行组织。

答案D11.在以下生产活动中,属于增值活动的是:A.打孔B.检验C.返修D.等待解析:B,C,D 都属于浪费。

答案A12.下述哪项不.属于“界定阶段”的主要工作?A.找出解决方案B.组建项目团队C.制定项目目标D.确定项目范围解析:红皮书113页上面第一段,A选项是分析阶段的工作。

答案A13.某黑带项目小组在改进手机设计时对现有顾客和潜在顾客进行了调查,得到了大量顾客需求信息,项目小组准备使用KANO模型对顾客需求进行分类,下列哪项需求的实现可为顾客带来惊喜,作为手机的魅力质量?A.安全,不出现电池爆炸或自燃现象B.系统运行稳定,在运行中很少出现死机或蓝屏现象C.电池工作时间长D.具有运动记步功能解析:红皮书60页,A和B选项是基本质量,C选项是一元质量的内容。

答案D14.在开展提高顾客满意度的改进项目时,往往需要将难以测量的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个方面。

此时,应该采用哪项工具?A.树图B.甘特图C.直方图D.网络图解析:红皮书99页对树图的说明,B 甘特图使用于项目方面,直方图用于数据统计分析,网络图也是使用于项目进展。

答案A15.某金属带材成品检验中常发现的缺陷有板形不合格、性能不合格、表面划伤、成分不合格等。

其中板形及性能不合格可通过返工进行矫正;表面划伤可降价销售;成分不合格的商品只能报废。

六西格玛项目小组统计了半年来成品检验中发现的各种缺陷发生的频次,那么下述哪种方法可以帮助团队较好地...识别出改进机会?A.按缺陷出现频次的排列图B.缺陷出现频次和成本加权的排列图C.因果图D.过程FMEA分析解析:缺陷的改进需要考虑到成本,答案B16.在应用QFD时,首先要进行的工作是:A.识别和确定项目的“顾客”B.填写质量屋的“左墙”C.确定质量屋的“天花板”D.确定质量屋的“关系矩阵”解析:QFD 即质量功能展开,体现了以市场为向导,以顾客需求为产品开发唯一依据的指导思想。

红皮书510页, 答案A17.某项目欲将零件报废率从目前的20%降低到10%。

已知零件年交付合格品数量为10000件,该产品的销售价格为1000元/件,成本为900元/件,则项目的预期收益应为:A.90万元B.100万元C.125万元D.139万元解析:(10000/0.8 -10000/0.9)* 900, 答案C18.下列关于因果图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是:A.因果图可以用于揭示问题与潜在原因之间关系B.因果图也称鱼骨图,问题/结果通常放在“鱼头”的位置C.因果图中所有的原因必须是可验证的D.绘制因果图时需要团队成员共同参与,常与头脑风暴法一起使用解析:红皮书136页,因果图即石川馨图,也是鱼骨图,C 选项说法绝对。

答案C19.以下是某精加工过程中输入因子x1~x3对于关键过程质量特性Y1~Y4的C&E矩阵,则因子的重要度从大到小的排序应为:20.以下关于SIPOC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SIPOC 图可以将顾客与内部流程联系起来,保持对流程的宏观认识B.SIPOC 图可以帮助明确关键输入变量(KPIV)和关键输出变量(KPOV)C.SIPOC 图可以用来识别项目范围、主要业务流程和相关职能D.SIPOC 图可用于对过程进行深入的细节分析,找到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解析:红皮书119页,第2点有说明,SIPOC图中步骤不宜过于详细。

答案D21.某黑带欲对甲、乙、丙三个班组生产的共1000 件产品(甲:500 件,乙:300 件,丙:200 件)进行质量检验。

现从甲、乙、丙组的产品中各随机抽取25 件,15 件,10 件,组成一个样本容量为50 的样本。

则这种抽样方法应属于: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解析:可以参考蓝皮书中的例题,加深对各个抽样的理解,蓝皮书60 页。

答案B22.某地区年降雨量的最大值(单位:毫米)服从下图所示分布。

则以下关系式成立的是:A.平均值<中位数<众数B.平均值<众数<中位数C.中位数<平均值<众数D.众数<中位数<平均值解析:先判断是右偏,根据右偏的结论可以得出答案D23.某空调生产企业在冷凝器自动焊接后进行全检,发现一个及以上的焊口不良时,需要人工对该焊口进行补焊。

据统计,该企业某天生产的1000 部冷凝器中有680 部需要补焊,缺陷焊口的出现是完全随机的,请问,冷凝器经过自动焊接后的DPU 估计是多少?A.0.68 B.1.14 C.6.8 D.0.5解析:由于一个部件上可能有多个缺陷,所以不能使用680/1000,而是要考虑使用泊松分布的公式计算,使用公式e的-DPU 次方=0.32., 答案B24.某项目团队欲研究测量系统的线性,用标准件进行测试,并记录其测量结果,拟合了线性模型。

下图是标准件的测量值与名义值的关系图,问其测量值与名义值之间的差异是指下列哪项指标?A.重复性B.比例因子C.滞后作用D.偏倚解析:红皮书181页,偏倚的概念。

答案D25.某工序需将钢管和铜管连接起来,已知钢管的长度服从均值为12cm,标准差为0.08cm 的正态分布;铜管长度服从均值为8cm,标准差为0.06cm 的正态分布。

则连接后的管长应服从以下哪种分布?:A.服从均值为20cm 标准差为0.07cm 正态分布B.服从均值为20cm 标准差为0.1cm 正态分布C.服从均值为20cm 标准差为0.14cm 的正态分布D.服从均值为10cm 的双峰分布解析:考查中心极限定理。

答案B26.以下是某产品直径的箱线图,则根据箱线图判定数据分布,最.可能正确....的是:A.数据服从正态分布B.数据呈右偏态分布C.数据呈左偏态分布D.数据服从均匀分布解析:箱线图可以得知平均值 > 中位数,符合右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