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饮食原则及目标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均需要接受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由熟悉糖尿病治疗的营养师或综合管理团队(包括糖尿病教育者)指导下完成。
应在评估患者营养状况的情况下,设定合理的质量目标,控制总能量的摄入,合理、均衡分配各种营养素,达到患者的代谢控制目标,并尽可能满足个体饮食喜好。
1)维持合理体重:超重/肥胖患者减重的目标是3~6 个月减轻体重的5%~10%。
消瘦者应通过合理的营养计划恢复并长期维持理想体重。
2)提供均衡营养的膳食。
3)达到并维持理想的血糖水平。
4)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控制血脂异常和高血压。
5)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胰岛β细胞负荷。
①不宜吃的食物有:Ⅰ。
易于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白糖、红糖、冰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甜饮料、果酱、冰淇淋、甜饼干、蛋糕、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
Ⅱ。
易使血脂升高的食物:牛油、羊油、猪油、黄油、奶油、肥肉,对富含胆固醇的食物,更应特别注意,应该不用或少用,防止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Ⅲ。
不宜饮酒。
因为酒中所含的酒精不含其他营养素只供热能,每克酒精产热约7千卡(294焦),长期饮用对肝脏不利,而且易引起血清甘油三脂的升高。
少数服磺脲类降糖药的病人,饮酒后易出现心慌、气短、面颊红燥等反应。
注意,胰岛素的患者空腹饮酒易引起低血糖,所以,为了病人的安全还是不饮酒为佳。
②适宜吃的食物:主要是可延缓血糖、血脂升高的食物。
Ⅰ。
大豆及其制品:这类食品除富含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之外,在豆油中还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既能降低血胆固醇,又能降低血甘油三脂,所含的谷固醇也有降脂作用。
Ⅱ。
粗杂糖:如莜麦面、荞麦面、热麦片、玉米面含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B和食用纤维。
实验证明,它们有延缓血糖升高的作用。
可用玉米面、豆面、白面按2:2:1的比例做成三合面馒头、烙饼、面条,长期停用,既有利于降糖降脂,又能减少饥饿感。
饮食注意事项:坚持“定时定量”的进餐很多糖尿病患者以为,控制血糖最好就是不吃或少吃……其实,糖尿病患者尤应讲究“吃”。
糖尿病的治疗是一项综合性治疗,其中,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治疗的基础。
此外,运动也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
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运动方案,避免出现过度运动的副作用。
盲目不吃少吃危害更大很多糖尿病患者存在这样一个认识误区:认为控制血糖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吃或是少吃,否则血糖就会升高……上海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王卫庆教授分析说,其实,糖是人体必要的营养物质成分。
如果缺乏葡萄糖,就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甚至会发生低血糖(如昏迷、出冷汗、饥饿等)症状,危害更大。
糖尿病患者更应注重“吃”,而不是不吃或少吃,但要掌握正确的饮食原则。
目前,国际上推荐的糖尿病饮食为高碳水化物——低脂饮食,即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热量占总热量的50%以上,脂肪供热的比例不能超过30%。
一项研究显示,对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单纯饮食管理结合运动者,能直接降低29%至67%的2型糖尿病罹患风险,或可使糖尿病的发生推迟10年以上。
据研究机构近年发现,60%的糖尿病人体重超重,其中34%的人属于肥胖且很多人属于中央型肥胖,其中很多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从选择食材、烹饪方法和进食方式等,都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
坚持“定时定量”进餐王卫庆教授建议,首先,要保证足够的碳水化合物量:谷类食物则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如大米、玉米、小麦、高粱、荞麦和燕麦等,每人每天至少应吃300克至500克,同时提倡粗细搭配,建议可适当用粗粮、杂粮代替部分米面;其次,限制脂肪的摄入量,适量选择优质蛋白质:蛋白质的摄入量以其产生的热量占总热量的20%为宜,其中至少1/3为动物类优质蛋白和大豆蛋白。
蛋白质摄入标准,成人患者为每天1克/千克体重;再次,选择营养合理的多样化食物:肉类应少食肥肉、内脏等。
奶制品如牛奶和豆奶,是保证糖尿病患者钙来源的主要食品,每日饮用250毫升至500毫升。
有些患者饮用鲜奶后有不同程度的肠胃道不适,可试用酸奶或豆奶代替,一瓶200毫升的牛奶可用400毫升豆浆替代。
但如伴有肾功能损害者,最好还是饮用优质的牛奶为宜。
蔬菜类中,比如:胡萝卜、蒜苗、豌豆、毛豆等热量较高,土豆、山药、芋头等含碳水化合物较高,应适量食用。
其他蔬菜如绿色蔬菜,可每日食用500克。
水果比如红枣、香蕉、柿子等含糖高的水果或干果应限量食用。
如果患者血糖空腹超过7毫摩尔/升以上,餐后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以上,不宜食用水果,可用一些番茄、黄瓜代替,建议水果一般放在两餐之间食用较宜。
最后,餐次安排应合理,每日至少保证三餐,养成定时、定量的良好进餐习惯。
餐后1小时至3小时运动最适宜对于糖尿病病人的运动,专家尤传一教授建议,可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选择不同运动项目。
比如:散步、太极拳、广播操、交谊舞、慢跑、游泳、登山、快走等。
若体力允许,可适当进行对抗性运动。
在运动强度方面,运动量应适宜,运动后有微汗、发热感、精神愉快,达到中等强度运动。
运动时间上,餐后1小时至3小时内运动为宜。
一般中等强度运动以20分钟至30分钟为宜,低强度的运动可延续45分钟至60分钟。
若运动中出现大汗、头晕、胸闷、全身无力、面色苍白,休息后不能恢复,应立即停止。
运动频率至少一周5次,肥胖者可增加频率,甚至一日2次。
运动前应先进行体力评估,确定合适的运动方式、时间和强度。
选择舒适的衣服和鞋袜。
携带一定量的糖果、饼干、水果和饮料,以备万一发生低血糖时食用。
若糖尿病病人已有相关并发症,则应注意:高血压及心脏病:宜轻度至中等强度运动。
运动前及运动后2小时内不饱餐或饮用兴奋性饮料。
建议散步、骑自行车、慢跑、太极拳等;糖尿病眼病:切忌剧烈运动及潜水,避免头部低于腰部水平的运动。
推荐太极拳、健身操和与视力好的朋友携手慢跑或跳舞等;糖尿病肾病:高强度的运动会加重病情,应尽量避免。
可选择快走、游泳、健身操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不宜高强度剧烈运动。
避免伸展过度及举重。
可选择骑自行车、游泳、散步等;糖尿病足:运动前仔细检查鞋内有无硬的异物,选择合适的软底鞋,运动前后检查足部有无损伤。
1、各餐比例固定糖尿病患者的三餐及加餐的饮食要搭配均匀,餐餐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并且比例固定。
这样可减缓葡萄糖的吸收,增加胰岛素的释放。
2、进餐时间固定临床上为了减轻胰岛的负担,使之合理分泌胰岛素,糖尿病人一日至少应进食三餐,而且要结合临床用药情况定时定量。
对于注射胰岛素的或易出现低血糖以及病情控制不好的病人还应在三次正餐之间增添2~3次加餐,但时间必须相对固定,否则会造成血糖的紊乱。
3、主食固定在确定了每日总热量和三大营养素比例后,要计算出主食的总量,一般控制在200~300克,约折合粮食250~300克,主食的选择要粗细粮搭配,并且多选择血糖指数低的食物。
保证每日摄入粗粮的数量,有助于稳定餐后血糖,如果今天全吃粗粮,明天全吃细粮,这样由于血糖指数不同,同样会导致餐后血糖的不稳定,不利于减轻胰岛β细胞负担和糖尿病的治疗。
4、进餐数量固定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该根据病情和全天热能消耗情况来确定每日摄入的食物总热量。
然后再按照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60%,脂肪占总能量的25%~35%,蛋白质占总能量10%~20%的比例进行分配。
同时,在适宜糖尿病患者的食物中,力求食物多样,这样能避免某些营养素的缺乏。
5.糖尿病人应少吃或不吃水果。
因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并且主要是葡萄糖、蔗糖、淀粉。
食后消化吸收的速度快,可迅速导致血糖升高,对糖尿病病人不利。
所以糖尿病一般不宜多吃水果。
但是由于水果中含有较多的果胶,果胶有延缓葡萄糖吸收的作用,因此,在病情稳定时可以少吃一些水果。
吃水果时,要以含糖量低为选择原则。
同时,还要根据其含糖量,计算其热能。
换算成主食,减少或扣除主食的量,以保持总热量不变。
不宜每餐都吃水果,一般认为在两餐之间(血糖下降时)少量服用较为合适。
有考营养成分表,根据病情酌情选用。
6.糖尿病病人还应限制饮食中胆固醇的含量。
因糖尿病病人病情控制不好时,易使血清胆固醇升高,造成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不病性冠心病等。
所以糖尿病病人饮食中要限制胆固醇的进量,一般主张胆固醇的限量为每日低于300毫克。
故临床应不用或少用肥肉和动物内脏,如心、肝、肾、脑等,因这类食物都富含较高的胆固醇。
而就多吃瘦肉和鱼虾等,此属高蛋白低脂肪食物。
严格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先决条件,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患者往往因为饮食控制不好而药物不能发挥应有的疗效。
饮食控制原则如下:1.打破“多吃降糖药可以多吃饭”的错误观念。
2.要少吃多餐。
既保证了热量和营养的供给,又可避免餐后血糖高峰。
3.碳水化合物食物要按规定吃,不能少吃也不能多吃,要均匀地吃(碳水化合物是指粮食、蔬菜、奶、水果、豆制品、硬果类食物中的糖分)。
4.吃甜点心和咸点心没有区别,均会引起血糖升高。
5.吃“糖尿病食品”的量与吃普通食品的量要相等。
“糖尿病食品”是指用高膳食纤维的粮食做的,如:荞麦、燕麦。
尽管这些食物消化吸收的时间较长,但最终还是会变成葡萄糖。
6.所谓“无糖食品”实质上是未加蔗糖的食品,某些食品是用甜味剂代替蔗糖,仍然不能随便吃。
7.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蔬菜应算在主食的量中。
这些蔬菜为土豆、白薯、藕、山药、菱角、芋头、百合、荸荠、慈姑等。
8.除黄豆以外的豆类,如红小豆、绿豆、蚕豆、芸豆、豌豆,它们的主要成分也是淀粉,所以也要算作主食的量。
9.吃副食也要适量。
10.不能用花生米、瓜子、核桃、杏仁、松子等硬果类食物充饥。
11.多吃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12.少吃盐。
13.少吃含胆固醇的食物。
14.关于吃水果的问题。
血糖控制较好的病人,可以吃含糖量低的水果,如苹果、梨子、橘子、橙子、草莓等,但量不宜多。
吃水果的时间应在两餐之间血糖低的时候。
如果饭后吃水果就等于加餐了,血糖会马上高起来。
另外,西瓜吃了以后,糖吸收很快,故尽量不吃。
香蕉中淀粉含量很高,应算主食的量。
15.甜味剂不会转化为葡萄糖,不会影响血糖的变化,不能作为低血糖症的自救食品。
16.糖尿病人千万不要限制喝水。
糖尿病饮食有讲究20大禁忌需牢记1、绝对禁止吸烟,吸烟可加速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2、禁饮一切酒,因酒精为“反营养素”,不利血脂和血糖的控制,还会引起脂肪肝,长期大量饮酒可引起酒精低血糖和酮症酸中毒,患者应彻底戒绝酒类。
3、禁食各种糖及含糖的食品饮料。
4、禁止食用激素及含激素的食品、药品。
5、各种肥肉、动物内脏不宜吃,特别是肥猪肉。
6、各种油炸、油煎食品不宜吃,病症轻者要有选择的吃,一次少吃些。
7、水果中富含糖类,而且能迅速被机体吸收,易引起高血糖。
重病患者不宜多吃,病情稳定者可以适量的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