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二:教师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
为了建立与岗位绩效考核相适应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更好地调动学院教职工的科研积极
性,根据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建设目标,特制定本办法。
一、科研工作量计算范围
科研工作量计算范围为学院在编在岗人员近三年批准立项的科研项目、发表的学术论文、出版的著作、获得的学术奖励。
二、科研工作量计算标准【回忆综述、学术笔谈、书评或研究综述及与之相当者按照学校规定降一级执行】
(说明:文科在文摘类刊物或其他刊物摘录或全文转载的论文,篇数不重复计数,转载刊物
比原期刊级别高的论文按较高级另恻待,转载刊物与原期刊级别相同或比原期刊级别低的,论文级别不做变动。
对于学院相关薄弱学科,在论文考核方面适当倾斜,相应提高其积分等级和标准,根据情况每年调整一次。
)
(说明:对于国家重大项目的首席和国家级创新群体的团队的负责人加计分。
)
(说明:各类著作18万字以下按80 %计分;专著40万字以上或编著、译著、统编教材、
工具书、参考书和古籍整理80万字以上按75%比例加分。
主编按著作总分值20%计分,其他作者按标准80 %平均计分。
)
备注:【1】以上各项成果、科研奖励、科研项目(学科建设等非人性科研经费不计入内)等除特殊注明外,计分年限均以近三年来为核算标准统计,即2010年7月1日起至2013年6
月30日止,之后按年度以此类推;【2】各类成果认定标准除学院自行规定外,其他参照学
校社科处、科技处有关文件执行;【3】存在知识产权、署名争议的成果,或经核实存在剽窃
等学术不端行为的成果,或未在科技处、社科处登记审核备案的成果均不予计分;【4】学术
荣誉类如果已经有经费支持,可按照项目经费额度予以相应等级积分,无经费支持的则按照
学术荣誉类予以积分,可就高不就低。
附件三:本科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教学工作量是学校对教师进行教学工作考核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教师职称晋升、
聘期考核、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为了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适应学校改革和
事业发展的需要,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教学工作量的范围
教学工作量由教师直接从事本科课程教学和与本科教学直接相关的工作构成,包括根据本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