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武夷山市兴田中心小学虞素贞为什么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学生必须毫无例外的用自己的话口述一切领会的东西。
”就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对小学生的成长来看,口语交际是训练聆听、表达、合作、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综合训练,这种能力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能力,不仅表现在说的准确、流利上,更表现为说的状态、形式上,也就是要求在口语交际的时候,要表达自己的思想,体现自己的修养和素质,是对学生道德认知和社会交际能力的综合要求。
从社会的需求看,口头语言是最基本、最便捷的交际工具,而且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成为了每个人适应现代社会的最基本的能力需求。
新课标同样指出:“说话是人们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
”因而对小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是必要的,更是应该重视的。
在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中,实践性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内课外资源,双线训练,立足课文,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体验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实践活动。
一、创设交际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极富感染性,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表达的强烈欲望。
新大纲在口语训练上提出这样的要求: “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
这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
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易发散、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课堂教学中,应依据大纲要求,针对教材实际,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引起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热情。
(一)、语言描绘:教师用富有感染性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感画面,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找到情感共鸣点,并在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基础上做到言之有情。
(1)配乐描述。
如教《四季》(第一册)一课,上课开始,播放歌曲《画四季》,教师随着配乐曲,通过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把学生引入流水潺潺、绿草如茵、花红柳绿、百鸟欢歌的情景中,激发对四季的喜爱之情,引发口语交际的欲望。
(2)讲述故事。
比如教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第四册)这一课时,可抓住儿童特别喜欢故事的特点,先形象地讲述《迷路的小熊》的故事,打动学生的心;然后相机导入新课,比一比谁能用最好、最妙的办法;把“小熊走出来了”这幅图画出来,唤起学生踊跃欲试的情趣。
(二)、电教创设:根据口语交际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想象的空间,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捕捉说话的内容,还有利于他们现场发挥,使他们表达更逼真、更生动。
如在教学《北京亮起来了》这一课时,我将夜空中的北京美景制作成课件,投放到屏幕上,文中的北京城华灯高照、金碧辉煌一目了然,学生成好象身临其境,就能准确地读出文中每一句话所写的景物。
最后我让学生想象,如果你上北京看到了什么?学生闭上眼,边听音乐边想象,之后让学生畅所欲言,效果良好。
二、课内多项互动,培养交际能力1.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的交际性的特点,即要进行多层次的互动交际,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如,我在教学《我们身边的垃圾》这一课时,我由课件出示垃圾图片引发垃圾从哪里来的话题,由垃圾的对话引发汇报垃圾处理方法,由评选环保小卫士引发说说自己处理垃圾的想法等。
师生共创生气勃勃、富有创意的课堂氛围,同创生与生、生与师多项互动的口语交流的动态过程。
这样,才使学生从竞争、合作的经验中获得自尊和尊重他人、社交能力和自我调整的能力。
2.创建自由、轻松的课堂心理氛围,引导学生互动、交流。
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也是上好口语交际课的一个关键问题。
(1)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走向民主、宽容。
教师要尊重学生,对学生的发言要给予肯定,对学生的观点要给予尊重,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发展的潜力,要理解他们的不足,尽量采取表扬的方式,鼓励他们进行口语交际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以作为一个听众、朋友而不是一个威严的法官,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的交流。
(2)要处理好学生间的关系,营造一个轻松的、积极的班级口语交际环境。
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然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因素。
如果一个学生在说时,其他学生冷眼旁观、窃窃私语甚至进行人身攻击,那么有几个学生能顺利、轻松地完成口语交际?可能连最后的一丝勇气都要消失。
所以,要鼓励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
既要学会清楚明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学会倾听、补充和帮助,让融洽与合作的阳光普照每个学生的心灵。
如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第四册)这一课时,可引导学生将思路引向生活,想想自己知道雷锋叔叔的哪些事,自己身边有“雷锋”吗?说说身边的“雷锋”故事,再在小组中进行进行讨论交流。
当某个同学自述时,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还可提出问题,学生在这种双方互动的交流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听说态度。
3.课堂评价,促进互动。
口语交际课提倡放手,让学生真正得到自主发展,但是放手并不等于放任自流,任何语言都有一定的规范性。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生在入学之前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小学阶段应在此基础上,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因此,教师要致力于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当然,评价并不是教师的专利,因为口语交际课讲究的是师生双方的互动,所以,评价也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
教师评价就是好让学生明确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训练的重点和要求,规范学生的口语交际;而学生互评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
“请大家仔细听,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这是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请大家评一评刚才某学生的回答?”这是引导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学会给别人提出看法……三、,深入生活,加强口语交际训练训练口语交际能力并不仅仅局限于口语交际的课堂内,正如口语交际的实践性特点所要求的,课堂训练并不能真正代表生活中的口语交际,口语交际的训练还要在真正的生活情景这个“大课堂”中开展起来。
(一)、课堂上,教学《伸出我们的双手》(第四册),可先布置学生留心平常的生活见闻、影视故事或新闻报道。
口语交际课上,先引导学生议一议所熟悉的人们是怎样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的?再创设情境说说如果自己在路上遇到一位需要帮助的残疾人,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然后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助残”实践活动,通过师生、生生互动,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动态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二)、活动中,例如,学校开展的讲故事、演讲比赛,课本剧的表演等等;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也是进行训练的好机会;教师可利用课间时间,让学生谈谈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新鲜事。
此时的学生无拘无束,十分乐意谈感兴趣的话题,这样起到了交流信息、训练说话的作用。
今年,一年级的孩子们度过了他们在学校的第一个难忘的“六一儿童节”,我组织本班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这可打开了他们的话匣子,有的说:“在学校过节可比幼儿园有趣多了。
”我顺势引导他比较学校和幼儿园过节的不同……有的说:“在学校过六一节真开心!”我打趣地问道:“把你的开心与大家一起分享好吗?”……学生们争先恐后,把自己演节目、看节目、游园活动时最难忘、最精彩的画面都用语言表达了出来。
总之,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让我们时刻给孩子们一个全新的“课堂”。
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会以满腔热情关爱学生,以和蔼的态度亲近他们,和他们交谈,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口语交际的“魅力”,都能使自己的交际能力得到锻炼、得到提高。
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素质教育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怎么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进一步探索。
我现就怎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谈一谈自己的浅易看法。
在改革开放、经常腾飞的今天,社会空前活跃,人际间的联系更加密切频繁。
无论是从政、经商,还是任何一种职业,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各种职业、各种行业,无论何时何地都在进行口语交际。
而听和说能力是交际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主要素质。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交际工具,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正确理解、运用祖国文字,丰富语言积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我认为虽然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但是要使学生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基础在“听”和“说”,即“口语交际”。
它作为人生存与发展的一种活动方式,从实质上讲“口语交际”是指人们通过口语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过程。
口语是一种工具,交际是一种目的。
“口语交际”的提法不仅明确了“听说”训练的性质,将听、说二者联系起来,揭示了它们的共时性和整体性,而且提出了其形成的途径,即通过“口语交际”来学习口语交际,明确了听说训练的目的和采用“交际性”的训练方法。
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言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善于听,善于说,乐于“口语交际”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逐步培养交际的习惯。
第一节课开课前利用三至五分钟的时间,轮流让第一位学生发言。
可分四步进行:1、刚开始时,可进行一些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住址、家庭成员、自己的性格、爱好、理想等。
如有位同学这样自我介绍:“我是上元良村人,家中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
我最淘气,经常惹父母和教师生气,但学习努力,望教师和同学多帮助,本人诚心接受。
成为班上的好学生”。
这样介绍就很有特色。
2、过一段时间后,就可讲一些自己看到听到的小故事、笑话等。
这样不但增进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而且锻炼了说的胆量,培养了听说的能力与习惯。
3、可以进行叙议结合的训练。
要求学生发言,要让学生有话可讲,老师出的题要针对社会、家庭、校园、班级、生活中的某一件事,先叙述现象,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如某同学针对某些同学在校园内乱扔纸屑果皮的现象,联系环境受污染给人们造成各种疾病传染的危害,提出“不乱丢垃圾、讲卫生、防疾病、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看法,实在可喜。
这样的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也是大有益处的。
4、可以训练学生即兴发言的能力,每节课由教师或同学当场出题,要求学生即兴发言。
如说朋友、议老师、话尊重……等等,甚至可以对一些国内外大小事进行议论,谈看法。
这样既起到传播新闻知识信息的作用,又可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
通过这些训练,我深信,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可以得到培养和提高的。
同时也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听、说是口语交际能力的两个方面。
因此,在训练学生说的能力过程中,也要重视听的能力的培养,即“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应体现双向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