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朗读者第十二期观后感

朗读者第十二期观后感

朗读者第十二期观后感
朗读者第十二期观后感(一)
《朗读者》第十二期的大家们对青春有各自的见解,我觉得很简单,青春就是一次又一次地出发。

只要心中有梦,有目标就应该出发。

当我发现儿子内心里有一种憧憬的时候,他已经不是处在十七八岁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正青春年龄了。

我在后悔的同时也为儿子作出了一个决定:“放下应考的书本,放弃你不喜欢的工作,出发吧。

”儿子听到这样的话,我明显感到他的两种思想在打架。

一方面他向我喊着:“妈,我已经25岁了呀,我不是十七八岁呀,更何况我没有上艺校,你知道每年全国毕业的艺校生有多少吗?”另一方面我发现儿子开始注意看电影了,开始浏览一些专业知识了。

我的脑子里不停地闪现出儿子曾经给我描述的初中演课本剧的情景,耳畔不停地响起儿子曾经给我学过的老师的话。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开讲啦》不同凡响的两个人,他们的话让我坚定了信心,敦促我的儿子买下了那张车票。

我每每在回忆这些话的时候,总是庆幸自己按时收看了这么重要的节目。

今天我当然要重温一下了,余秋雨说:“去寻找远方的自己。

”李稻葵说:“丢掉选择,义无反顾。

”就这样,儿子的第一次出发,没有经过修炼,没有做任何准备,只有手里攥着的那张车票。

现在我再回想儿子当时说的话,他的胆怯,他的忧虑,我很能理解,因为他完全不知道自己能在这张
白纸上画上怎样的图画。

现在,尽管每次我进行联想的时候,总要吵自己:“你是普通人,你的儿子现在虽然能写稿子,能策划,能执导晚会,这和大导演李安相比还有十万八千里呀,你怎么敢往一块儿套呢?”心里这样数落着自己,还是挡不住要想。

李安学成很长时间没有事做,当他要去学习一技之长准备养家糊口的时候,他的太太阻止了他,告诫他要去做自己梦想中的事。

我很庆幸,是我让儿子踏上了寻找梦的道路,是我让儿子去为自己的梦想去搏击,我让儿子的人生没有遗憾。

今天是2017年5月9号,儿子又出发了。

今天儿子手里攥着的这张车票,与三年前的那一张一样,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正像17岁的王源说的那样:“青春需要修炼,通过修炼才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儿子现在的说法和三年前完全不一样了,他这样评价自己这次的离开:“我在这里把该学的东西都学到手了,这里不适合我了,我就要离开。

”内心已经充盈了,羽毛已经丰满了,底气就显得十足。

很少出现在朋友圈里的儿子,昨天在朋友圈里说话了:“感谢这一站遇到的每个人!”一向低调的儿子仅仅附了两张照片,一张是公司大楼的正面,另一张是几句话:
向前走就这么走
就算你被给过什么
向前走就这么走
就算你被夺走什么
向前走就这么走
就算你会错过什么
;;平凡之路
虽然儿子故意说的很轻松:“妈妈,不用担心,我一个人拉起箱子,背上书包就走了。

”想到儿子向下一站出发的时候,没有告别,没有爸妈送行,心酸的同时给儿子附上了几句话:“儿子,说的好!这是你人生的宝贵一站,多拍几张,和同事朋友拍一些照片,记住它,记住他们,记住你在这里成长的点点滴滴吧!”尽管唠叨吧,因为这时候,也许妈妈的话能够抚慰儿子那颗孤独的心,惆怅的心,伤感的心。

亲爱的儿子,尽管不知道下一站的风景怎样,尽管不知道下一站将会面临什么样的曲折与挑战,你敢于尊从内心,敢于打起行囊,勇敢前行,用你们的话说:“儿子,棒棒哒!”
出发吧,儿子,无限风光在险峰!
朗读者第十二期观后感(二)
5月6日晚,《朗读者》即将迎来本季的最后一期节目。

在这场以“青春”为主题的朗读中,翻译家屠岸、歌手老狼、导演冯小刚、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青春偶像王源等嘉宾将共同现身与大家一起致敬青春。

王源:把成名曲当儿歌唱
《朗读者》这一季的最后一个主题词是--青春。

节目中,17岁的“最青春”朗读者、tfboys成员王源将亮相,讲述自己青春进行时的尴尬。

节目中,王源坦言自己的成名作《青春修炼手册》原名其
实叫《正太修炼手册》,而且唱的时候他完全不懂歌词的意思,他说,“因为当时还是小孩,就当作儿歌来唱。

”如今,17岁的王源已经学会处理学习与工作、个人生活与公众形象等很多问题,但在刚刚出道时还是孩子的他,在网络上被不少人攻击,为了发泄他只能关起门来对着空气“回骂”。

他将朗诵什么来回望这些过去的烦恼呢?
冯小刚:《红楼梦》曾是童年阴影
作为中国内地最具代表性的导演,冯小刚在中国的群众基础可谓深厚。

关于电影,冯小刚也有着自己的青春故事。

出生在北京大院里的冯小刚来说,大院礼堂,是承载了无数青春记忆的地方。

冯小刚至今还记得自己看过的第一部电影就是戏曲版《红楼梦》,年幼的他还不理解电影中穿着古装的人在干什么说什么,只觉得十分害怕,甚至看到一半就落荒而逃,于是《红楼梦》也在他童年的心里留下了巨大的阴影。

郎平:奥运会靠流泪释放压力
里约奥运会后,不少媒体报道了郎平为新一代女排主攻手朱婷缓解压力的细节,而在32年前,同样是主攻得分手的郎平,承受的压力丝毫不弱于朱婷。

节目中,谈起这段经历,郎平坦言:“当年的比赛规则还不同,如果主攻一旦发挥不好就失误率很高,所以压力很大,也不敢找队友说,一说大家压力都挺大,所以我那时候去找袁导聊,聊得流眼泪,我是一个特别爱哭的人。

朗读者第十二期观后感(三)
本次主题词是”青春“,邀请参与者讲述关于青春的故事。

青春期里,你可能遇见了改变一生的那个人。

今年76岁的科大教授张瑜,是钱学森近代力学系的第一届学生。

他的青春故事里是对知识的渴望,是科研人对于祖国的热爱。

这么多年过去,青春记忆里,恩师的话他仍记忆深刻。

朗读亭来到合肥之后,他在朗读亭里分享了恩师钱学森的三句话:”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讲述了自己的青春记忆。

你的青春是什么颜色?有没有遇见重要的()人或者读到影响深刻的书?如果青春可以重来,你又会对当初的自己说些什么?经历的人生低潮是如何走出来的?有没有做过令自己一辈子都兴奋或者都后悔的选择?
即日起到5月10日,本报与@CCTV朗读者共同征集你的”青春“故事,任何你想说的故事、所有你所铭记的回忆,或喜或忧或近或远,都可以整理成完整的一段故事,与我们分享。

有人说青春是那么美好,唯一的缺点就是消逝得太快,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而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需要拼尽全力,好好生活。

感谢《朗读者》,让我们遇见这么多美好的人和事,期待明年再相逢。

朗读者第十二期主题词、开场白、卷首语朗读者第十二期文章内容朗读者第十一期观后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