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草案)
根据我院大学英语课教学现状和英语等级考试需要,结合学生实际需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以英语等级考试为基础,全面调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教学管理和考核机制,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二、教学改革目标
总体目标是:以提高英语等级考试合格率为核心,体现“学、考、用”的教学理念,通过有针对性地把英语等级考试知识要点与大学英语课教学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应用英语技能,同时形成有效监督考核机制。

三、具体内容及步骤
(一)教学内容设计
根据教学改革的目标要求,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大幅度增加英语等级考试知识点的教学内容,其所占全部教学内容的比重不低于50%;注重在教学中实时引入等级考试的知识点,并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

(二)教材及课时分配
为适应教学内容的变化和要求,对教材进行重新选编,原则上要求英语教研室组织教师编写新教材,在新教材投入使用前仍可使用现有教材,但必须根据英语等级考试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取舍。

为了提高等级考试通过率,每学期在考前安排一周左右的时间进行考前强化训练;该强化训练周以综合练习周的形式确定。

除计划内正常教学班级外,凡未通过等级考试的学生均可插班到现有强化训练班实时听课。

(三)考试
在教学内容与英语等级考试全面挂钩的条件下,取消校内学期末英语考试,以每年2次的英语等级考试成绩作为学期考试成绩。

已经通过英语等级考试的学生则无需重复参加此类考试。

已经通过英语等级考试的学生原则上可以不参加大学英语课的学习。

(四)考核评定
1. 学生
原则上,学生参加英语等级考试成绩合格,即被认为大学英语课程考核合格。

一次考试不合格的,仍可以继续参加多次考试;如果学生在校期间经多次考试不合格的,则该学生所修大学英语课程不及格。

大学英语课程不参加学院学期补考和毕业清考。

2. 教师
大学英语课授课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本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组织课堂教学,并以学生英语等级考试成绩作为对其教学成效的基本考核依据,实行奖惩(最终折算成课时)。

所授课班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平均分达到全省同类高职平均分的,即被认为合格,课时奖全额发放。

所授课班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平均分未达到全省同类高职平均分的,即被认为不合格,课时奖按比例发放。

低于全省平均分5分的(不足5分以5分计算),学期课时奖按90%发放;低于全省平均分10分的(5分以上10分以下均以10分计算),学期课时奖按80%发放;低于全省平均分10分以上的,学期课时奖均按70%发放。

所授课班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平均分超过全省同类高职平均分的,课时奖实行奖励发放。

超过全省平均分5分的(不足5分以5分计算),学期课时奖按120%发放;超过全省平均分10分的(5分以上10分以下均以10分计算),学期课时奖按150%发放;超过全省平均分10分以上的,学期课时奖均按180%发放。

本方案自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开始实行。

基础课部
二〇一四年四月十一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