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教案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教案


5.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 涵洞,需耍的时间是( ) A.60s B.50s C.40s D.20s
6.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 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 A、10:3 B、3:10 C、8:15 D、15:8
第3节运动的快慢
速度 日常生活中对速度的认识: 汽车的速度表显示速度是40km/h 速度的定义: 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速度 V=S/t
速度单位的换算
标准单位:米每秒,即m/s 它与km/h这个单位是什么关系? (怎么推导呢?) 1m/s=3.6km/h
1000m/3600s=1/3.6 即1m/s=3.6km/h
5. 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 最终以12.5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在前50 m一定用了6.25s 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km/h 6.双休日自驾车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唐同学看到汽 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甲所示,则 (1)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_________; (2)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图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为 多少?
2.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 法相近的是( ) A.一日千里 B.大步流星 C.风驰电掣 D.迅雷不及掩耳
3.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 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火炬一定静止 B.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C.乙火炬一定静止 D.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V瞬时 S t
课堂练习
1.一辆速度为75km/h的汽车和一列速度为28m/s的火车,谁更快?
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80米,则它 在第2秒内通过的距离是多少米? 第4秒内呢? 3. 一个物体沿一条直线同一个方向运动,共运行了4S,每秒内通 过的路程都是5m,物体是不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7.2011年11月3日凌晨,我国自行研制的太空轨道空间站第一个目 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与运输飞船“神舟8号”在太空成功对接, 合为一体,如模拟图所示.开始对接时两个飞行器相距5km,经 过1h8min的时间完成对接.对接过程中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 物,则“神舟8号”的平均飞行速度为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 小数);当对接成功后它们的相对运动速度为______m/s.
2.小明想测量操场跑道一圈的长度,但没有专业的测量工具,他查到他的 自行车是24寸的。(即车轮直径为24英寸,1英寸约等于2.5cm)于是他 利用简易计数装置,得到绕操场跑道骑了一圈,车轮约转了 318.5圈,请 估算操场跑道长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 所示,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测得这30圈的总宽度为________mm, 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________mm.
4.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综合检验
1.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 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cm 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0.008mm D.课桌的高度约为150cm
2.汽车速度是36km/h,运动员速度是10m/s,自行车1min通过 0.6km的路程,则 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 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 C.汽车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
4. 现在通用的鞋的号码数是指人的脚跟到趾尖的距离的cm数,一 位同学想请人在外地给他买一双合适的球鞋,他利用手头仅有的 一把受潮(膨胀)的木尺测出自己的脚长是24 cm,则他应该买 下面列出的那个号的鞋最合适( ) A.23号的 B.24号的 C.24号半的 D.23号半的
机械运动
第2节运动的描述
运动图像
S-t图像与V-t图像:
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图象中,能正确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2.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 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机械运动
物体的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参照物
什么是参照物: 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位置是否改变),要选择另一个物体做 标准,这个被选择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例题
例1 甲乙两人并肩向前走,如果以乙为参照物,甲是( ) 的,路旁的树木是( ) 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甲是 ()的。 例2甲乙两列列车停靠在站台上,坐在甲火车的乘客往往会发现这样 的现象,看者旁边的一火车缓缓的启动了,等一会才知道乙火车没有 动,是自己的火车启动了。该乘客前后两次对乙火车的判断采用的参 考系分别是: A.站台,乙火车 B. 两次都是乙火车 C. 两次都是站台 D. 甲火车,站台
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木块的长度是______ cm.
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放置正确的是 ______(填“A”或“B”)刻度尺,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
上节内容题目的补充
1. 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 分别哪种最合适( ) A. 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 B. 量程10 m,分度值1 dm C. 量程30cm,分度值1mm D. 量程3 m,分度值1 mm
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啥意思? 直线又是啥意思?
顾名思义,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不变且沿一条直线运动的运动。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 一定过程中总的路程除以总的时间,就可以得到这一过程的平 均速度:V平均=S/t
瞬时速度: 对速度在不断变化的物体,对某一时刻,取较小时间范围内 的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可以近似认为是这一瞬间的速度:
4.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当兔子远远超过乌龟时, 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后,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在龟兔赛跑的 全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乌龟的速度始终大于兔子的速度 B.兔子的速度始终大于乌龟的速度 C.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 D.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
例3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句歌词中描绘的 运动情景,前一句中______是运动的,是以______参照物;后一句 中______是运动的,是以______为参照物.
例4“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遨游太空。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 B.“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C.“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D.“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 是静止的
8.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图 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 快需要多长时间?
9.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则通电后亮起的时 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5秒,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作出反 应,即遇到紧急情况时可提前0.5秒刹车。在限速110km/h的高速 公路上,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大约() A.3m B.7m C.15m D.25m
第4节 实验:测平均速度
实验步骤中的注意点: (1)斜坡坡度要小。 (2)测量时取车头的位置。
(3)改变金属片位置,先后测两次。 (4)记录数据时注意单位。
停表的读数
电子停表读数简单。 机械停表,使用之前要先观察表盘。
中考真题演练
1. 两个同学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 中秒表每格为1S,S2=S3。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V1=_________m/s,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V2=_________m/s。
2.两个同学做“测速度”的实验,如图是小车下滑过程的示意图, 停表从左向右分别对应,小车在顶端、中点和底端的时刻,下表是他 们未完成的实验记录。 (1)请你将表补充完整. (2)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小车速度变化的特点是什么______. (3)小车整个过程做的是什么运动______. (4)小车在前一半路程与后一半路程平均速度的平均值是______. (5)平均速度是否等于速度的平均值______(“是”或“不是”)
2.“PM2.5”是指大气层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的颗粒物,也称可 入肺微粒,它的浓度直接影响到空气的质量和能见度.其中2.5um相 当于( ) A.2.5×10-9m B.2.5×10-6m C.2.5×10-3m D.2.5×10-2m
3.如图所示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木块的长度是______cm.
3.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 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 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风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风和地面
4.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 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 ) A.偏大 B.偏小 C.正常 D.无法比较
上节内容的补充:测量长度的特殊方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化曲为直(棉线) (2)化直为曲(车轮) (3)累积法(测书本) (4)平移法(测身高)
课堂练习
1.如何测量短曲线的长度? 答:用一根弹性不______的棉线,让它与曲线______,记下起点与终 点的位置,将棉线放直,用______测出两点间的长度,即为曲线的长 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