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 结构专业设计管控要点(大商业、酒店)

2 结构专业设计管控要点(大商业、酒店)




6
竖向结构减小截面及降低砼标号不在同一层调整




7




8
后浇带的位置应方便施工,不宜穿越大跨度梁(15m)




9
结构体系、分缝符合结构方案设计指引




基础布置原则、计算参数及依据
10
基桩布置应尽量缩短竖向力传力路径




11
抗浮计算应考虑桩自重


×

12
基础应尽量减少外挑,以减少土方开挖量。
18
挡土墙土压力取值建议考虑基坑支护的有利作用




19
地下室外墙应采用分离式配筋




20
地下室外墙不应设置暗梁及扶壁柱


×

21
消防车荷载取值应符合实际受力情况


×

22
地下室人防构件应采用塑性设计


×

23
地下二层应根据规范要求及范围抗震等级降低




24
软土地区及杂填土较厚的建筑应设置零层结构板




26
框架梁尽量避免采用加腋构造




27
悬挑梁应采用变截面设计,不应采用加腋构造




28
预应力锚头封锚后不应突出结构外边线


×

29
设备层单独成层

30
核心筒剪力墙内不应设置暗梁




31
应合理考虑剪力墙平面外刚度




32
梁与墙不在同一平面内时,不得为满足钢筋水平锚固段采取加柱的方式




12
基础应尽量减少外挑,以减少土方开挖量。




13
筏板和承台内原则上不应设暗梁




14
地下室底板配筋应简洁




15
地下室底板无梁楼盖的设计参数应正确选择




16
地基承载力修正深度符合施工图设计管控要求


×

17
基础底板裂缝计算工况按常水位




荷载取值、外墙计算、人防设计、抗震等级等




13
筏板和承台内原则上不应设暗梁




14
地下室底板配筋应简洁




15
地下室底板无梁楼盖的设计参数应正确选择




16
地基承载力修正深度符合施工图设计管控要求


×

17
基础底板裂缝计算工况按常水位




荷载
取值、
外墙
计算、
人防
设计、
抗震
等级

18
挡土墙土压力取值建议考虑基坑支护的有利作用


×

19
地下室外墙应采用分离式配筋




20
地下室外墙不应设置暗梁及扶壁柱


×

21
消防车荷载取值应符合实际受力情况




22
地下室人防构件应采用塑性设计




23
地下二层应根据规范要求及范围降低的抗震等级




24
软土地区及杂填土较厚的建筑应设置零层结构板


×

结构
布置
25
调整梁柱偏心避免对梁水平加腋


×

38
梁与墙不在同一平面内时,不宜为满足钢筋水平锚固段采取复杂的构造措施




39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核心筒周边板厚不特别加强


×

40
尽量减少次梁布置,充分发挥板的承载力




41
楼面主梁不支撑在连梁上




预应力梁设计
42
梁宽宜控制在300~450mm,梁高按照跨高比18~20确定



×

建筑功能的实现
58
酒店大堂可见的越层结构柱应采用圆形截面。


×

59
由于屋面一般采用虹吸雨排系统,宜利用屋面找坡系统解决,不宜影响主体结构。




60
屋面找坡应采用结构找坡,梁顶标高随屋面坡度变化,梁高不变。




万达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及酒店管控要点(二)
管控分项
序号
管控要点(酒店)
万达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及酒店管控要点(二)
管控分项
序号
结构专业管控要点(大商业)
交底确认
设计自检
项目公司审核
规划院审核
结构方案、设计参数、材料选择等
1
受力钢筋应采用高强度钢筋




2
采用PKPM计算时应正确进行活荷载折减




3
原则上水平构件、地下室外墙和基础混凝土等级不超过C40




4
竖向构件的强度等级应区分塔楼和裙房




5
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应充分考虑多轴强度




6
竖向结构减小截面及降低砼标号不在同一层调整




7




8
后浇带的位置应方便施工,不宜穿越大跨度梁(15m)




9
结构体系、分缝符合结构方案设计指引




基础布置原则、计算参数及依据
10
基桩布置应尽量缩短竖向力传力路径




11
抗浮计算应考虑桩自重




31
预应力锚头封锚后不应突出结构外边线


×

32
影厅看台宜采用折板形式




33
影厅层宜设置转换柱保证影厅屋面跨度合理


×

34
坡屋面设计时宜考虑拱效应


×

35
质量偶然偏心及双向地震不同时考虑




写字楼墙体要求、标准层结构布置
36
核心筒剪力墙内不应设置暗梁




37
应合理考虑剪力墙平面外刚度


×

步行街及中庭处结构布置、影院结构布置、计算参数等
25
调整梁柱偏心避免对梁水平加腋




26
框架梁尽量避免采用加腋构造




27
悬挑梁应采用变截面设计,不应采用水平加腋构造




28
多梁相交处梁柱节点应重点设计,以保证施工质量




29
步行街连桥处楼板宜适当加强




30
步行街开洞处边梁截面不宜过大

×

43
裂缝宽度宜控制在0.2mm以内。预应力度宜控制在0.50左右;


×

44
梁的内力组合中应考虑次内力


×

45
预应力钢筋的面积根据跨中截面考虑单筋矩形截面计算确定,梁高度按照跨中截面高度取值,结构起坡增加的梁高应作为设计梁高


×

46
支座截面弯矩调幅系数不小于0.85


×

47
张拉端在有条件情况下宜延伸到板面张拉,以方便施工。
×

53
中庭挑空区域不出现反梁




54
外铺楼面结构布置推荐采用单向连续板结构,不应布置横向次梁


×

55
百货通往步行街的连接通道不允许出现柱子




56
步行街及中庭采光顶节点要求:不宜重复设置边梁,并应核对建筑详图




57
酒店、写字楼大堂挑空范围内,外立面框架取消一层顶结构梁。在雨篷标高处可局部设梁,梁高不宜超过跨度的1/1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建筑功能的实现
48
室内步行街的商铺外原则上不得出现柱子




4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