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与维生素教学线索分析
学生分析
蛋白质和维生素,学生在生物课中已学过,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本课侧重让学生了解蛋白质的化学性质,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及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所以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为主,充分体现STS(Science 科学,Technology技术,Society 社会)的关系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应用。
设计理念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网络媒体拓展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共同学习、共享资源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教学情境1:“大头娃娃”事件回顾与分析,给学生以视觉和情感的冲击,
以激发探究欲和责任感。
1、回答哪些物质富含蛋白质(学生已经查阅资料或者根据生活经验知道,
小组讨论资源共享)
2、自主阅读书P220,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以及在人体内的代谢。
回答“大头娃娃”产生的原因——蛋白质缺乏
思考:为什么烹调鱼肉等物质时味道比较鲜美?
拓展:蛋白质与氨基酸
我国于1965年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情境2:在水产品市场上,有些摊位出售的小银鱼,外表色泽亮丽
诱人,质地脆硬、有一股怪味。
你们觉得这样的鱼能买吗?(展示实物)
说明:学生根据经验判断或者从家人那里得知这样的小银鱼是不能买的,但是原因是什么呢?能不能通过学习了解其中的奥秘,学以致用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也揭示这样的行为的错误,不能昧着良心赚钱。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取2支盛有鸡蛋清的试管,分别加入蒸馏水和饱和硫酸铵溶液,试一试鸡蛋清在水中是否容易溶解。
在第2支试管中继续加入蒸馏水。
1、蛋白质能溶
于水
2、有白色固体
析出,水加后
又溶解
鸡蛋清能溶于水。
在鸡蛋清中加入硫酸铵
(或硫酸钠)等盐溶液,
可使蛋白质的溶解性
降低。
2、(1)取三支分别装鸡蛋清的试管,一支1、凝固成白色蛋白质经过加热或遇
附:重金属指的是原子量大于55的金属(学生不知道什么是重金属,自然不知道什么是重金属盐,为后面的现学现用做好铺垫)
现学现用
1、家用消毒柜消毒,原理是什么?能用更加简单的方法对碗筷进行消毒吗?
2、用什么方法可以区分羊毛和面纱线?
3、近年来,在某些药物牙膏中掺有少量甲醛以保护牙周,从而消除牙受热、冷、酸过敏而引起的疼痛,请说出原因。
4、游泳时,泳迟里的水经常出现蓝色,会是添加了什么物质呢?目的?
5、现在家里很多都盖蚕丝被,如果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教你妈妈如果正确使用蚕丝被。
(例如能否暴晒、夏天如何存放冬天的蚕丝被等方面考虑)
让学生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很有用,很贴近生活(化学是来源于生活的),激发学习兴趣。
学好了化学,以后遇到一些事情,就可以给出合理的解释
介绍
1、很多人喜欢频繁的烫发、染发,对人体有害无益
2、鸡蛋不宜生吃
三、教学情境3:讲述维生素C的故事(见附件)
激发学生探究欲,为什么“病危”的船员最后没有死亡,到底是什么灵丹秒药呢?居然只是普通的野果,野果里面到底是什么成分治愈了船员的病呢?既然野果有这么好的效果,我们是不是应该多吃水果呢?挑食不爱吃水果的学生是不是该反省了呢?一步一步地设疑,让学生更加想了解维生素,为后续的学习
奠定良好的基础。
1、维生素的存在(学生提前查阅资料后回答)
2、实验探究维生素C
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冷水中,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说明维生素C是酸性的,另外一份加热煮沸,然后再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说明维生素C能溶于水,加热容易被氧化而破坏。
3、学生自主阅读书P224 回答问题
(1)维生素A、B、C、D 的溶解性
(2)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品是应该注意些什么?
现学现用
1、下列对黄瓜的烹调方法能保证人体对维生素C摄入量最多的是()
A、切成片在水中浸泡后生食
B、在沸水中煮熟
C、加食醋凉拌生食
D、煮熟后保温半小时后食用
2、为什么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跟教学情境2呼应)
四、情境主线合一:争做家庭健康小护士(课后完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蛋白质和维生素有了很深的认识,那么可以指导家庭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妈妈对于菜是先切后洗的,蚕丝被冬天暴晒,学生不吃早饭,午饭在学校不好好吃,就买点干吃面等等,这些行为要改良。
因此要争做家庭健康小护士。
这样就能让学生讨论激烈,更加加深知识的运用而不是死记硬背,死学习。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了解到了食品中的六大营养元素,展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让学生讲解。
1、如何搭配家人的饮食
2、如何做菜才最健康?(以胡萝卜、黄瓜为例从选菜、洗菜、炒菜几个方面去考虑)
3、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是危害健康的?(主要考虑蛋白质、维生素方面的)
例如鸡蛋不能生吃、吃草莓的时候不能浸泡了去洗
附件:哥伦布是16世纪意大利伟大的航海家,他常常带领船队在大西洋上乘风破浪,远航探险。
那时,航海生活不光非常艰苦,而且充满危险。
船员们在船上只能吃到黑面包和咸鱼。
最可怕的是在航海期间很容易得一种怪病,病人先是感到浑身无力,走不动路,接着就会全身出血,然后慢慢地死去。
船员们都把这种怪病叫做“海上凶神”。
有一次,船队又出发了。
不久,“海上凶神”就悄悄地降临了。
船队才航行不到一半的路程,已经有十几个船员病倒了。
望着四周一片茫茫的海水,哥伦布的心情十分沉重。
那些病重的船员为了不拖累大家,对哥伦布说:“船长,您就把我们送到附近的荒岛上吧。
等你们返航归来的时候,再把我们的尸体运回家乡。
”哥伦布噙(qín)着眼泪点了点头…… 几个月过去了,哥伦布的船队终于胜利返航了。
船离那些重病船员所在的荒岛越来越近,哥伦布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
这次探险的成功,是用十几个船员的生命换来的呀!哥伦布这么想着,船不知不觉已经靠岸。
正在这时,十几个蓬头垢面的人从岛上向大海狂奔过来。
这不是那些船员吗?他们还活着!哥伦布又惊又喜地问道:“你们是怎么活下来的?”“我们来到岛
上以后,很快就把你们留下的食物吃完了。
后来,肚子饿的时候,我们只好采些野果子吃。
这样,我们才一天天活下来。
” “难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哥伦布一回到意大利,就把这些船员起死回生的奇迹讲给医生听。
后来经过研究,人们发现野果子和其他一些水果、蔬菜都含有一种名叫维生素C的物质,正是维生素C救了那些船员的生命。
原来,所谓的“海上凶神”就是“坏血病”,它是由于人体内长期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
当身体内补充了适量的维生素C,坏血病就不治而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