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江西卷(课标语文)一、(18分,每小题3分)1.[2014·江西卷]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翌.(yì)日贲.(bēn)张黑魆.(yuè)魆沆瀣.(xiè)一气B.倜(tì)傥和.(huó)面角.(jiǎo)斗士莞.(wǎn)尔一笑C.魑.(chī)魅伛偻.(lǚ)入场券.(quàn) 心广体胖.(pànɡ)D.笑靥.(yè) 圭臬.(niè)打擂.(lèi)台绿.(lù)林好汉1.D[解析] 本题考查的重点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A. 黑魆.(xū)魆;B. 角.(jué)斗士;C. 心广体胖.(pán)。
2.[2014·江西卷]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弭乱国粹泊来品入不敷出B. 伺候斐声煞风景得鱼忘筌C. 日晷陨落挖墙脚纵横捭阖D. 萦回撺掇黑黝黝入目三分2.C[解析] 本题考查的重点是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A.舶来品;B.蜚声;D.入木三分。
3.[2014·江西卷]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时下,概括中国教育病症最流行的________莫过于“应试教育”。
(2)你们这样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________太不礼貌了吧。
(3)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海域活动________。
A.词语不免无可厚非B. 词汇不免无可厚非C. 词汇未免无可非议D. 词语未免无可非议3.D[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词语”指词和词组;字眼。
“词汇”指一种语言里所使用的词和固定词组的总称,也指一个人、一部作品或一个领域所使用的词和固定词组。
题目所指的是“应试教育”这个具体的词语,所以不能选“词汇”。
第二空,“不免”指免不了,是一种客观现实,只能用于肯定句。
“未免”除了表示“不免”外,还指“不能不说是……(表示不以为然)”,是对他人做法的一种带有委婉的语气的批评,可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
本句中是对他人行为的一种评价,表示不以为然,因而用“未免”。
第三空,“无可厚非”指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
“无可非议”指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根据句意,应选“无可非议”。
4.[2014·江西卷]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心思想是针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而言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B.虽然有国家资源做支撑,但面临重重困难,国有企业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确实可说堪称不易。
C.大庆石化总公司的老少职工们同台竞赛,年轻职工积极踊跃,老年职工更是不让须眉。
D.通过捐款、创办公益基金的方式回馈社会,不是企业家的法定义务,可提倡而不宜强制。
4.D[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不合逻辑等。
A项,成分残缺,第二句应在“要求”前加上主语“中心思想的概括”。
B项,成分赘余,“可说”与“堪称”语义重复。
C项,“老年职工更是不让须眉”不合逻辑,“须眉”指的是男子,是性别概念,与“老年职工”不对应。
5.[2014·江西卷]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瓦尔登湖“波平如镜”,________________或许,一只燕子飞掠在水面上,低得碰到了湖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或许,还会有一只鸭子在整理它自己的羽毛②其时,只有一些掠水虫,隔开了同等的距离,分散在全部的湖面③有时,全部的圆弧展露了,银色的圆弧④在远处,有一条鱼在空中画出了一个大约三四英尺的圆弧来⑤它跃起时一道闪光,降落入水,又一道闪光A.④⑤③②①B.①②③⑤④C.②①④⑤③D.①②④③⑤5.C[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备填句中的“或许”(第①句),与原文中的“或许”可以构成并列,由此能判断出第二空应填①。
填在第一空的,只能是②或④,但④句讲的是远处的情景,与语境不协调,所以第一空填②。
后三空谈论的是同一个话题。
显然,第④句承接前面的两个“或许”所描写的两种景致,故④放在第三空最为合适。
③⑤两句是对④句的具体描绘,⑤句的“跃起”衔接④句中的“空中”,③句承接前文具体描绘“圆弧”和“闪光”。
6.[2014·江西卷]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觉新是“无抵抗主义”的奉行者。
他虽然爱着梅,却接受长辈的安排跟瑞珏结了婚。
高老太爷病了,觉新又催觉民开门让巫师进房捉鬼。
(《家》)B.高老头租住到伏盖公寓后,伏盖太太见他似乎很富有,就希望接近他,和他结婚,便请另一房客德·昂倍梅尼伯爵夫人去试探高老头,结果却无功而返。
(《高老头》) C.季氏已十分富有,作为季氏家臣的冉求还替他搜刮财富,孔子因此评价冉求说:“非吾徒也,朽木不可雕也。
”(《论语》)D.贾母带刘姥姥等人来到院中,黛玉拿出珍贵的五彩泥金小盖盅,奉上茶。
品罢茶,黛玉命人将那茶杯另外收了,宝玉知道,是因为刘姥姥用过,黛玉嫌脏,不要了。
(《红楼梦》)6.B[解析] A项,觉新是催觉慧让巫师进房捉鬼,而不是觉民。
当时觉慧紧闭房门,不让巫师进入,并痛骂陈姨太和众人请来巫师闹得鸡犬不宁。
C项,孔子对冉求的评价是:“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朽木不可雕也”是评价白天睡觉的宰予的。
D项,此题内容出自《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红院劫遇母蝗虫”。
贾母带刘姥姥等人来喝茶的地方是妙玉所在的栊翠庵,而不是怡红院,因此“黛玉”应改为“妙玉”。
二、(9分,每小题3分)[2014·江西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母系氏族社会大概相对说来比较和平安定,其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及其图象化的符号形像也如此。
仰韶型和马家窑型的彩陶纹样,其特征恰好是这相对和平安定的社会氛围的反照。
你看那各种形态的鱼,那奔驰的狗,那爬行的蜥蜴,那拙钝的鸟和蛙,特别是那陶盆里的人面含鱼的形象,它们虽明显具有巫术礼仪的图腾性质,具体含义已不可知,但从这些形象本身所直接传达出来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识,却可以清晰地使人感到:这里还没有沉重、恐怖、神秘和紧张,而是生动、活泼、纯朴和天真,是一派生气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
仰韶彩陶的特点,是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多,其中尤以鱼纹最普遍,有十余种。
据闻一多《说鱼》,鱼在中国语言中具有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但闻一多最早也只说到《诗经》《周易》。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它进一步追溯到这些仰韶彩陶呢?像仰韶期彩陶屡见的多种鱼纹和含鱼人面,它们的巫术礼仪含义是否就在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长久不绝的祝福?社会在发展,陶器造型和纹样也在继续变化。
和全世界各民族完全一致,占居新石器时代陶器的纹饰走廊的,并非动物纹样,而是抽象的几何纹,即各式各样的曲线、直线、水纹、旋涡纹、三角形、锯齿纹种种。
其实,仰韶、马家窑的某些几何纹样已比较清晰地表明,它们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而逐渐变为抽象化、符号化的。
由再现(模拟)到表现(抽象化),由写实到符号化,这正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也正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
即是说,在后世看来似乎只是“美观”“装饰”而并无具体含义和内容的抽象几何纹样,其实在当年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内容和含义,即具有非常重要的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含义的。
似乎是“纯”形式的几何纹样,原始人们的感受却远不只是均衡对称的形式快感,而具有复杂的观念、想象的意义在内。
巫术礼仪的图腾形象逐渐简化和抽象化成为纯形式的几何图案(符号),它的原始图腾含义不但没有消失,并且由于几何纹饰经常比动物形象更多地布满器身,这种含义反而更加强了。
可见,抽象几何纹饰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念,这正是美和审美在对象和主体两方面的共同特点。
这个共同特点便是积淀:内容积淀为形式,想象、观念积淀为感受。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7.下列关于“有意味的形式”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有意味的形式”是一个经由再现到表现,再到写实,最后到符号化的积淀过程。
B.“有意味的形式”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以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居多,尤以鱼纹最为普遍。
C.“有意味的形式”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念。
D.在“有意味的形式”中,原始的图腾含义逐渐消失,抽象的几何纹饰则逐渐增多。
7.C[解析] 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项,“再到写实,最后到符号化”错误,原文第五段第三行中说的是“由写实到符号化”。
“由再现到表现”和“由写实到符号化”是对同一个过程的不同角度的表达。
B项,对应的原文是第三段第一句话,此句说的是“仰韶彩陶的特点”,而不是“有意味的形式”。
D项,对应的原文在第五段,原文说“它的原始图腾含义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加强了”。
8.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母系氏族社会氛围反照了仰韶彩陶纹样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识。
B.仰韶彩陶中的鱼纹明显包含了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含义。
C.闻一多先生把鱼的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追溯到《诗经》《周易》。
D.仰韶陶器器身上的某些几何纹饰比动物形象更多,其原始图腾含义得到加强。
8.A[解析] 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A项,主客颠倒,由第二段的第一句话可知,应是仰韶型的彩陶纹样是社会氛围的反照。
9.从全文来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母系氏族社会的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及其图象化符号形像是相对和平安定的。
B.仰韶彩陶中的鱼纹多达十余种,鱼纹意味着先民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的祝福。
C.由图腾形象抽象化而来的几何纹饰,一般包含着形式、想象等观念内容。
D .新石器时期的仰韶彩陶上的动物形象呈现出生气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
9.D [解析] A 项,文章开头说的是,“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母系氏族社会”选项表述的是“母系氏族社会”,范围扩大了。
B 项,对应的原文在第三段,鱼意味着“瓜瓞绵绵”的祝福,闻一多先生最早只说到《诗经》《周易》,是否可以把它进一步追溯到这些仰韶彩陶,在文中并无定论。
C 项,“由图腾形象抽象化而来的几何纹饰”本身就是一种形式,不能说它“包含着形式”。
三、(9分,每小题3分)[2014·江西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截冠雄鸡志李 翱翱至零口①北,有畜鸡二十二者,七其雄十五其雌,且饮且啄而又狎乎人。
翱甚乐之,遂掬粟投于地而.呼之。
有一雄鸡,人截其冠,貌若营群②,望我而先来,见粟而长鸣,如命.其众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