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四大工业基地

中国四大工业基地

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 工业产品类型单一 生产技术落后 环境污染严重 淡水资源不足
本地区应采取何种措施来尽快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 增加产品类型 加强技术改造 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从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方面,比较京津唐和沪 宁杭工业基地布局条件的相同和不同点,将下 列代表各种区位条件的字母填在图中相应的小 圆圈中:
14.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特点与条件的有关图 文资料,并回答问题。
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通过大量引进外 资、外企,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以工业 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 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 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 口基地,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步入新世纪,珠三角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2000 年珠三角创造的生产总值为7361亿元,2004年为 13394亿元。为了谋求经济的更快发展,进一步实现 珠三角与内地和港澳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 劳动力等方面的互补,有些专家认为珠三角可以构建 联合周边地区的泛珠三角洲经济区(简称泛珠三角) 新格局。
能源枯竭、水源不足。
发展方向:
1、加大科技投入,更新设备,提高产品 质量; 2、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高科 技工业; 3、适当限制某些耗能大、当地缺乏原料 和资源的工业发展 4、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改善和优化环境。
北京 采矿 钢铁 机械 化工 纺织 电子 产值约占 华北 1/10
迁安
开滦
唐山
5. 经济基础雄厚。
自明清以来,环渤海区域就是中国的政治、 文化中心,经济基础也是相对较好。北部的辽 东半岛是中国传统的重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 厚;中部的京津冀地区的机械制造等工业一直 具有的传统优势;而山东半岛在改革开放后经 济发展迅速,农业和工业基础皆取得了长足的 发展。
环渤海工业发展中的 问题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A地是 沈阳 ,以 机械 工业为主。 B地是 抚顺,以 煤炭 工业为主。 C地是 本溪 ,以 钢铁 工业为主。 D地是 鞍山 ,以 钢铁 工业为主。 (2)E地是 大连 ,以 化学 工业和 造船 工业著称, 该城临 黄 海,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海港。
(3) 从资源、交通、劳力技术等方面,简述该省发 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资源丰富;
在工业的 发展过程 中会出现 哪些问题? 可采取哪 些相应的 措施?
自然条件 地处平原,地势开阔;
辽河等河流流过,水源丰富。
交通便利;
经济条件
城市比较密集,市场广阔;
农业基础较好;
工业发展历史较长
存在问题:
1、能源枯竭、水源不足; 2、设备陈旧,能耗大,污染重;
3、科技水平不高。
制约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珠三角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其农业生 产地域类型属于水稻种植业 _________农业。这里多数地区农业虽 劳动集约化 程度高,单位面积 然机械化程度较低,但___________ 产量高。 (2)基塘农业是珠三角的农业特色,其形成主要是充分 利用了当地_____(单项选择) A.肥沃的土壤 B.低洼的地势 C.发达的科技 D.便捷的交通 劳动 密集型 (3)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工业为________ 产业,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_______ 轻纺 工业。 (4)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________(多项选择)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D.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
①资源条件: 有鞍山和本溪铁矿、抚顺和阜新煤 矿、抚顺油页岩、辽河油田和大庆油田的石油和 天然气。 ②交通运输条件:铁路网稠密,有较多的公路和 沈大高速公路,有大连、营口等海港,水陆交通 便利。 ③劳力技术条件: 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较 好,劳力充足,技术水平高。
辽中南工业区
①资源丰富; ②交通便利; ③临海,利于 发展外向型经 济; ④地处平原, 地势开阔; ⑤工农业基础 较好; ⑥人口较密集, 市场广阔。
重要工业中心:鞍山钢铁、沈阳机械、大连化工 和船舶等(长春汽车、哈尔滨机电制造等)
京津唐工业区
①矿产丰富; ②交通便利; ③输油管道联 结东北、华北; ④人口密集; 高等院校集中, 人口素质高, 人才资源丰富; ⑤市场广阔;
重要工业中心:首都钢铁、燕山石油化工、天津制碱、唐 山钢铁、开滦煤矿、中关村电子等(太原钢铁、洛阳拖拉 机制造、西安飞机等)
发展方向:
结构轻型化、实 行内联外引,开 发新技术、新产 品,开拓国际市 场
A B C
D 电器 玩具 制造 服装 食品 深圳

珠海

澳门
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
1
A
F B
E C
2
D
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以轻工业为主,发展出口型的加工工业和制造工业
——地理位置好。邻近经济发达的港澳,靠近经济 发展迅速的东南亚地区,利于引进外资、技术,发 展新兴工业 ——劳动力资源丰富。利于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便利的水陆空交通运输条件
天津
. 长芦..
京津唐工业基地
c a 1 2 e 4 A d
b B
D C
3
京津唐工业基地的区位优势
1、丰富的煤、 铁、 石油、海盐等资源 2、靠近山西能源基地,并有输油管 道联结东北、华北的油田; 3、便利的海陆交通。 4、高等院校集中,人口素质高,人 才资源丰富; 5、市场大;投资环境好等。
存在问题:
水源不足
发展方向:
•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增加 产品类型、加强技术改造; •重点发展钢铁、电子、石油、 化工、轻纺等,朝“高、精、 尖、新”方向发展
南京 纺织 钢铁 机械 化工 汽车 电子
常州
无锡 苏州 上海
杭州
沪宁杭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地区
工业性质
地理位置 自然条件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长江三角洲
(5)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 构的调整,珠三角工业发展呈现了以 技术 密集型 为主导的特点,尤其以电子电器(或高新技术) 工 业部门最为突出。 (6)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三角GDP迅速增长, 1.8 倍。同时,珠三 2004年GDP约是2000年的_____ 角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 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均有上升, 尤以第二产业更为明显。 (7)目前,珠三角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 具体表现有(多项选择)( ) A.能源供应相对紧张 B.南岭阻隔水陆交通 C.劳动力素质较低 D.外向型经济比重较低
消除工业“三废”,搞好环境保护工作
目前,我国的工业“三废”,主要来自工业。“三废”指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废渣,废水,废气。
“三废”的危 害
废水 污染了江河 湖海,使水 质恶化。 废渣
废气
严重污染大气 占用大片田地, 淤塞河道,污. 染环境。
(8)近年来有些专家主张构建的泛珠三角,包括 广东、福建、江西、海南、广西、贵州、四川、 湖南 和_______ 云南 等9省区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 _______ 行政区。泛珠三角的构建对珠三角的发展和新融 入地区的经济发展分别有何积极意义? 珠三角可充分利用周边省区的自然资源和劳 动力资源;可利用港澳地区的资金、信息、技术、 市场。 周边省区可利用珠江三角的资金、技术,还 可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 港澳地区能充分利用珠三角廉价的劳动力、 土地、市场,并进行产业转移。
环渤海工业发展中的 问题
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 工业产品类型单一 生产技术落后 环境污染严重 淡水资源不足
本地区应采取何种措施来尽快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 增加产品类型 加强技术改造 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连线题
沪宁杭地区 辽中南地区 珠江三角洲 京津唐地区 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A C
D F G
B E
B.水资源较丰沛 D.技术优势明显 F.部门集聚配套较好
A.矿产原料丰富 C.能源条件优越 E.河、海运条件均佳 G.人口众多、市场广阔
(2)④与②相比,工业发展的优势主要表现是: , 不足的方面主要有: 。 优势:①腹地宽广,水运发达,长江流域多以此作为出海 门户;②长江三角洲农业发达;③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 富,水源充足;④人口稠密,劳动力素质好,市场经济发 育较早,人们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观念和经济活动能力; 不足:矿产资源和能源缺乏 (3)③地区石油化学工业发展很快,有利的条件是 。 石油资源丰富 (4)近20年来是⑤地区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说明该 地区发展快的社会经济原因: 。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制定了有利于该地发展的特殊政 策;靠近港、澳、台地区,有引进境外、国外资金、技术 和管理经验的优势;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充分利 用人多,劳动力廉价和侨乡的优势;抓住了国际劳动分工 的机遇。
探究?
环渤海经 济圈狭义上指 中国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京 津冀为主的环 渤海滨海经济 带,同时延伸 可辐射到山西、 内蒙古。整个 大的范围占据 中国国土的 12%和人口的 20%。
优势
1. 漫长的渤海、黄海的海岸线,海 洋资源、区位优势突出,港口星罗 棋布,而且还有得天独厚的人文、 科技、旅游、经济资源,特别是拥 有天津、大连、青岛等大开放港口。
地处平原,地势开阔;
在工业地 域的发展 过程中会 出现哪些 问题?可 采取哪些 相应的措 施?
经济条件
有长江、黄浦江等河流, 水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 人口密集,市场庞大; 资金技术力量雄厚; 建立了新安江、富春江水电站 和秦山核电站; 农业基础好; 工业历史悠久。
沪宁杭工业基地
存在问题:
能源、矿产缺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