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稻盛和夫演讲经营为何需要哲学》

《稻盛和夫演讲经营为何需要哲学》

《稻盛和夫演讲:经营为何需要哲学?》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鹿儿岛大学工学部毕业。

27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名京瓷Kyocera),52岁创办第二电电(原名DDI,现名KDDI,目前在日本为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讯公司),这两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进入世界500强,两大事业皆以惊人的力道成长。

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之一,(他是年龄最小(也是目前唯一在世的)而被尊为“圣”的。

” 1997年退休后,稻盛在京都某寺院出家修行。

424天稻盛再创奇迹。

一年创造了日航历史上空前的1884亿日元的利润,是“全日空”利润的三倍,去年全世界航空公司中利润第一。

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先生今年来到北京,为首都机场集团的干部们作了“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的精彩讲演,并回答了听众八个问题。

在讲演中,稻盛先生谈到,在今年3月底的年度决算中,日航的销售额是13622万亿日元(约1千亿元人民帀),利润是1884亿日元(约140亿元人民帀),利润率超过了10%。

无论是利润还是利润率都创造了日航历史上的最高数字。

稻盛先生去年2月1日出任破产重建的日航董事长,到今年3月底共424天。

去年同期日航的亏损额也有约1800亿,这一来一去将近3600个亿日元,超过了为拯救日航日本政-府3000亿日元的注资。

如果顺利的话,日航2013年就能重新上市。

因宣告破产,日航的规模缩小到原来的三分之二,销售额缩小到前一年的四分之三,然而却取得了日航历史上空前的高额利润。

从横向来比较,因为缩小规模,日航这一年的乘客数量低于日本另一家航空公司“全日空”,但利润额却是“全日空”的整整三倍,这个奇迹不可思议。

1884亿日元的年度利润,据说是去年全世界所有航空公司中的最高利润。

一年前坠入谷底的日航,一年后竟然独占鳌头,攀上了行业的顶峰。

在全世界万众瞩目之下,稻盛先生真是妙手回春,马到成功。

航空业的外行,今年已经79岁高龄的稻盛先生,他成功的秘诀极其简单,就是让日航全体员工接受他的哲学,实践他的阿米巴经营方式。

在昨天的讲演中稻盛先生做了深入浅出的、令人信服的说明。

(见讲演全文)稻盛先生讲的道理,每个干部都一听就懂,如果真心要想实践,其实也并不难,无非就是抑制私心,勤奋工作,精益求精。

首都机场集团公司讲演(2011年6月8日)日本航空会长稻盛和夫承蒙刚才主持人的介绍,我是稻盛。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日本航空公司,向长久以来给予我们大力协助的首都机场集团的各位领导,致以崇高的敬意!接下来,我还要对这次邀请我的首都机场总经理董志毅先生,表示诚挚的感谢!董先生对我的经营哲学、经营管理方法有深刻的理解和强烈的共鸣。

大家知道,我在快满八十岁的时候。

接受日本政府的邀请,出任破产的日本航空公司的董事长, 从去年二月开始,正式担负起重建日航的任务。

迄今为止,我创建了京瓷和KDDI这两家不同行业的企业,这两家合计,销售额已逼近五万亿日元。

我虽然有带领这两家企业成长发展的经验,但对于航空运输事业来说,我却完全是一个门外汉。

到底该不该接受日本政府的邀请呢?我征求了许多人的意见,但是没有一个人赞同。

几乎所有的人都劝我:“你已经如此高龄了,不要再接受这种挑战了”。

但是,一方面由于日本政府的强烈要求,另一方面,拯救日航或许可以促使低迷的日本经济好转。

相反,如果日航二次破产,将会给日本经济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

另外,在重建日航的过程中,不得不辞退部分员工,但应该保住留任的多数员工的饭碗,这种“侠义心”在我头脑里占了上风,促使我不顾高龄和外行的身份,不自量力,接受重建日航的使命,毅然就任董事长,这是去年二月的事。

刚才提到,有关航空运输业的经验和知识我一点儿都没有,当然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在这种情况下重建日航,我能带去的只有“哲学”和“阿米巴经营”。

就是说,我在心里作了决定,要用我的“经营哲学”和“经营管理体制”来重建日航, 而这个“哲学”和“体制”,可以说就是我打造京瓷这个企业的“原点”。

我与京瓷的两位董事一起来到日航。

一开始做的工作,就是用“哲学”来转变日航干部员工的意识。

我把企业干部们召集起来,连续由我亲自给他们讲课,还给他们播放我过去讲话的DVD,请他们集中地学习我的经营哲学。

这种以企业干部为对象的研修会在集中实施的过程中,开始时日航干部们对我的经管哲学有一种陌生甚至抵触的感觉,但随着学习次数的增加,他们逐步加深了对哲学的理解。

经营哲学在向日航干部渗透的同时,为了扩大这种哲学的影响,我开始对普通员工进行教育。

考虑到在工作现场第一线为客人服务的员工,他们的意识如不改变,公司还是搞不好,因此,我亲临现场,直接与员工们交谈。

通过经营哲学的教育来谋求整个公司的“意识改革”。

这样做的结果,员工们的思想和行为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随着员工们的进步,公司的业绩也获得了飞跃性的增长。

今年3月底日航的年度决算,虽然是破产后第一年,但销售额达到了13,622亿日元,营业利润达到了1,884亿日元,创造了日航历史上最好的业绩。

我认为,我们在成绩面前一点都不能自满,今后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经营体质。

为此首先要做的,就是引进由我创造的所谓“阿米巴经营”的经营管理方法,就是分部门的独立核算制度。

根据我长期的经营经验,建立详细并及时了解经营实绩的体制,让全体员工以这种实绩数字为基础、思考如何改善经营,大家动脑筋、想办法,发挥聪明才智,这对经营企业是至关重要的。

为此,从今年4月开始,引进了这样的管理会计系统,能够把航空业的收入来源、即各条航线的核算及时搞清楚。

也就是说,这种体制能让我们在第二天早晨就能掌握昨日每条航线,乃至每个航班的收支状况。

确定每条航线的负责人,以他为中心,在分析这些数据的同时,动脑袋想办法,千方百计为提高各航线的收益做出改进。

特别是现在,受到东日本大地震的影响,乘客大幅度减少,在如此严峻的考验当中,我们就是要通过导入“阿米巴经营”这一管理会计系统,进一步改善企业的经营体质,逆流而上,争取早日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实现日航的重新上市。

为达到这个目的,今年我仍要继续努力,哪怕拼上老命、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今天受董总经理之托,我想讲一讲企业经营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企业经营者应该持有的哲学,应该与员工们共同拥有的哲学。

我以“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为题,来论述这个哲学的一个侧面。

如果我的讲话能对诸位在机场的经营管理方面有所启示的话,我将感到非常荣幸。

从年轻时起,在认真生活、专心工作、亲身创业的过程中,我想出了一个人生和工作结果的方程式,即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也就是说人生和工作的结果,用上述三要素的乘积表示。

观察许多人的人生,每个人都走着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

有人幸福,有人痛苦。

“为何人生境遇差别如此之大”我感到不可思议。

企业经营亦是如此,有人做得风生水起,有人却怎么也不见起色。

如此大的差别究竟从何而来?我从年轻时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结果想出了上述这个方程式。

人们一般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取决于个人能力的不同。

包括智商、体能等,这些与生俱来的能力决定着人生和事业的成败。

可是,果真如此的话,只有生下来就头脑发达,四肢强健的人才能取得成功,那上天也未免太不公平了。

事实并非如此。

人的能力或许占了很大的比重,可这个人所持的思维方式、哲学、思想,似乎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我在青年时期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我毕业于日本的地方大学,绝对不是才能出众的人。

为了鼓励自己奋发图强,我不相信只靠能力就能决定人生或经营的成败。

不管能力是否出众,只要竭尽全力、一丝不苟地去生活,充满热忱地去生活,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就一定会收获好的结果。

或许是为了自我激励,青年时代我就有了这样的想法。

可是,今年我已经79岁了,回首近80年的人生之路,回顾自创业至今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对于这一点,我已经深信不疑。

在人生和经营中,“能力”的确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即使在能力上没有过人之处,只要一丝不苟、拼命工作,认真生活,充满热情,那么,人生和工作的结果都会发生巨大变化。

我坚信这个道理。

公式中的几个要素不是做加法,而是做乘法。

仅仅是能力和热情相乘,就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巨大差别。

举例来说,在日本家喻户晓的电器制造商松下集团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只念过小学。

他的人生是从在自行车行当学徒工开始的,吃尽了各种苦头。

可是松下先生却给人生和经营都交出了出色的答卷,他所创造的成绩和普通人相比,存在着几何级数的差距。

正因为热情和能力这两个要素不是相加而是相乘,才造成了难以想象的巨大差距。

至关重要的是,热情和能力的乘积,还要与“思维方式”相乘。

所谓“思维方式”就是哲学,也可以叫人生观、判断基准、人心中抱有的思想、人所持有的价值观。

这些说法综合起来,就是我所说的“思维方式”。

说到思维方式,从恶的“思维方式”到善的“思维方式”之间有一个较大的幅度。

比如说,偏激地看社会,认为这个世界不公平,就索性做小偷、做强盗。

那么这个人越是有能力、越是有热情,就越会成为大恶巨恶。

所谓黑社会头子,就是如此。

持有的“思维方式”不同,人生和工作的结果就会迥然不同。

就是说,“能力”、“热情”的幅度都是从0分到100分,而思维方式的范围是从负100分到正100分。

也许有人会想,“有一丁点负面的想法没关系吧”。

可事实是,哪怕只有一点消极的想法,结果全部变成负值。

因为几个要素之间是相乘的关系,所以“思维方式”哪怕只是负的1分,结果都变成负值。

并且越是热情足、能力强,就越会造成大的负面结果。

另外,如果是带领众多下属的领导人或经营者,那么造成的负面结果,就不仅把自己,也把周围的人带入不幸。

所以,通过这个“人生方程式”,我产生以下一些想法。

我没有杰出的能力。

正因为如此,我才必须具备超出常人的热情,必须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正因为自己能力不足,所以才要加倍于人地勤奋工作。

同时,掌握比常人更优秀的“思维方式”。

优秀的“思维方式”,也就是优秀的哲学、卓越的思想、高尚的人生观、或者正确的判断标准。

为此,我努力学习孔子、孟子、阳明哲学等中国古代典籍,同时钻研佛陀教诲的宗教的精华,努力把这些圣贤们的哲学根植于自己的心中。

我们在生活和经营中,需要作出各种各样的判断。

这个时候我们会对照自己持有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进行判断。

这样的话,作为判断基准的“思维方式”以及“思想”正确与否,卓越与否,结果将大相径庭。

越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就越容易忽视自身所持的“思想”、“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但是,创造现代文明的不是别的,却正是人类的“思想”。

自人类诞生在地球开始,有几十万年的时间我们一直过着狩猎采撷的生活。

和其他的生物一起生活,靠采集山野间的食物、捕猎野兽而生存。

可是,由于那种生活非常受制于生活环境的变化,终于人类开始转向畜牧农耕生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