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的倍数特征》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负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自然数和整数,倍数与因数,找倍数;2,5,3倍数的特征;找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知识,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计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本单元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有些概念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很紧密,部分学生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困难。
教材明确规定在研究倍数与因数时,限制在不是零的自然数范围内研究,避免由此而带来的一些小学生尚不必研究的问题。
《2、5倍数的特征》效果分析1、课堂教学模式成熟、完整,在教材的基础上活用教材,使课堂更具活力。
亲切、和蔼的语言、教态,努力营造温馨、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师生关系比较融洽。
2、在动手操作中不断感悟知识,百数表的应用非常的到位、娴熟,用圆圈圈出2的倍数,用三角标出5的倍数,让学生看起来一目了然,非常的直观。
也让学生直观感受到2、5倍数的特征。
3、练习高效,形式丰富多样,击掌游戏,呼啦圈游戏,形式新奇,不落俗套,教师的语言简练,不重复,废话不多。
4、教学思想方法在本节课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老师数与形的结合,老师集合思想的体现尽善尽美。
5、学生合作探究的观念得到渗透,而且在整节课中收放自如,重点放在2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上,5的倍数的特征就完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有一种探究问题的成功的欲望。
6、课件制作精美,应用上非常熟练、自如。
今后会经常向各位老师学习,更加努力地进行教学!《2、5的倍数特征》教材分析本信息窗内容是在学生通过阳光体育运动,来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
通过呈现“百数表”和“列举法”让学生从表中(或列举的数据)找出2和5的倍数,并用不同的符号分别圈出,再观察其特征。
在理解2的倍数的特征后,揭示偶数和奇数的含义。
对于2、5的倍数的具体特征,则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自己归纳。
2、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定,必须把其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为3的倍数来判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把它放在2、5的倍数的特征下一节课教学。
《2、5倍数的特征》评测练习1、老师这里有一些数,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快速说出偶数和奇数?下面我们用行动快速判断我说的是奇数还是偶数,是偶数拍两次掌,是奇数拍一次掌,动作要干脆利索。
37 18 10 21 50 83 1 25 94 11 99 462、下面请有明牌的同学站到前面做个游戏,是2的倍数的同学抓住红色呼啦圈,是5的倍数的同学抓住黄色呼啦圈。
你发现了什么?3、刚才看到做游戏的同学,坐在位上的同学也想试一试呢?下面男生代表2的倍数,女生代表5的倍数,老师说数,如果是谁,谁就起立。
86 780 385 720 12 75 1700 64 95 10004、火眼金睛辨对错。
(1)两个奇数的和一定是偶数。
()(2)偶数都是2的倍数。
()(3)在1~10的自然数中,一共有4个奇数。
()(4)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5、想一想:一筐苹果有若干个(个数在70-100之间),2个2个的数正好数完,5个5个的数也正好数完,这筐苹果可能有多少个?《2、5的倍数特征》教学反思课上完了,整体来说感觉良好。
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积极的思维、热烈的气氛等均给人以很大的感染,仔细分析,我认为这节课课的成功得益于以下几方面:这堂课要引导孩子探索“2的倍数的特征”,在出示百数图之前,引导孩子思考“我们怎样去找2的倍数的特征”、“我们采取什么方法去找2的倍数的特征?”孩子很自然的想到“找几个2的倍数来看看”这样孩子就能够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在百数图上找2的倍数,找到这些数之后,也会自发地去思考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征,而不会像牵线的木偶任我们摆布。
整节课实际就是让学生经历“列举——猜想——讨论——验证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实现课程、师生、知识等多层次的互动。
整个教学力求把知识的传授、思维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机融为一体,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真正领略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也发现有许多环节处理极不得当,有待进一步改进。
不足之处是:在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探索规律时,我认为猜想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创新思维,但猜想必须具有一定的基础,需要因势利导。
在开展探索规律时,我先组织让学生猜想秘诀是什么?由于学生缺乏猜想的依据,因此,他们的思维不够活跃,甚至有的学生在“乱猜”。
这说明学生缺乏猜想的方向和思维的空间,也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2、5倍数的特征》课标分析本单元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有些概念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很紧密,部分学生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困难。
教材明确规定在研究倍数与因数时,限制在不是零的自然数范围内研究,避免由此而带来的一些小学生尚不必研究的问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1、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的联系及其区别。
2、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奇数的区别。
团体操表演——2、5倍数的特征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101—106页。
教材分析:本信息窗内容是在学生通过阳光体育运动,来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
通过呈现“百数表”和“列举法”让学生从表中(或列举的数据)找出2和5的倍数,并用不同的符号分别圈出,再观察其特征。
在理解2的倍数的特征后,揭示偶数和奇数的含义。
对于2、5的倍数的具体特征,则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自己归纳。
2、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定,必须把其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为3的倍数来判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把它放在2、5的倍数的特征下一节课教学。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2、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
2、学生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进一步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创设情境师:同学们,“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我们学校组织的阳光体育运动让我们健康快乐成长,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精彩的团体操表演吧。
(课件出示)2、提出问题师:你发现了什么?生1:圆圈舞.生2:交谊舞。
师:看到这些精彩的节目,大家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生1:跳圆圈舞的有多少人?生2:跳交谊舞的有多少人?师:我们先来说一下跳圆圈舞的有多少人,谁来回答?生:20人。
师引导:大家从画面当中发现了跳圆圈舞的有20人,大家想一想,如果要选派人员参加跳圆圈舞比赛的话,一定要选派20人参加吗?(生:不一定。
)大家认为还可以选派多少人参加呢?生1:20人。
师:你是怎样想的?生1:每组有5人参加,如果选派3组就是15人。
师:你是用乘法来计算出来的,大家想一想,还可以是多少人参加呢?生2:25人。
生3:35人。
师:这样的方案有多少种?生:很多种。
师:大家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出跳圆圈舞的人数方案呢?生:这些数都是5的倍数。
师:这位同学总结得很好,而且声音洪亮,老师奖励他一张黄牌,一会参加游戏。
师:大家同意吗?生:同意。
(师板书:5的倍数)师:同样的道理,跳交谊舞的可以选派多少人呢?生1:10人。
生2:14人。
生3:20人。
师:这样的方案也有多少种?(生:很多种)、(师板书:……)大家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出跳交谊舞的人数方案呢?生:这些数都是2的倍数。
师:大家同意吗?(生:同意。
)、(师板书:2的倍数)师:现在我们已经确定了两种团体操表演的人数,通过用乘法计算,大家知道这些人数方案分别是2、5的倍数,到底有没有一种火眼金睛的本领,能够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这些数是不是2、5的倍数呢?大家想不想练就这样一种本领?(生: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2、5倍数特征的研究,(师板书课题:2、5倍数的特征)我们先来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
二、合作探索概括特征1、举例猜想师:要想研究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大家觉得我们应该怎样研究合适呢?生1:用乘法计算一下。
生2:举几个例子,然后看看这些数有什么特征。
师:随便举几个例子就可以吗?生1:不是,得按照一定的顺序举几个例子去研究。
生2:可以先举几个简单的研究一下。
师:行,咱就先举几个例子,来观察一下这些2的倍数可能有什么特征?同桌举例交流。
师:根据刚才的举例,大家猜测一下,2的倍数可能有什么特征?生1:都是双数。
生2:都能被2整除,没有余数。
生3:一个数比一个数大2。
生4:个位数都有2、4、6、8、0。
(适当板书,末尾加?。
)2、探究方法师:那是不是所有的2的倍数都具有这样的特征呢?大家觉得我们仅举这几个例子,就决定了2的倍数的特征,行吗?(生:不行!)我们还需要怎样研究?生:多举些例子。
师:这样吧,老师给你们提供了一张学具——百数表,(课件出示),让咱们一起借助百数表来研究一下,在研究之前请看温馨提示。
(课件出示)学生圈画研究,教师巡视指导。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汇报交流一下,哪个小组愿意将你们的发现与大家共同分享?(展台投影)组1:我们还发现,一个数比一个数大2。
师点拨:也就是说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相差2,在整体上是有规律地递增的。
组2:经过研究我们发现,100以内2的倍数都是双数,而且它们除以2都没有余数。
师点拨:哪些数都是双数呢?(生一列一列地指出来)哪些组还发现它们都是双数?(生举手)大家还有其他的发现吗?组3:我们组发现,100以内2的倍数的个位上的数字是有规律的,第一列的个位上都是2,第二列的个位上都是4,第三列的个位上都是6,第四列的个位上都是8,第五列的个位上都是0,这些数都是2的倍数。
师:哪些组也有这样的发现?(生举手)大家能不能概括地说一下呢?生:个位上是2、4、6、8、0的数都是2的倍数。
师:大家同意吗?生:同意!(师修正板书)3、比较发现师:大家共有四点发现,到底哪种方法可以使我们快速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呢?生:2的倍数都是双数。
师引导:你怎么知道它们都是双数呢?生:它们都是2的倍数,它们的个位上都是0、2、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