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法理学 _3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法理学 _3

山东大学继续(网络)教育
一、单选题
1.法的预测作用的对象是()
A.一般人的行为
B.人们相互的行为
C.每个人本人的行为
D.违法者的行为
2.我国法律监督体系的核心()
A.党的监督
B.国家监督
C.社会监督
D.舆论监督
3.从“54宪法"到“82宪法",检察院的存废问题一直都有争议。

“54宪法"以前,检察系统是人民政府的一部分。

“54宪法"以后,检察院是相对独立的。

但“54宪法"实施的不理想,检察院只是进行一般监督。

“75宪法"取消了检察院,“78宪法"时恢复,到“82宪法"时,还有人提出取消。

当时,有的官员正愁着机构改革不好“砍机构",所以对取消检察院的意见很感兴趣,比如取消检察院,把检察院职能中的公诉、监督保留下来,将这些职能交给公安机关,公安机关负责检察院的职能。

有学者认为,公安本身也需要监督,如公安的侦查、讯问活动。

把检察机关的监督权交给公安机关,相当于裁判员和运动员为同一人。

这一讨论分歧很大,最后确定下来要保留检察院,“82宪法"比较系统的恢复了检察制度。

关于检察制度,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检察权的行使具有被动性
B.检察机关的决定具有终局的法律效力
C.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但无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
D.检察权是一种权利
4.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是()
A.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B.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C.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D.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5.下列不是法治所蕴涵的法律精神的是()
A.依法办事
B.法律至上
C.权力制约
D.权利本位
6.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指()
A.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
B.法律规范的制定方式
C.法律规范的经济基础
D.法律规范由哪些部分构成
7.下面主张“恶法非法”的是哪一学派()
A.自然法学派
B.分析法学派
C.规范法学派
D.社会法学派
二、多选题
1.法律终止生效是法律时间效力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以默示废止方式终止法律生效时,下面哪些原则不适用()
A.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B.国际法优于国内法
C.后法优于前法
D.法律优于行政法规2.下列哪些情况会导致法律责任()
A.保安员曲某收5元自行车停车费,并不给收据
B.姜某向报社写信揭露某记录片造假,报社没有刊登
C.冯某经公共汽车售票员提醒后仍不给抱小孩的乘客让座,小孩被拥挤受伤
D.塑胶五金厂要求工人一天至少工作15小时,加班费为每小时1.5元
3.我国于2015年公布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随即作出修改。

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在我国,政策与法律具有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社会目标
B.立法在实践中总是滞后的,只能“亡羊补牢”而无法适度超越和引领社会发展
C.越强调法治,越要提高立法质量,通过立法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问题
D.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压力
4.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

1992年,守墙卫兵因格•亨里奇受到审判,因他射杀了企图翻墙而过的青年克里斯。

他申辩是执行命令,没责任。

法官说:“东德的法律要你杀人,可是你明明知道这些唾弃暴政而逃亡的人是无辜的,明知他无辜而杀他,就是有罪。

这个世界在法律之外,还有‘良知’这个东西。

作为士兵,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是打不准是无罪的。

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此刻,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权利,这是你应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

”据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法官认为,“把枪口抬高一厘米”,既是一项权利,也是一项义务
B.法官认为守墙卫兵是有罪的
C.守墙卫兵严格执行命令射杀青年克里斯,不应当受到谴责
D.法官依据“良知”判决守墙卫兵有罪,不符合法治原则
5.以下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法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有()
A.中国社会主义法是在继承旧法的基础上产生的
B.中国社会主义法是在彻底废除旧法的基础上产生的
C.民主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法是中国社会主义法的雏形
D.中国社会主义法是革命根据地的和解放战争初期新民主主义法的继续和发展
6.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
A.惩罚
B.补偿
C.调解
D.强制
三、判断题
1.法的起源即法源。

()
2.法律价值之间不可能存在冲突。

()
3.违法必究是指对一切违法的公民都要无例外地依法追究责任,予以适当的制裁。

()
4.法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和秩序提供有力保障。

()
5.作为学科意义上的法理学产生于近代。

()
四、简答题
1.简述司法的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论述汉律关系的种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