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 海岛和海域的开发知识总结

高中地理 海岛和海域的开发知识总结

高中地理海岛和海域的开发知识总结
一、我国岛屿、海域概况及开发意义
1.概况:我国岛屿面积约8.6万平方千米,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2.开发意义:蕴藏着丰富的渔业、港湾和矿产等资源;海岛是划分海洋国土的重要依据;开发利用海岛,有利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证国家安全。

二、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1.地理区位优势——有利于对外开放
2.资源优势——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1)热带资源优势:从纬度位置分析,海南省是我国唯一全都地处热带的省区,被称为“热带宝岛”。

(2)海洋资源优势:从海陆位置分析,海南省四面环海,是我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广阔的海域,为海南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海南省被称为“海洋大省”。

3.政策优势1988年海南建省,设立经济特区,享有优惠待遇。

有利于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三、海南岛的开发
1.合理布局产业既适应了海南岛自然环境的环带状分布特征,又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客观要求。

(1)自然环境的特点:呈环带状分布;地形多样;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2)形成原因:受地势高低起伏和距海远近的影响。

(3)布局原则:因地制宜、有所侧重,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4)具体措施
2.发展特色经济
(1)培育和发展支柱工业——建设新兴工业省份建设以油气化工、汽车制造、饮料食品、化纤纺织、医药、浆纸和建材为支柱的现代大工业体系;建设以港口加工区和重化工业为依托的西部工业走廊,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大力发展生态型工业和高技术产业。

(2)发展特色农业(热带高效农业)——建设热带高效农业基地我国最大的热带作物基地;育种基地;冬季瓜菜、热带水果、花卉等生产和加工基地;橡胶生产基地;水产业基地(远洋捕捞和近海深水养殖基地)。

(3)发展特色旅游业——建设度假休闲旅游胜地资源特色:热带海滨和岛屿以及少数民族风情特色;旅游项目:规划建设生态旅游区,发展海洋生态游和热带雨林考察游等专项产品;旅游市场:以国内市场为基础,稳定发展港澳市场,重点开拓东亚和东南亚周边市场,
积极拓展欧美市场,发展出境旅游,逐步建成国内外影响大、吸引力强的避寒、冬泳、观光、度假、会议、疗养和购物胜地。

3.海洋环境保护
(1)支持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

(2)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减少和杜绝人为破坏环境问题。

例如:禁止开采近海珊瑚礁,保护并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建设环岛防护林带。

好处:既可以减轻风暴潮的威胁和损失,阻挡海浪侵蚀海岸,又可以保持生物多样性。

(3)加强海洋环境的管理和监测。

四、学法指导
1.位置分析归纳法学习“海洋岛开发的地理背景”内容,采用“从地理位置入手,归纳资源优势”的方法。

从纬度位置分析,海南岛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热带,为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降水丰富,为发展热带高效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生物资源种属繁多,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因此,热带资源优势包括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优势;从海陆位置分析,海南岛四面环海,是一个岛省,周围海域广阔,因此,海洋资源丰富,包括海洋生物资源、渔业资源、油气资源、旅游资源等,构成了海南岛特有的资源优势。

2.知识联系线索法
学习“海南岛的开发”内容,要紧紧围绕“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促进经济发展”这一主线。

海南岛的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地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

(1)发挥地理区位优势,瞄准港澳以及东亚、东南亚周边市场,并积极开拓欧美市场。

(2)资源优势突出两字:“热”“海”。

“热”:即热带资源优势,包括热带气候资源、热带生物资源、热带风光。

发挥热带气候资源优势,适宜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建成我国最大的热带作物基地、北方各省冬季育种基地;发挥“大温室”作用,利用其与大陆省份的季节差异和品种差异,建设有市场需求的热带水果、冬季瓜菜、热带花卉等系列商品生产、加工基地,以及橡胶生产基地;发挥热带生物资源优势,建成我国最大的热带物种基因库,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热带作物基地和旅游基地;发挥热带风光的优势,利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热带民族风情、热带海滨和岛屿,发展特色旅游业。

“海”:突出海岛的特殊位置和海洋资源优势。

发挥交通区位优势,沿海岸带应大力发展以港口建设为主的外向型经济(进口原料——岛内加工——出口产品)。

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远洋捕捞和近海深水养殖业等,着重发展资源加工、医疗保健、海滨休闲旅游等。

结合以上优势,主要发展特色旅游业,突出热带海滨和岛屿以及少数民族风情特色。

(3)发挥政策优惠优势,大力引进外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经济发展。

五、例题:
受地势高低和离海远近的影响,海南岛的自然环境具有环带状分布的特点。

读海南省地形结构示意图、环状开发剖面图、海南岛果菜上市时间表,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海南岛地形分布特点,分析推断海南岛水系的分布具有
A.向心状特点
B.放射状特点
C.扇状特点
D.树枝状特点
(2)乙地带最适宜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农业,据表可知,该地充分利用海南岛与大陆省份的季节差异和品种差异,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优势明显。

(3)丙地开发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城市集中等,该地既是内陆资源开发的前沿,又是开发____________________的前进基地。

(4)丁处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海,该地的能源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b附近是我国正在建设的文昌卫星发射基地,其形成的主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a附近是莺歌海盐场,其有利于晒盐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图示海拔,可判定:甲海拔最高应为山地丘陵带;乙海拔次之,且地形较为
平坦,当属丘陵台地带;丙为海岸带;丁为南海。

结合地形地势特点,可知水系呈放射状,
盐场位于背风坡沿海平原。

结合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可知卫星发射基地形成的主要条
件、能源优势。

答案:(1)B(2)热带高效冬季瓜菜(3)经济基础好运输条件好海洋
资源(4)南海底油气资源丰富(5)纬度低,发射初速度较大;海运便利,可利用海洋空间广阔的特点,运输体积较大的卫星(6)背风坡,晴天多,蒸发旺盛,地形平坦,利于晒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