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编号:RHD-QB-K1841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蒸馏过程及危险性分析
标准版本
蒸馏过程及危险性分析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化工生产中常常要将混合物进行分离,以实现产品的提纯和回收或原料的精制。
对于均相液体混合物,最常用的分离方法是蒸馏。
如从发酵的醪液提炼饮料酒,石油的炼制分离汽油、煤油、柴油等,以及空气的液化分离制取氧气、氮气等,都是蒸馏完成的。
混合物的分离依据总是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性质上的差异。
蒸馏便是以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能力的不同作为依据的。
对大多数溶液来说,各组分挥发能力的差别表现在组分沸点的差别。
因为蒸馏过程有加热载体和加热方式的安全选择问题,又有液相汽化分离及冷凝等的相变安全问题,即能量的转换和相
态的变化,同时在系统中存在,蒸馏过程又是物质被急剧升温浓缩甚至变稠、结焦、固化的过程,安全运行就显得十分重要。
如乙醇和水相比,常压下乙醇沸点78.3℃,水的沸点100℃,所以乙醇的挥发能力比水强。
当乙醇(A)和水(B)形成的二元混合液欲进行分离时,可将此溶液加热,使之部分汽化成相互平衡的汽液两相。
因乙醇易挥发,使得乙醇更多地进入到汽相,所以在汽相中乙醇的浓度要高于原来的溶液。
而残留的液相中乙醇的浓度比原溶液减小了,即水的浓度增加了。
这样,原混合液中的两组分得到了部分程度的分离。
这种分离原理即为蒸馏分离。
由蒸馏原理可知,对于大多数混合液,各组分的沸点相差越大,其挥发能力相差越大,则用蒸馏方法分离越容易。
反之,两组分的挥发能力越接近,则越
难用蒸馏分离。
必须注意,对于恒沸液,组分沸点的差别并不能说明溶液中组分挥发能力的差别,因为此时组分的挥发能力是一样的,这类溶液不能用普通蒸馏方式分离。
凡根据蒸馏原理进行组分分离的操作都属蒸馏操作。
常见的蒸馏操作方式有
闪蒸、简单蒸馏、精馏和特殊蒸馏。
根据需要,蒸馏可以连续式,也可以间歇式进行。
蒸馏是借液体混合物各组分挥发度的不同,使其分离为纯组分的操作。
它广泛用于化工生产中。
蒸馏操作可分为间歇蒸馏和连续蒸馏。
按操作压力可分为常压蒸馏、减压蒸馏、加压蒸馏、特殊蒸馏等。
用于蒸馏的设备称为蒸馏塔。
蒸馏塔按其塔板结构可分为填料塔板塔、浮阀塔、泡罩塔、蛇形塔、消旋塔以及管式塔等多种形式塔器。
蒸馏过程除根据加热方法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外,还应根据物料性质、工艺要求正确选择蒸馏方法和蒸馏设备。
在选择蒸馏方法时,应从操作压力及操作过程等方面加以考虑。
因为压力的改变可直接导致液体沸点的改变,亦即改变液体的蒸馏温度。
在处理难以挥发的物料(在常压下沸点150°C以上)时应采用真空蒸馏。
这样可以降低蒸馏温度,防止物料在高温下变质、分解、聚合和局部过热。
处理中等挥发性物料时(在常压下沸点为100°C左右),采用常压蒸馏较为适宜,如采用真空蒸馏反而会增加冷却的困难。
常压下沸点低于30~C的物料则应采用高压蒸馏,但应注意系统密闭。
低沸点的溶剂也可以采用常压蒸馏,但应设一套冷却系统。
在常压蒸馏中应注意易燃液体的蒸馏热源不能采用明火,而采用水蒸气或过热水蒸气加热较安全。
蒸馏腐蚀性液体,应防止塔壁、塔盘腐蚀,造成易燃液
体或蒸气逸出,遇明火或灼热的炉壁而产生燃烧。
蒸馏自燃点很低的液体,应注意蒸馏系统的密闭,防止因高温泄漏遇空气自燃。
对于高温的蒸馏系统,应防止冷却水突然漏人塔内,这将会使水迅速汽化,塔内压力突然增高而将物料冲出或发生爆炸。
启动前应将塔内和蒸汽管道内的冷凝水放空,然后使用。
在常压蒸馏过程中,还应注意防止管道、阀门被凝固点较高的物质凝结堵塞,导致塔内压力升高而引起爆炸。
在用直接火加热蒸馏高沸点物料时(如苯二甲酸酐),应防止产生自燃点很低的树脂油状物遇空气而自燃。
同时,应防止蒸干,使残渣焦化结垢,引起局部过热而着火爆炸。
油焦和残渣应经常清除。
冷凝系统的冷却水或冷冻盐水不能中断,否则未冷凝的易燃蒸气逸出使局部吸收系统温度增高,或窜出遇明火而引燃。
真空蒸馏(减压蒸馏)是一种比较安全的蒸馏方法。
对于
沸点较高、在高温下蒸馏时能引起分解、爆炸和聚合的物质,采用真空蒸馏较为合适。
如硝基甲苯在高温下分解爆炸、苯乙烯在高温下易聚合,类似这类物质的蒸馏必须采用真空蒸馏的方法以降低流体的沸点,借以降低蒸馏的温度,确保其安全。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
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