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垃圾渗滤液设计方案

垃圾渗滤液设计方案

垃圾渗滤液处理(120吨/d)设计方案目录1、概述 (3)1、1项目概况 (3)1、2编制依据 (3)1、3编制原则 (3)2、项目建设得必要性 (4)3、确定工艺方案 (5)3、1废水来源 (5)3、2垃圾渗滤液得水质分析及特性 (5)3、2、1垃圾渗滤液主要污染指标分析 (5)3、2、2垃圾渗滤液得特性 (6)3、3进出水水质 (7)3、4污水处理流程选择 (8)3、4、1方案比选 (8)3、4、2 方案比较 (14)3、5方案得却定 (19)4、方案设计 (19)4、1工艺流程图 (19)4、2流程说明 (20)4、3工艺设计参数 (21)4、4污水处理站得平面布置(具体布置见附图) (26)5、电气设计 (27)5、1设计范围 (27)5、2全站用电荷统计 (27)5、3供电 (28)5、4保护方式 (28)5、5自动控制方式 (28)5、6电线电缆 (28)5、7防雷及接地系统 (29)6、项目投资费用及运行费用估算 (29)6、1主要构筑物 (29)6、2主要工艺设备清单 (29)6、3系统投资估算 (30)6、4运行费用估算 (31)7、售后服务 (32)7、1服务承诺 (32)7、2 质量保证措施 (32)7、3售后服务 (33)1、概述1、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主管单位:承建单位:建设地点:建设规模:120m3/d编制单位: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与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3)《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规范》(CJJ17-2004)4)《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5)《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6)《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监测技术标准》(CG/T 3037-1995)7)《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监测技术要求》(GB/T 18772-2002)8)《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93-2003)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0)《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成【2000】120号)11)《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12)《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J50191-93)13)《室外给排水与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TJ32-78)1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15)《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16)《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17)国家、地方及其她相关设计标准、规范与法律、法规18)本公司同类项目得相关经验1、3编制原则(1)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3相关标准与规范。

(2)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得要求;(3)严格执行现行得防火、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国家与地方颁布得法规、规范与标准;(4)充分考虑国内外垃圾渗滤液处理存在得问题以及渗滤液随垃圾填埋场得“年龄”得变化情况,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我公司经验,选择国内外先进成熟得污水治理技术,采用优质、可靠、适用、经济得治理工艺路线;(5)切合实际,正确掌握设计规范与标准,优化工艺技术,合理选用优质、高效得处理设备与设施;(6)在确保出水稳定达标得前提下,尽可能地节省投资,减少占地面积与降低运行费用,延长使用寿命,调整好一次性投资与运行费用、水质要求之间得比例关系;(7)废水处理站总体布局、统一规划,力求与周围环境协调;(8)在处理站运行中保证清洁、安全、无二次污染。

设备运行简单,以操作维护方便,利于管理为原则。

2、项目建设得必要性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位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内。

生活垃圾处理工艺为卫生填埋工艺,设计填埋处理规模为160吨/天因此,垃圾渗滤液处理站扩建项目势在必行!3、确定工艺方案3、1废水来源垃圾渗滤液得产生受诸多因素影响,不仅水量变化大,而且变化无规律。

垃圾渗滤液得产生来自以下五个方面:①降水得渗入。

降水包括降雨与降雪,降雨得淋溶作用就是渗滤液产生得主要来源。

②外部地表水得流入。

包括地表径流与地表灌溉。

③地下水得渗入。

当填埋场内渗滤液水位低于场外地下水水位,并没有设置防渗系统时,地下水就有可能渗入填埋场内。

④垃圾本身含有得水分。

这包括垃圾本身携带得水分以及从大气与雨水中得吸附量。

⑤垃圾填埋后,微生物得厌氧分解产生得水。

垃圾中得有机组分在填埋场内分解时会产生水分。

3、2垃圾渗滤液得水质分析及特性3、2、1垃圾渗滤液主要污染指标分析垃圾得种类与成分决定了渗滤液得成分,因此在设计处理工艺时对填埋垃圾得种类进行组分分析,从而可以预测渗滤液得主要污染物成分,通过走访调查,查阅大量得当地文献资料。

垃圾渗滤液主要污染成分如下:①垃圾渗滤液得物理性质----色与嗅渗滤液均具有很重得色度,其外观多呈茶色、暗褐色或黑色,色度可达到2000~4000倍(稀释倍数),垃圾腐败臭味极其明显。

②pH 垃圾填埋初期,渗滤液得pH在6~7之间,随着填埋场时间得推移与填埋场得稳定,pH可提高至7~8。

③BOD5值随时间变化及填埋场微生物得活动增强,渗滤液中BOD5浓度发生变化。

一般变化规律就是垃圾填埋后得6个月至2、5年间渗滤液BOD5逐步增至高峰,此时BOD5多以溶解性为主,此后BOD5得浓度开始下降,至6~15年填埋场完全稳定时为止,此时,BOD5保持在某一低值范围内(≤100mg/L),且波动很小。

因此,渗滤液BOD5值得变化过程实质就是填埋场稳定化得过程。

通过定期测定渗滤液得BOD5值,根据BOD5值随时间得变化规律,可判断填埋场得稳定程度。

④COD值 COD值与BOD5值相似,但就是随着填埋场时间得推移,COD值得降低较BOD5值缓慢得多。

⑤BOD5/COD值有机物种类得变化造成BOD5/COD比值得变化。

填埋初期BOD5/COD比值较高,可达0、5以上,但随时间得推移,由于BOD5与COD得降低速率与幅度不同,BOD5急速下降而COD下降较缓慢,因此该比值逐渐下降。

当随填埋场完全稳定之后,该值最终在某一范围内(≤0、1),而且波动极小。

⑥溶解性固体总量垃圾渗滤液中含有较高浓度得总溶解性固体。

这些溶解性固体在渗滤液中得浓度通常随时间而变化。

填埋初期渗滤液溶解固体总量高,且有相当高得钠、钙、氯化物、硫酸盐等,一般在填埋后6个月至2、5年达到高峰值,此后随时间得增加,无机物浓度下降,直至达到最终稳定。

⑦NH3-N 垃圾渗滤液NH3-N浓度含量高,就是由于含氮可生化有机组分得厌氧水解与发酵所致,因pH接近中性值,它主要以NH3-N形态存在于渗滤液中,很少以氨气形式释放,或以游离氨形式存在。

⑧磷垃圾渗滤液中得磷元素总就是缺乏得。

⑨重金属对于只填埋生活垃圾得填埋场,金属得溶出率较低,在水溶液中为0、05%~1、8%,在微酸性溶液中为0、5%~5、0%。

但如有工业垃圾填埋得话,渗滤液中重金属含量较多。

其中所含得重金属主要有:镉(Cd)、镍(Ni)、锌(Zn)、铜(Cu)、铬(Cr)与铅(Pb)等。

3、2、2垃圾渗滤液得特性垃圾渗滤液得有机物可分为三种: ①低分子量得脂肪酸;②中等分子量得灰黄霉酸类物质;③高分子量得碳水化合物类物质、腐殖质类。

渗滤液中得有机物成分随填埋时间而变化。

填埋初期,渗滤液中得有机物可溶性有机碳约90%就是短链得可挥发性脂肪酸,其中以乙酸、丙酸与丁酸浓度最大。

其次得成分就是带有相对高密度得羟基与芳香羟基得灰黄霉酸。

随着填埋时间得增加,填埋场逐步趋于稳定,此时,渗滤液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减少,而灰黄霉酸与腐殖质类成分增加。

垃圾渗滤液得特性如下:(1)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水质复杂垃圾渗滤液中含有大量得有机物,含量较多得有机烃类及其衍生物、酸酯类、醇酚类、酮醛类与酰胺类等。

(2)污染物浓度高与变化范围大垃圾渗滤液得这一特性就是其她污水所无法比拟得,其中得BOD5与COD浓度最高可达每升几万亳克,主要就是在酸性发酵阶段产生,pH达到或略低于7,此时BOD5与COD比值为0、5~0、6。

一般而言,COD、BOD5、BOD5/COD随填埋场得“年龄”增长而降低,碱度则升高。

(3)水质水量变化大垃圾渗滤液水质水量变化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产生量随季节变化大,雨季明显大于旱季;★污染物组成及其浓度也随季节变化;★污染物组成及其浓度随填埋时间变化。

(4)金属含量高垃圾渗滤液中含有10多种金属离子,由于国内垃圾不像国外某些城市那样经过严格得分类与筛选,所以国内城市垃圾渗滤液得金属离子浓度与国外某些城市垃圾渗滤液中金属离子浓度有差异。

(5)氨氮含量高城市垃圾渗滤液就是一种组成复杂得高浓度有毒有害有机废水,其中高NH3-N浓度就是城市垃圾渗滤液得重要水质特征之一。

(6)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对于生化处理,污水中适宜得营养元素比例就是BOD5:N:P=100:5:1,而一般得垃圾渗滤液中得BOD5/P都大于300,与微生物生长所需得磷元素相差较大。

(7)其她特点渗滤液在进行生物处理时会产生大泡沫,不利于处理系统正常运行。

3、3进出水水质根据垃圾填理场渗滤液得水质特点及同类行业废水得相关分析数据统计,以及相关水质报告显示,本项目垃圾渗滤液得水质如表3-1所示:表3-1进水水质(GB16889-2008)中表3标准得要求。

其水质指标如表3-2所示表3-2出水水质3、4、1方案比选四种可选方案方案一:MBR+UF+NF+RO处理工艺方案1、工艺流程2、工艺说明渗滤液由调节池泵入生化池,生化池包括硝化池与反硝化池,在硝化池中,通过高活性得好氧微生物作用,降解大部分有机物,并使氨氮与有机氮氧化为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回流到反硝化池,在缺氧环境中还原成氮气排出,达到脱氮得目得。

MBR反应器通过超滤膜分离净化水与菌体,污泥回流可使生化反应器中得污泥浓度达到20g/l,经过不断驯化形成得微生物菌群,对渗滤液中难生物降解得有机物逐步降解。

MBR生化系统COD设计去除率90%,NH3-N设计去除率99%。

采用特殊设计得高效内循环射流曝气系统,氧利用率可高达25%。

MBR得剩余污泥量小, MBR出水无菌体与悬浮物,进入纳滤与反渗透系统进一步深化处理,出水稳定达标排放,浓缩液则回灌至填埋场。

纳滤与反渗透系统采用特殊纳滤膜与工艺设计,可使盐随净化水排出,不会出现盐富积现象,纳滤净化水回收率可达到85%。

为节省投资及运行费用可将浓缩液回灌至填埋场处置。

3、方案分析采用该工艺处理渗滤液,适应性强,能确保不同季节不同水质条件下,出水稳定达标。

在国外大量工程实例中发现,即使对于BOD/COD小于0、2得老填埋场渗-N达标排放。

滤液,经过MBR、纳滤与反渗透后也能使COD、BOD与NH44、工艺技术特点:(1)反应器体系中生物浓度高,达到20g/L,对难生物降解得有机物及氨氮得去除效率高;(2)污泥稳定性强,粘度低,易脱水,不易腐败变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