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标准体系 PPT

环境标准体系 PPT


二、环境标准体系
二、环境标准体系
分级: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两级。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跨行业综合 性排放标准(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大气 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等)和行业性排放标 准(如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造纸 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综合性排放 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即: 有行业性排放标准的执行行业性排放标准, 没有行业性排放标准的执行综合性排放标 准。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二〇〇〇年一月六日
③ 内容:指标准体系中有三项指标。
通过排气筒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 放浓度。
通过排气筒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按排气筒 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以无组织方式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规定无 组织排放的监控点及相应的监控浓度限值。
Q Q1 Q2
H
第二阶段(1973至今): 环保工作由宣传、 教育、普及到法治的阶段;是由零星颁布 到自觉朝着逐渐建立一套我国完整的环保 标准体系的发展阶段。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a.
关于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修改单的通知
环发[2000]1 号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单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国家环境基础标准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我国环境标准标号的含义
GB-国家强制标准 HJ/T 国家环保总局推荐标准 HJ/Z国家环保总局指导性技术文件 GHZB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GWPB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GWKB —国家污染物控制标准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二、环境标准体系
效力:国家标准按性质可分为强制性环境标准和 推荐性环境标准。
(一).强制性环境标准 强制性的环境标准应视同为技术法规,具有
法律强制效力,必须执行。如GB 5085.7-2007《危 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 (二).推荐性环境标准
强制性标准以外的环境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 推荐性的环境标准作为国家环境经济政策的指导, 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企业按照相关标准实施。推荐 性环境标准被强制性标准引用,也必须强制执行。 如GB/T 18834-2002 《土壤质量 词汇》。
国家环境 标准体系
国家环境 保护标准
地方环境 保护标准 国家环境保 护行业标准
国家环境标准分为强制性、推荐性 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属强制标准
推荐性标准被强制性标准引用,也必须强 制执行
地方标准优于国家标准
综合性标准与行业标准不交叉执行,有行 业标准的优先执行行标
一、环保标准发展概况
第一阶段(1949~1973):环保标准零星的 颁布阶段。(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
用水。
Ⅳ类
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按照污水排放去向,分年限规定了69种水 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部分行业最高 允许排放浓度。
按照国家综合排放标准与国家行业排放标
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有行业标准的执行 各自行业的排放标准,其他水污染物排放
1 2
H12
H22
x a(Q Q1) / Q aQ2 / Q
Q1
等效排气筒有关 参数计算
Q2 Q
H
H2
H1
xa
I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II 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
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III 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泅游
一、取消氮氧化物(NOX)指标。 二、二氧化氮(NO2)的二级标准的年平均浓度限值由
0.04mg/m3 改为 0.08mg/m3;日平均浓度限值由 0.08mg/m3 改为 0.12mg/m3;小时平均浓度限值由 0.12mg/m3 改为 0.24mg/m3。 三、臭氧(O3)的一级标准的小时平均浓度限值由 0.12mg/m3 改为 0.16mg/m3;二级标准的小时平均浓度限值由 0.16mg/m3 改为 0.20mg/m3。
省级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
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报国家环境保护部备案;对于污染物排放 标准,省级政府可以对国家排放标准未作 规定的项目,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 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地方排放标 准。向已有地方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 优先执行地方环境标准。
二、环境标准体系
环境标准体系,是根据环境监督管理的需要, 将各种不同的环境标准,依其性质、功能及 相互间的内在联系,有机组织、合理构成的 系统整体。环境标准体系内的各类标准,从 其内在联系出发,相互支持,相互匹配,发 挥体系整体的综合作用,作为环境监督管理 的依据和有效手段,为控制污染、改善环境 质量服务。
均执行本标准。 如:《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IV 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V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Ⅰ类
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
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
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
环境标准体系
第一节 环境标准体系简介 第二节 制定环境标准的原则 第三节 我国环境标准体系 第四节 环境标准的法律意义
第一节 环境标准体系简介
一、标准和环境标准的概念
我国国家标准GB3935.1-83《标准化基本术语•第 一部分》中,将标准定义为:“标准是对重复 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 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 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 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环境标准是由 政府 (环保管理部门) 所制定的强制性的环境保 护技术法规。它是环境保护立法的一部分,是 环境保护政策的决策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