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学阅读参考书目
一、相关书籍
1.(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4.(英)约翰·洛克著,徐诚.杨汉麟译,《教育漫话》[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5.(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杜祖贻著,《杜威论教育与民主主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8.(意大利)亚米契斯著,夏丏尊译,《爱的教育》[M].北京:开明书店出版,1996。
9.(苏)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和教师的谈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10.(美)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11.坎贝尔等著,王成全译,《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12.联合国教科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
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4.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1。
15.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16.孟繁华主编,《赏识你的学生》[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
17.朱永新主编,《教育的奇迹》[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18.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2002。
19.(德)福禄倍尔著,孙祖复译,《人的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0.(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著,郭洋生译,《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2.(苏)巴班斯基著,吴文侃译,《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3.[美]杜威著,王承绪译著.《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
24.[意]蒙台梭利著.单中惠译,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5.卞敏撰.《哲学与道德智慧》[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4
26.曹兴著:《超越神话:古希腊人的神学智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
27.冯建军著.《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1
28.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9.刘济良著.《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5
30.苗力田,李毓章主编,《西方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31.孙正聿,《属人的世界》[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1
32.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M].北京: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4
33.(美)威廉·V·斯潘诺斯.《教育的终结》,
34.(美)奥兹门等著,石中英,邓敏娜等译:《教育的哲学基础》[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35.孙正聿.《哲学通论》(修订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6.(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37.(德)费迪南·费尔曼著,李健鸣译.《生命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8.张曙光.《生存哲学:走向本真的存在》[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39.张志伟,欧阳谦.《西方哲学智慧》[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0.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41.郝文武.《教育哲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42.刘次林.《幸福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3.(法)G.利波维茨基,(加)C.夏尔.《超级现代时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4.(美)J.塞尔.《自由与神经生物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45.(法)A.雷诺,(美)G.拉莫尔.《有关伦理的讨论——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6.(法)M.戈谢,L.费里.《宗教后的宗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7.(法)T.托多洛夫,R.勒格罗,(比)B.福克鲁尔.《“个体”在艺术中的诞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8.(德)哈贝马斯.《话语伦理与真理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二、专业书籍
1.王承绪,朱勃,顾明远.《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吴文侃主编.《比较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顾明远,薛理银.《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冯增俊,《比较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5.项贤明,《比较教育的文化逻辑》[M].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
6.冯增俊,《当代国际教育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美)康德尔著,王承绪译.《教育的新时代: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8.(英)埃德蒙·金著,王承绪译.《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9.(美)菲利普·库姆斯著,王承绪译.《世界教育危机》[M].北京:人民教
育出版社,2001。
10.(西班牙)何塞·加里多著,王承绪译.《比较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1.菲利普·G,阿特巴赫著,王承绪译.《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2.马克·贝磊编.《比较教育学——传统.挑战和新范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3.李现平.《比较教育身份危机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4.(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5.保尔·朗格朗著,周南照.陈树清译,《终身教育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85。
16.[美]卡罗尔·吉利根著,肖巍译.《不同的声音》[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7.(法)阿尔贝·雅卡尔等著,张伦译,《没有权威和惩罚的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8.杜小真.《远去与归来——希腊与中国的对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9.(英)乔伊·帕尔默编,任钟印等译.《教育究竟是什么—100位思想家论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0.国家教育发展中心编译.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1~7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1.赵中建.顾建民选编.比较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国外比较教育文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2.吕达.周满生主编.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3.陈时见,徐辉主编.比较教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4.薛理银著.当代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5.施瑞尔(德).比较教育中的话语形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6.贝磊鲍勃(英)等,比较教育研究路径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7.罗伯特·阿诺夫(美)等.比较教育学: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关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8.王承绪主编.比较教育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9.祝怀新.霍姆斯比较教育思想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30.王长纯:和而不同:比较教育跨文化对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