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燃气的燃烧与应用 第01章 燃气的燃烧计算
燃气的燃烧与应用 第01章 燃气的燃烧计算
22
第四节 完全燃烧产物的计算
(一)按燃气组分计算 1.理论烟气量(当α=1)
⎧VRO 2 = VCO 2 + VSO 2 = 0.01(CO 2 + CO + ∑ m C m H n + H 2S ) ⎪ n ⎪ 0 ⎡ ⎤ ( ) ⎨VH 2O = 0.01⎢H 2 + H 2S + ∑ C m H n + 120 d g + V0 d a ⎥ 2 ⎣ ⎦ ⎪ ⎪V 0 = 0.79V + 0.01N 0 2 ⎩ N2
第四节 完全燃烧产物的计算
【解】(一)高热值和低热值
H h = H h1 r1 + H h2 r2 + …… + H hn rn = 12753 × 0.56 + 12644 × 0.06 + 39842 × 0.22 + 70351 × 0.02 = 18074kJ / Nm 3 H l = H l1 r1 + H l 2 r2 + …… + H ln rn = 10794 × 0.56 + 12644 × 0.06 + 35906 × 0.22 + 64397 × 0.02 = 15989kJ / Nm 3
n⎞ n ⎛ Cm H n + ⎜ m + ⎟O 2 = mCO 2 + H 2O + ΔH 4⎠ 2 ⎝
H 2S + 1.5O 2 = SO 2 + H 2O + ΔH
6
第一节 燃气的热值
二、燃气热值的确定 热值:1Nm3燃气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 量称为该燃气的热值(kJ/Nm3或kJ/kg)。 可根据燃烧反应热效应计算。 高热值:1Nm3燃气完全燃烧后其烟气 被冷却至燃气的初始温度,烟气中的水蒸气 以凝结水排出时所放出的热量。 低热值:1Nm3燃气完全燃烧后其烟气 被冷却至燃气的初始温度,烟气中的水蒸气 仍为蒸汽状态时所放出的热量。
5
第一节 燃气的热值
• 燃烧反应计量方程式:表示单一可燃气体燃 烧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情况以及体积和质量 的比例关系。 • 常见燃气组分燃烧反应计量方程式: CH 4 + 2O 2 = CO 2 + 2H 2O + ΔH
H 2 + 0.5O 2 = H 2O + ΔH CO + 0.5O 2 = CO 2 + ΔH
18
第三节 燃气燃烧温度
• 理论燃烧温度:燃气在理想情况(不对外 散失热量)下燃烧,烟气所能达到的最高 温度。 • 实际燃烧温度:燃气燃烧时烟气的实际温 度。 • 燃烧温度与燃气种类、热值、燃烧物产量 、燃气和空气温度及过剩空气系数等因素 有关。
19
第三节 燃气燃烧温度
燃烧温度的影响因素: • 热值的影响:一般来说,燃烧温度随燃气 低热值的增大而增大; • 过剩空气系数的影响:燃烧区的过剩空气 系数小,使燃烧不完全,降低燃烧温度; 过剩空气系数大,燃烧产物多,燃烧温度 也降低; • 温度的影响:预热空气或燃气可使燃烧温 度提高。
V f = V + (α − 1)V0
0 f
25
第四节 完全燃烧产物的计算
二、烟气密度 • 标准状态下:
ρ =
0 f
0 f
dr ρg + 1.293αV0 + (d g + αV0 d a )
Vf
3
ρ — —标准状态下烟气的密 度,kg / Nm ;
dr ρg — —干燃气的密度, kg / Nm 3干燃气。
11
第一节 燃气的热值
• 干燃气低热值与湿燃气低热值的换算:
0.833 H =H 0.833 + d g
w l dr l
式中 H — —湿燃气的低热值, kJ / Nm 湿燃气;
d g — —燃气的含湿量, kg / Nm 3干燃气。
w l
3
12
思考题
(1)什么是燃气的燃烧?燃烧必须具备的条 件有哪些? (2)什么是燃气的热值? (3)燃气的高热值和低热值的区别是什么? (4)多组分燃气的热值如何进行计算?
17
第二节 燃烧所需空气量
二、实际空气需要量 • 过剩空气系数α:实际供给的空气量V与理 论空气需要量V0的比。
α = V V0 或 V = αV0
• 通常α>1。取决于燃烧方法和运行工况。 • 工业燃气设备α=1.05‾1.20;民用燃具 α=1.30‾1.80。 • 一般情况下要在保证完全燃烧的前提下, 过剩空气系数越小越理想。
理论烟气量: V = VRO2 + V
0 f
0 H 2O
+V
0 N2
23
第四节 完全燃烧产物的计算
2.实际烟气量(当α>1)
⎧VRO 2 = VCO 2 + VSO 2 = 0.01(CO 2 + CO + ∑ m C m H n + H 2S ) ⎪ n ⎡ ⎤ ⎪V ( ) = + + + + 0 . 01 H H S C H 120 d α V d ∑ 2 2 0 a ⎥ m n g ⎪ H 2O ⎢ 2 ⎦ ⎣ ⎨ ⎪V = 0.79αV + 0.01N 0 2 ⎪ N2 ⎪VO = 0.21(α − 1)V0 ⎩ 2
20
思考题
(1)什么是燃气燃烧的理论空气需要量? (2)什么是过剩空气系数? (3)如何计算理论空气需要量和实际空气需 要量? (4)理论燃烧温度和实际燃烧温度分别如何 定义的? (5)影响燃烧温度的因素有哪些?
21
第四节 完全燃烧产物的计算
• 燃烧产物——烟气。 • 理论烟气量:供给理论空气量时,燃气完 全燃烧后产生的烟气量。(CO2,SO2,N2 和H2O) • 实际烟气量:当有过剩空气存在时,燃气 燃烧后产生的烟气量。( CO2,SO2,N2 ,O2和H2O及未燃烧的可燃组分)
H =H
w l dr l
0.833 0.833 = 15989 = 15753kJ / Nm 3 0.833 + d g 0.833 + 0.0125
28
第四节 完全燃烧产物的计算
(二)理论空气需要量 1.按组分计算
⎤ 1 ⎡ n⎞ ⎛ V0 = 0.5H 2 + 0.5CO + ∑ ⎜ m + ⎟Cm H n + 1.5H 2S − O 2 ⎥ ⎢ 21 ⎣ 4⎠ ⎝ ⎦ ⎤ 1 ⎡ 6⎞ ⎛ 4⎞ ⎛ 0.5 × 56 + 0.5 × 6 + ⎜ 1 + ⎟ × 22 + ⎜ 2 + ⎟ × 2 − 1⎥ = ⎢ 21 ⎣ 4⎠ ⎝ 4⎠ ⎝ ⎦ = 3.86Nm 3 / Nm 3
第一章 燃气的燃烧计算
本章要点
燃气燃烧计算为工业炉、锅炉及燃气 用具的热平衡计算、传热计算、空气动力 计算和燃烧器的计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 (1)燃气的热值; (2)燃气燃烧的空气量; (3)燃气燃烧的温度; (4)燃气燃烧产生的烟气量。 •
2
燃烧学发展概述
• 火的使用:140~150万年前,是人类出现的标 志之一; • 神话:古希腊—普鲁米修斯;我国—燧人氏钻 木取火; • 18世纪前,“燃素”学说; • 18世纪中叶,“可燃物氧化”学说 ; • 19世纪,“燃烧静力学” ,把热力学特点当成燃 烧现象的唯一特点; • 20世纪初,“燃烧反应动力学”,链反应。 • 20世纪50年代后期,“反应流体力学”; • 20世纪70年代初,“计算燃烧学”。
3
燃气具发展概述
1792年,默多克(苏格兰),用煤气照明; 1805年,城市照明用煤气街灯; 1833年,工业用鼓风燃烧器研制成功; 1855年,本生灯,局部预混燃烧方式; 1855年,照明用白炽灯; 1851年,长明小火燃烧器; 1865年前后,居民用煤气灶; 1868年,燃气热水器; 1881年,华白燃烧器。
26
第四节 完全燃烧产物的计算
三、燃气燃烧计算举例 【例1-1】已知炼焦煤气的容积成分为
H2 56% CO 6% CH4 22% C2H6 2% CO2 3% N2 10% O2 1%
dg=12.5g/Nm3干燃气, tg=ta=20 ℃, da=10g/Nm3干空气。 求(1)高热值及低热值; (2)燃烧所需理论空气量; (3)完全燃烧时的 烟气量( α=1.0和α=1.2) 。 27
4
第一节 燃气的热值
一、燃烧及燃烧反应计量方程式
燃烧:气体燃料中的可燃成份(H2、 CO、CmHn和H2S)在一定条件下与氧发生激 烈的氧化作用,并产生大量光和热的物理化学 反应过程。 燃烧所具备的条件: ¾ 可燃成分和氧按一定比例成分子状混合; ¾ 具备破坏旧分子和生成新分子所需的能量; ¾ 具备完成燃烧反应的时间。
(一)单一可燃气体理论空气需要量 (1)氢燃烧反应的理论空气需要量:
H 2 + 0.5O 2 + 0.5 × 3.76N 2 = H 2O + 0.5 × 3.76N 2
所需空气量为:0.5+0.5×3.76=2.38Nm3 (2)碳氢化合物的理论空气需要量:
n⎞ n⎞ n⎞ n ⎛ ⎛ ⎛ Cm H n + ⎜ m + ⎟O 2 + 3.76⎜ m + ⎟N 2 = mCO 2 + 3.76⎜ m + ⎟N 2 + H 2 O 4⎠ 4⎠ 4⎠ 2 ⎝ ⎝ ⎝
• 混合气体热值的确定 按照混合法则:
H = H 1 r1 + H 2 r 2 + … … + H n rn
式中 H——燃气(混合气)的热值,kJ/ Nm3 ; H1,H2,Hn——燃气各可燃组分的热值,kJ/ Nm3 ; r1,r2,rn——燃气各可燃组分的体积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