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温馨的港湾》第1单元让爱驻我家第一课相亲相爱一家人一、家,温馨的港湾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体会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辛劳,培养学生关心父母、孝敬父母和长辈的积极情感。
2.能力:培养学生与父母之间理解与沟通的能力。
3.知识:使学生知道父母给与了自己生命,父母抚养教育自己成人,懂得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
教学内容分析本项目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生活的温暖,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教育学生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本项目内容包括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我有一个温馨的家”,引导学生通过回顾自己的家庭生活,感受家庭的温暖,认识家庭在个人生活、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这一层次主要在于让学生感受到家庭中的亲情和关爱,以情感渲染为主。
第二个层次“不忘父母养育恩”,在第一层次情感铺垫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父母为养育自己付出的辛劳,教育学生热爱父母,孝敬父母。
这是本项目的核心内容,引导学生从家庭生活中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激发学生孝敬父母的积极情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的行为习惯,真正把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转变为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在当今社会,独生子已是众多家庭的选择,他们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很少去考虑家长的难处,觉得家长对待自己的那一套是天经地义的,很少有机会为生活中的亲情而感动。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身上有着不少的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家人和别人的感受已是他们身上的一大特点。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情境和活动中去感受和体会家庭的亲情和温馨,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从而学会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课堂按照“感性——理性——感性”的认知规律,联系社会热点人物,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坚持“触情生情”、“以情促情”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煽情”作用,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强调学生的自主感悟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真正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培养感恩父母的情感,从而内化学生的体验,升华学生的思想,让学生真正把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转变为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学会感恩。
教学设计按照“情景赏析、自主感悟——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走进生活、学以致用——学后反思、提高升华”四环节,通过“我说我家——我爱我家”以及“父母爱我——我爱父母”的顺序,环环相扣,努力完成“激情——明理——导行”三步曲。
教学方法与策略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手段,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实现“知、情、意、行”的转变。
1.案例教学。
对于父母的养育恩和怎样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的内容,采用大量典型案例,让学生在案例中思考感悟。
2.情境教学。
通过照片展示、DV片段、背景歌曲、配乐朗诵等形式,营造情境和氛围,让学生体会家庭的温馨和父母的爱。
教学流程课前播放背景音乐张惠妹的《家路》(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音乐情境,营造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上课状态。
)环节一:情境赏析,自主感悟教师:同学们好!轻松愉快的暑假生活不知不觉中结束了,我们又从家庭生活步入学校生活,由于经历过一年的学校寄宿生活,我们在暑假里也许对家有了更多的感悟和体会。
课件1展示:动画《FAMILY》思考:FAMILY的汉语是什么?谈谈你对家的看法。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播放动画《FAMILY》,让学生在动画中感悟家的内涵,引发学生的思考。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自然导入:是啊,家里有爱我们的爸爸和妈妈,家里充满了快乐和幸福,家是温馨的港湾。
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和感受家的温馨。
课件2展示:课题第一单元让爱驻我家第11课相亲相爱一家人一、家,温馨的港湾环节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活动一:我说我家教师:我们都有一个家,我先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我的家。
我的老家在农村,虽然还是瓦房,虽然还很老旧,虽然我们兄弟三人在城市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但那老家依然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是我们永远的牵挂,因为那里有我们的爸爸妈妈,所以永远是我们的家。
我们虽然工作在外,但总是常回家看看,照片是今年春节照的,12口人的大家庭充满了欢笑和温馨。
相信大家也都有关于家庭温馨的故事?请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课件3展示:我说我家说出最能体现自己家庭温馨的一件事,与同学们共享你的家庭幸福生活。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展示自己的家庭生活照片,充满深情地介绍自己的家,抛砖引玉,激发学生对家的回忆和感悟。
)学生通过介绍自己的家庭生活,说出自己对家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是啊,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都体现了浓浓的爱意。
(教师有感情地说)家,对我们而言,是落叶所能回归的根,是孤雁所能向往的巢,是江河所能拥抱的海,是航船所能依靠的岸。
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
课件4展示:温馨提示第11课相亲相爱一家人一、家,温馨的港湾1.我有一个温馨的家教师:是谁给予了我们生命,是谁陪伴我们成长,是谁对我们最了解,是谁对我们最关心?这两则视频也许会给我们答案。
活动二:我爱我家课件5展示:父母爱我2013年开学第一课:邓亚波是一位加油站女工,作为单亲妈妈,她为了给自闭症儿子开发智力,11年里坚持看视频自学弹钢琴、再手把手教给儿子,当初连话都不会说的小威如今除了能弹奏多首中外名曲外,还能进行基本的聊天、为大家唱歌。
公益广告:《爸爸把饺子放口袋留给儿子》:一个失智老人慢慢失去了记忆,甚至连自己的儿子也不认识,但身为父亲的他却没有忘记在餐厅打包一份儿子爱吃的饺子。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2013年开学第一课”和“公益广告《打包篇》”,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父母的爱。
)教师:“母爱似海,父爱如山”,视频中的妈妈和爸爸的行为让我们为之感动。
也许我们的父母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没有象视频中这样典型,但是,他们都有一颗“可怜天下父母心”,让我们闭上双眼,默默地去回忆生活的点点滴滴,体现父母对我们的爱。
让我们共同分享父母给予我们的爱,进行真情的告白。
看哪位同学感受到的父母的爱最多、最真挚、最感人。
课件6展示:真情告白真情告白:“父母的爱,你感受到了吗?”请同学们互相交流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做的一件令我感动的事!父母对我们的爱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说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做的一件令自己感动的事,让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
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真情告白,让更多的同学进行发言。
)学生进行真情告白,说父母令自己感到的事。
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说这件事为什么让自己感动,自己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不断激发学生内心的感受,并安慰好学生的情绪。
教师:“几多关爱几多情”,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是永远都诉说不完的。
请同学来总结一下父母对我们的爱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结合真情告白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及时进行评价和展示。
课件7展示:温馨提示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最伟大、最无私、最真挚的爱;父母赋予我们生命;父母哺育我们成长;父母教我们如何做人。
教师: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最伟大、最无私、最真挚的爱,父母不仅赋予了我们生命,含辛茹苦哺育我们成长,而且还教我们如何做人。
唐代诗人孟郊在《游子吟》中写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课件8展示:游子吟谈谈自己对《游子吟》这首诗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游子吟这首诗,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领会我们自古就非常注重孝道,从而体会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师总结归纳:孝敬父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是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的要求。
2013年7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
“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也是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个被追问了千年的话题,他们做出了回答。
课件9展示:我爱父母感动中国人物视频:陈斌强“绑”着妈妈去上班。
中国新闻网2013年5月19日以《90后女孩与父相守12年因父病重放弃高考》为题,报道了本应留在教室为即将到来的高考做最后冲刺的王雨潇,却因父亲病重而选择守候在父亲病床前放弃高考这一新闻。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陈斌强“绑”着妈妈去上班,以及同龄人王雨潇与父相守12年,因父病重放弃高考的事迹,给学生情感的震撼,为学生孝敬父母树立榜样。
)教师:在生活中有许多向陈斌强、王雨潇这样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迹,但是也有这样一些观点。
这是我无意中听到几个同学在谈论自己的父母。
课件10展示:生活聚焦前段时间,我听到几位同学在聊自己的父母。
有的说:“父母只要管好我的吃饭、穿衣就行,其他的不准他们管”;有的说:“我的衣服都是妈妈洗,反正她下岗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有的说: “我必须用名牌东西,不是名牌,家长买了也不用”;有的说:“别提我妈了,家庭主妇一个,什么都不懂”……自己是怎样看待他们的观点的?你认为孝敬父母应该怎么做?(设计意图: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对同学的言行进行辨析,提高学生的认识,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孝敬父母。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归纳展示。
课件11展示:温馨提示环节三:走进生活,学以致用教师: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让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孝敬父母。
课件12展示:生活剧场(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把孝敬父母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教师:希望同学们都能挑战自我。
同学们可以下位选择自己的最佳拍档,呆会儿看哪一小组演绎得最精彩?五分钟准备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剧情和行动,并进行展示。
老师播放音乐《烛光里的妈妈》,并参与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组织和点拨。
教师:哪一个小组表演A剧?掌声有请!(学生小品表演,老师及时评价)A剧:“好菜先尽爹娘用”。
难得有这份孝心。
龙虾甜,做父母的心更甜啊!B剧:这位演儿子的同学请留步,老师想现场采访一下:为什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节来表演呢?(学生回答)谢谢!看来,我们班的同学真是“孝星灿烂”啊,没有这份孝心,是表演不出这种真情实感出来的!通过刚才同学们精彩的情境表演,我们懂得了: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光有孝心还不够,还必须有孝行!环节四:学后反思,提高升华教师: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同学的表现让我很感动,我从同学们身上学到了很多。
相信同学们也有很多的感触。
让我们一起进行反思:课件13展示:学后反思(设计意图:通过学会反思,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从而自我建构和内化,达到情感的提升和升华。
)教师寄语同学们,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们一天天在长大,而我们的父母在一天天衰老,与其决心做一个明天的孝子,不如从今天开始,从小事做起,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孝敬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