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族精神代代传》主题班会

《民族精神代代传》主题班会

民族精神代代传


六、二班主题班队会
民族精神永相传
——爱国精神篇
1952年10月,为打击 美国和南朝鲜军队,中国 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 第87团战士邱少云参加潜 伏部队,并担任爆破任务。 12日上午,敌机进行低空 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 迸的燃烧液燃遍他全身。 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 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 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 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 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 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 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 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因叛徒告密 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 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 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 给继母后,被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 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眼见匪军连铡 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 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 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当时,她尚未满 15周岁。
2018/1/1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光 荣 的 少 先 队
星星火炬 代代相传!
谢谢大家!
民族精神永相传 之
尊老爱幼,就是要像孟子所 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 幼,以及人之幼。"也就是说要推 己及人,尊老爱幼。尊老爱幼, 既是家庭美德,也是社会公德。 中国农村有着尊老爱幼的光荣传 统,新时期的农民应该把这一传 统美德传承下来,发扬光大。
黄香,东汉人,少年时 就善于写文章,当时的人称 颂他:“天下无双,江夏黄 香。”但黄香最难能可贵的, 还是他很小就知道孝敬父亲。
使扇热睡才被香夜注的悲亲 劲,,觉回窝就,到思伤去 扇对黄。到里先天父念,世黄 着着香夏自,钻气亲和就了香 。父就天己躺到寒身爱把。 9 亲手夜的一父冷上全对他岁 枕执里床会亲。。部母十时 席蒲很上儿的黄冬倾亲分母
黄香长大后,朝廷觉得他是个人才,让他 担任魏郡太守。有一年,魏郡遭受特大水灾, 百姓苦不堪言。黄香拿出自己的钱财赈济灾民, 百姓没有不感动的。
祭祖陋习
攀比,别墅、奔驰、小蜜等也成为祭品,消 耗大量物力财力,甚至把祭品社会不文明现 象带入了中国传统节日。
祭祖陋习
在墓地燃香放炮,焚烧纸钱,浪费资源,污染环境, 破坏市容。同时顶礼膜拜还助长了封建迷信。
祭祖陋习
清明成为法 定节日,三天连休, 短时间内势必会出 现人头攒动、车流 高度聚集的状况, 对公共设施场所、 交通、人群疏导等 方面构成巨大压力, 带来交通安全隐患。
摒弃陋习 文明祭扫
1、树立厚养薄葬的新观念,提倡老人在世时多孝敬, 从俭办丧事、搞祭祀,弘扬光大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不起坟冢,不立碑碣,不留标志,提倡骨灰撒散, 种植纪念树; 3、不焚烧祭品。 4、鼓励新的祭奠方式,提倡网上祭奠,为亲人点一 支 红烛,献一束鲜花,放一首歌曲。新型绿色、安全环 保,都不失为很好的祭扫方式。 „„
• 韩国:扫墓不烧纸钱 韩国人扫墓,主要是在墓前摆上酒、水果、蒸糕等, 然后行礼祭拜,从来没有点火烧纸给阴间送钱的概念 。 • 日本:怀念不只在清明 除了在御盆节时请灵送灵以外,平时去寺庙悼念祖先 的日本人也不少。 • 新加坡:祭祖传统不敢丢 东南亚地区华人拥有独特的宗乡会馆文化,它的形成 与华人的清明节祭祖传统密切相关,可以说南来华人都是 这么凝聚起来的 。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 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及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 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 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 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 掉酒食回家。
祭祖陋习
在迎来扫墓高峰的同时, 森林火灾高峰也同时来到。
清明前后上坟烧纸引发的火警 火灾占三成以上。为预防森
林火灾,政府投入大量人 力、财力、精力。但由于 一些陋习根深蒂固,群众 上坟还是以烧锡箔、放鞭 炮为主,并且心存侥幸, 大风天竟然还用火清理坟 墓四周杂草,从而不可避 免地引发了一起又一起火 灾。 破坏生态环境,危害 他人生命安全。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 的历史。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 俗中最重视的节日之一就是清明节。按公历说,约在四月 五日前后,按农历,则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为 二十四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收成,清明时在春 分后十五天,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 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所以,“清明”本为节气名。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 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的农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