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工程”大学介绍“985工程”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是以国家和行业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学科前沿,加大学科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学科交叉,大力提高建设学科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的能力。
985工程简介1998年5月4日,原国家主席在庆祝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由此,中国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
1998年5月4日,大学百年校庆时,教育部领导在庆典上建议,今后连续3年,政府每年拿出中央财政收入的1%,作为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资金。
建议得到了原则上的肯定,这是“985工程”的名称由来。
以当年财政收入测算,“985工程”总投入将在300亿以上。
最初,只有北大和清华被确认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两校各自获得教育部18亿的拨款额度,分3年以每年3、6、9 亿的进度执行。
2000年,中国高校合并重组结束后,全国十几所大学都把奋斗目标定为“世界一流大学”。
985工程二期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华东师X大学985工程重点共建协议对各大学的定位定位与拨款1. 目标定位:“世界一流大学”大学18亿(教育部拨款)清华大学18亿(教育部拨款)2. 目标定位:“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XX大学14亿(7亿+7亿)(教育部拨款+省拨款)XX大学12亿(6亿+6亿)(教育部拨款+省拨款)复旦大学12亿(6亿+6亿)(教育部拨款+市拨款)XX交通大学12亿(6亿+6亿)(教育部拨款+市拨款)XX工业大学10亿(3亿+3亿+4亿)(教育部拨款+国防科工委拨款+省拨款)中国科技大学9亿(3亿+3亿+3亿)(教育部拨款+中科院拨款+省拨款)XX交通大学9亿(6亿+3亿)(教育部拨款+省拨款)理工大学10亿(3亿+3亿+4亿)(教育部拨款+国防科工委拨款+市拨款)师X大学12亿(6亿+6亿)(教育部拨款+市拨款)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知名的世界一流大学”(未签约、经费未公布)航空航天大学9亿(3亿+3亿+3亿)(教育部拨款+国防科工委拨款+市拨款)西北工业大学9亿(3亿+3亿+3亿)(教育部拨款+国防科工委拨款+XX省、XX市以土地等形式)XX大学8亿(4亿+4亿)(教育部拨款+省拨款)XX大学12亿(4亿+8亿)(教育部拨款+省拨款)XX大学7.2亿(4亿+3.2亿)(教育部拨款+省拨款)南开大学、XX大学两校共14亿(教育部拨款+市拨款)XX大学7亿(4亿+3亿)(教育部拨款+省拨款)XX大学12亿(3亿+9亿)(教育部拨款+省拨款)东南大学6亿(3亿+3亿)(教育部拨款+省拨款)华中科技大学6亿(3亿+3亿)(教育部拨款+XX省、XX市以资金、项目等形式)XX大学6亿(3亿+1.5亿+1.5亿)(教育部拨款+XX省拨款+XX市拨款)同济大学6亿(3亿+3亿)(教育部拨款+市拨款)XX大学5.4亿(3亿+2.4亿)(教育部拨款+市拨款)XX大学4.5亿(3亿+1.5亿+土地)(教育部拨款+省拨款)3 中央资助经费为2亿的大学:中南大学4亿(2亿+2亿)(教育部拨款+省拨款)XX大学4亿(2亿+2亿)(教育部拨款+省拨款)XX理工大学4亿(2亿+2亿)(教育部拨款+XX省、XX市拨款)华南理工大学4亿(2亿+2亿)(教育部拨款+省拨款)东北大学4亿(2亿+1亿+1亿)(教育部拨款+省拨款+XX市拨款)电子科技大学3.6亿(2亿+1.6亿)(教育部拨款+省拨款)中国海洋大学3亿(教育部、XX省、中国海洋局、XX市总拨款额)985工程高校进展世界顶级学术期刊《科学》发布的最新大学排行榜中,北大位列中国高校第1位,清华大学第2位,XX大学第3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4位,复旦大学第5位,,XX大学第6位,南开大学第7位,XX大学第8位,XX大学第9位,XX大学第10位。
2006年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Tha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 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中,大学位列世界第14位,位列亚洲高校第1位;清华大学位列世界第28位,中国内地高校第2位;复旦大学位列世界第116位,中国内地高校第3位。
2007年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Tha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 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中,大学位列世界第36位,中国内地高校第1位;清华大学位列世界第40位,中国内地高校第2位;复旦大学位列世界第85位,中国内地高校第3位。
2008年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Tha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 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中,大学位列世界第50位,中国内地高校第1位;清华大学位列世界第56位,中国内地高校第2位;复旦大学位列世界第113位,中国内地高校第3位。
2009年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Tha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 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中,清华大学位列世界第49位,中国内地高校第1位;大学位列世界第52位,中国内地高校第2位;复旦大学位列世界第103位,中国内地高校第3位。
2009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公布的世界大学排行榜,清华大学位列世界高校49位,中国内地高校第1位;大学位列世界第52位,中国内地高校第2位。
复旦大学位列世界第103位,中国内地高校第3位。
2009年世界著名大学排行Webometrics中,北大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1位,清华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2位,XX交大第3位,浙大第4,南大第5,复旦第6,山大第7。
2009年China Education Center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北大位列第1位、清华位列第2位、复旦位列第3位。
2010年China Education Center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北大位列第1位、清华位列第2位、复旦位列第3位。
中国大学校友会2009年发布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北大位列第1位、清华位列第2位、复旦位列第3位。
中国大学校友会2010年发布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北大位列第1位、清华位列第2位、复旦位列第3位。
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2009年发布的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北大位列第1位、清华位列第2位。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中心2009年发布的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北大位列第1位、清华位列第2位。
985工程相关法规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项目的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2004-06-02 教重〔2004〕1号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努力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决定,为确保2004-2007年“985工程”的顺利启动和实施,达到预期建设目标,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继续实施“985工程”的重要意义(一)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和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志。
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增强国际竞争力,就必须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也是振奋民族精神和提高民族凝聚力的需要。
党和政府高瞻远瞩,立足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做出了我国要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的英明决策,这对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跃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对于认识世界、探求真理、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对于我国培养和造就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构筑国家创新体系,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相互交流和借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把我国建成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985工程”一期建设成效显著,调整和优化了学校的学科结构和学科方向,快速集聚了一批优秀人才充实了师资队伍,提高了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质量,取得了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增强了所建高等学校的整体实力,带动了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为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积累了一定经验,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为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国外实践证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良好的基础和较长时间的建设与积累。
虽然经过多年建设,我国高等学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正在缩小,但是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懈努力。
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在高等学校管理和运行机制、科技创新能力、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要继续实施“985工程”,加大改革和投入力度,努力实现在我国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
二、总体建设思路“985工程”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建立高等学校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牢牢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资源,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发挥优势,坚持跨越式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路。
应着重贯彻以下原则:(一)坚持以国家目标为导向。
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和国家重大需求,增进国家核心竞争力,解决国家建设的重大问题,通过“985工程”的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重大贡献。
(二)坚持改革和创新。
深化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为“985工程”建设的各项任务提供体制和机制的保障。
(三)坚持重点建设与整体统筹相结合。
遵循科学发展观,要统筹和协调长远目标与近期任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平台构筑等关系,综合集成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进程。
三、建设目标在“985工程”二期(2004-2007)建设中,巩固一期建设成果,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进一步奠定坚实基础,使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国际一流学科水平,经过更长时间的努力,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
--通过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创新,积极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机制。
--造就和引进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团队。
--结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建设一批“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和“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促进一批世界一流学科的形成和推动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