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议语文教师的语言美

浅议语文教师的语言美

浅议语文教师的语言美
发表时间:2012-06-01T09:45:12.670Z 来源:《新华教育导刊》2012年第3期供稿作者:郭艳平[导读]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具有科学美,语文教学又是一门艺术,具有艺术美。

郭艳平(中阳县城南小山西中阳033400)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具有科学美,语文教学又是一门艺术,具有艺术美。

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表现科学美和艺术美的媒介就是语文教师的语言美。

只有语文教师做到语言美,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跃入高层,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那么,语文教师的语言怎样才能“美”呢?
1.纯正美
在我们的语文课上,教师一定要说一口纯正的普通话,做到音质纯正、字正腔圆,给学生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同时,使用普通话,能在课堂上减少许多废话,使课堂内容更集中,也更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耳醉其音”,方能“心醉其情”。

一口纯正的普通话首先会给学生产生一种美感,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也便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背影》(初中语文第一册)、《春》(初中语文第一册)等名篇时,因为没有教学挂图、磁带等辅导教具,而要使学生更为清晰地感受那个动人的场面及美景,普通话的运用则不可或缺。

并且普通话的运用已成为趋势。

因此语言的纯正美在语文课堂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线条美
教师的语言首先要流畅,不能出现间断现象上,否则会影响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感悟。

只有清晰的、流畅的语言,才能给学生以清晰自然的美感享受,如潺潺流水,将知识的琼浆欢快地流注学生的心中,浇灌学生的心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传情美
情感是教师语言的灵魂,情感是语言的动力。

“情动而辞发”。

没有情感的语言就像是干瘪的枯枝,永远也激发不了学生的共鸣。

3.1教师语言应该亲切。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和蔼、亲切的语言,会让学生觉得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位知识火种的传播者,而是好朋友的攀谈。

一句简单的“我们”就好像是一位友人娓娓而谈。

从而,从心灵上消除了隔膜,师生共同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

3.2教师语言应该生动。

凡是人们感兴趣的东西,就容易在头脑中扎根。

所谓的“情动而辞发”就是这个道理。

那怎么才是生动的语言?教师生动的语言就是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深奥的东西浅显化。

而要做到生动,就必须善于描绘,通过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让学生从生动的语言中感到其人、其声、其貌、其境。

就好像给学生插上一对轻松的翅膀,任其在学海中畅游。

而要做到语言生动,就必须利用下课、午休或放学的时间同学生攀谈,熟悉他们的生活,融入他们的生活,才能找到贴近他们的自身的生动的语言。

4.启迪美
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有所感悟,有所启迪。

因此,教师就应善于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正确引导,适时点拨,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去咀嚼、去遐想、去思考。

富有启迪美的语言会让学生产生探索的激情。

拥有持久的兴趣。

在愉悦中接受老师所要传播的知识,让学生在通过努力后尝到知识的甜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