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常见伪品1银柴胡与柴胡●中国药典规定,柴胡药材来源于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 B.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
●银柴胡为较常用中药。
其名始见于《本草纲目》“柴胡”项下,之后的古本草均列于柴胡项下,并未分条,直至清代一些本草中才由柴胡项下分出,作为单项叙述。
200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银柴胡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ma L.var.lanceolata Bge.的干燥根。
2柴胡Bupleurumchinense DC3柴胡-栽培品柴胡4柴胡-北柴胡●色较深,栽培品浅。
●断面纤维性强,层裂明显。
柴胡(北柴胡)切面观5柴胡-北柴胡●断面纤维性强。
层裂状。
●木纤维群明显,层状。
6柴胡-南柴胡(红柴胡)●细,质稍密。
●断面柴性弱,切面显轮状。
狭叶柴胡(南柴胡)7柴胡-南柴胡●南柴胡(狭叶柴胡)细,质稍密。
●断面柴性弱,切面显轮状。
●皮部与木部有“界限”。
●根皮紧贴,根头有横纹。
近新鲜的南柴胡8柴胡-“苗杆切片”9柴胡 柴胡地上茎杆部分。
10柴胡-大叶柴胡 伞形科植物大叶柴胡B. yinchowense 的根。
根茎密生环节,断面黄白色,中空。
环节多中空11柴胡-大叶柴胡 大叶柴胡饮片12常见伪品叶柴胡锥叶柴胡B.bicaule Helm.色黑,丛生纤维状的地上残基,头部多分枝,具明显的败油气。
13柴胡-锥叶柴胡14柴胡-小叶黑柴胡 根呈圆柱形,短小,略弯曲,根头稍膨大,残留数个茎基和绿色叶基,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皮松,质松脆,断面平坦。
15柴胡-“西藏柴胡”膜缘柴胡(竹叶柴胡)的变种?16见伪品还阳参弯茎还阳参(菊科)Crepis flexuosa (DC.) Benth. Et Hook. f.的根及根茎。
主要特点:主根下部无分枝,断面不显纤维性,木部不为同心环状,而为放射状,苦味重。
不具油室,而具乳汁管细胞,木质部呈分支排列。
17柴胡伪品-窄叶丝石竹●伪品:为石竹科植物窄叶丝石竹Cypsophilalicentiana Hand-Mazz.的根。
●具异型维管束2~3轮,簇晶众多。
●此种过去曾为银柴胡或桔梗的伪品。
●正品:柴胡无异型维管,无簇晶。
柴胡窄叶丝石竹18银柴胡-三年生以下载培品栽培品三年生以上者性状特征与野生品接近,唯分枝稍多,表面色较浅,几无“砂眼”折断面质稍实,裂隙少;三年生以下载培品的性状特征与野生品差异较大,根细瘦,味甜(似党参之甜味)。
19银柴胡市场销售的银柴胡?20断面可见异型维管束2-3轮。
21当归●来源: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的干燥根。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茎不中空,带紫色,叶为2-3回奇数羽状复叶,叶鞘膨大;花瓣5,白色,复伞形花序顶生,伞梗10-14枚。
双悬果椭圆形。
叶为2-3回奇数羽状复叶22当归●来源: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的干燥根。
●性状:本品全长15-25cm,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
主根粗短,呈不整齐的圆柱形,长2-4.5 cm,直径2-3.5 cm;根头部略膨大,有细密横环纹,顶端平或有叶柄及茎的残基。
支根数条至十余条,直径0.3-1 cm,上粗下细,多扭曲,有横长0.2-0.3 cm 的皮孔状疤痕,质韧,易折断,断面黄白色及淡黄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及多数棕色点,木部较浅。
气清香浓厚,味微甜带苦辛。
●功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23●来源:为伞形科植物欧当归Levisticum officinaleKoch 的干燥根。
端有2个以上的茎痕及叶柄残基。
有的有分支,长短不等。
气微,味微甜而麻舌。
24欧当归当归纵片欧当归25当归-西归芹味甜甜当归初步认为系伞形科植物西归芹Seselopsis tianschanicum Schischik.的干燥根。
又称“土当归”26●药典规定,防已来源于防已科植物粉防已Stephania terandra S. Moore 的干燥根。
●富粉性,有排列较稀疏不连续的放射纹理(蜘蛛网纹),组织中具砂晶。
防已-粉防已(防已科)草酸钙方晶少而小27防已防已形如大肠28广防已广防已-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已Aristolochia fangchi Y. C. Wu ex L. D. Chou et S. M. Hwang 的干燥根。
其根常具异型维管束,组织中具草酸钙簇晶。
广防已的异型维管束29防已-微花藤(茶茱萸科)断面粉性或具明显的棕黄色木射线,皮部黄白色,可见较多点状棕色小点(石细胞)。
导管蜂窝状。
微花藤横断面草酸钙簇晶大30●正品: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 Reichb. f.的干燥块茎。
●具2~3指状分支,表面有数圈同心环节和棕色点状须痕。
同心环31山慈菇为兰科植物杜鹃兰Cremastraappendiculata(D. Don) Makino的干燥假鳞茎。
本品呈不规则扁球形或圆锥形,顶端渐尖,基部有须根痕。
高1.8~3 cm,膨大部直径1~2 cm。
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
有纵皱纹或纵沟,中部有2~3条微突起的环节,节上有残留鳞片的丝状纤维。
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灰白色或黄白色,略呈角质。
气微,味淡,嚼之具粘性。
32山慈菇●为兰科植物独蒜兰Pleionebulbocodioides (Franch.) Rolfe 或云南独蒜兰Pleione yunnanensis Rolfe 的干燥假鳞茎。
●本品呈圆锥形,长颈瓶状或不规则团块,高1.5~2.5 cm ,膨大部直径1~2 cm 。
带表皮者浅棕色,去外皮者表面黄白色,光滑,有不规则皱纹和纵沟纹。
上端渐尖,尖端处具盘状齿环,基部膨大,中央凹入,有1~2 条环节,多偏向一侧。
质坚硬,难折断,断面浅黄色,角质样,半透明。
气微,味淡。
33●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striata(Thunb.)Reichb. f. 的干燥块茎。
●本品呈不规则扁圆形,多有2~3 个爪状分枝。
长1.5~5cm,厚0.5~1. 5cm。
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数圈同心环节和棕色点状须根痕,上接另一块茎的痕迹。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角质样。
无臭,味苦,嚼之有粘性。
34为鸢尾科植物雄黄兰Crocosmia crocosmiflora N. E. Br. 的干燥球茎。
本品呈扁圆形,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有明显的断续横环纹和纵沟纹,顶部中央凹陷,可见芽痕。
基部凹陷,有突起的根芽。
35延胡索正品: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 Wang 的干燥块根。
本品断面显黄色。
延胡索元胡止痛片查出染料!36延胡索饮片[饮片] 呈类圆形薄片,周边黄棕色或黄褐色,切面黄色,角质,常中空,质坚脆,较平坦,具蜡样光泽,味苦。
鲜延胡索37索—薯蓣珠芽伪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的叶腋间的珠芽(零余子)加工品。
“山药豆”断面显黑色,维管束散生,具针晶束。
38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opposita L. 或黄药子D. bulbiferaL.的叶腋间的珠芽。
(零余子)黄独39延胡索-薯蓣珠芽染色的伪制品薯蓣珠芽用软性嫩黄染色染色40黄独(黄药子)D.bulbifera L.的叶腋间的珠芽。
(零余子)41延胡索-黄药子●表面可见根痕●组织维管束散生,具针晶束。
42延胡索-以薯蓣珠芽等染色用金胺O染色后的正品延胡索和伪制品。
延胡索延胡索炮制品染色“延胡索”43夏天无掺伪品-薯蓣珠芽罂粟科植物伏生紫堇Corydalisdecumbens(Thunb.)Pers.的干燥块茎。
薯蓣珠芽夏天无44物半夏Pinelliatermata 的块茎。
●植物形态:一年生生者为3叶。
叶片全裂,集中于柄顶,小叶全缘。
佛焰苞管喉部闭合,雌雄同株,子房分离,两性花序的雄花序苞外,雌花序背面与佛焰苞合生,单侧着生花。
45●来源:天南星科植物掌叶半夏(虎掌半夏)Pinelliapedatisecta●植物形态:佛焰苞管喉部闭合,子房分离,雌花序背面与佛焰苞合生,单侧生花(属特征),叶片掌状裂,成鸟足状分裂。
46品-掌(狗爪半夏)●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掌叶半夏(虎掌半夏)Pinellia pedatisecta 的干燥小块茎。
●性状:多为侧生的小球茎。
质坚实而硬,多纵切,断面黄白色或黄褐色,稍具胶质样,密布麻点状突起的黄色筋脉(维管束),中间常纵向开裂。
味微麻而粘牙。
47水半夏●来源:天南星植物鞭檐天南星Typhoniumflagelliforme的干燥块茎。
●叶3-4基生,叶片戟状长圆形,佛焰苞管喉部张开,肉穗花序,雌雄同珠,基生胎座。
生于浅水中。
48半夏伪品-水半夏●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水半夏(犁头尖)Typhonium flagelliforme (土半夏)的干燥块茎。
●性状:呈类圆球形,直径约1cm 。
栓皮薄,不易脱落。
表面灰褐色,稍有皱纹。
49半夏的掺伪品淀块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