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元二食物中毒的预防及应急处置

单元二食物中毒的预防及应急处置

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 ②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将未能破坏或除去有毒成分的植物当作食品
食用,如木薯,苦杏仁等; ③在一定条件下,不当食用大量有毒成分的植物性食品,食用鲜黄花
菜,发芽马铃薯,未腌制好的咸菜或未烧熟的扁豆等造成中毒,一般因 误食有毒植物或有毒的植物种子,或烹调加工方法不当,没有把植物中 的有毒物质去掉而引起,最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为菜豆中毒,毒蘑菇 中毒,木薯中毒;可引起死亡的有毒蘑菇,马铃薯,曼陀罗,银杏,苦 杏仁,桐油等,植物性中毒多数没有特效疗法,对一些能引起死亡的严 重中毒,尽早排除毒物对中毒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21
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因素
三、动物性食物中毒 食入动物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为动物性食物中
毒,食用鲐鱼等也可引起中毒,近年,我国发生的动物性 物中毒主要是河豚鱼中毒,其次是鱼胆中毒。
22
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因素
四、植物性食物中毒 主要有3种: ①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或其加工制品当作食品,如桐油,大麻
10
1、许多饮料中都含有防腐剂、香精或人造色素等, 并且由于糖分含量多而热量很高,中小学生经常饮 用这样的饮料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最好的饮料 是白开水。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经常剪指甲、饭前便 后及时洗手等,预防一些传染病和肠道寄生虫的传 播。
3.生吃的瓜果和蔬菜要洗净,避免农药中毒。
三、食物中毒特征
➢ 潜伏期短,来势凶猛,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发病,发病曲 线呈突然上升的趋势
➢ 中毒病人一般具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常常出现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 患者在近期内都食用过同样的食物,未食用者不发病,停止 食用该食物后发病很快停止
➢ 一般不具有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性(例外) ➢ 发病范围与有毒食物分布一致,停止使用后发病立即停止
细菌性食物中毒
我国食用畜禽肉,禽蛋类较多,多年来一直以沙门氏菌食物 中毒居首位,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始作俑者有沙门氏菌, 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肉毒杆菌,肝炎病毒等,
这些细菌,病毒可直接生长在食物当中,也可经过食品操作人员的手或容器,污 染其他食物,当人们食用这些被污染过的食物,有害菌所产生的毒素就可引起 中毒,每至夏天,各种微生物生长繁殖旺盛,食品中的细菌数量较多,加速了 其腐败变质;加之人们贪凉,常食用未经充分加热的食物,所以夏季是细菌性 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
➢ 真菌性食物中毒:被真菌及其毒素污染造成,如霉变甘蔗、 黄曲霉毒素
➢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误食有毒动植物或因加工、烹调方法 不当造成,如河豚鱼中毒、苦杏仁、扁豆、毒蘑菇
化学性食物中毒:被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污染或过量使用的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超过允许使用范围且造成中毒即可 视为有毒有害物质),如农药、亚硝酸盐、毒鼠强、有机磷、 瘦肉精等,病死率较高
4.选择包装食品时,要注意识别食品的生产日期 和保质期等。
5.尽量少吃时间过长的剩饭、剩菜。如果 吃剩饭、剩菜,一定要彻底加热,防止细菌 性食物中毒。
6.不吃没有卫生保证的生食,如生鱼片、生 荸荠等。
7.不吃街头贩卖的、没有卫生许可证的食品。
8.尽量少吃油炸、烟熏和烧烤等食品,这是 因为这类食品往往含有比较多的污染物。
并不是人吃了细菌污染的食物就马上会发生食物中细 菌污染了食物并在食物上大量繁殖达到可致病的数量 或繁殖产生致病的毒素,人吃了这种食物才会发生中 毒
16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
1、采购腐败变质食品 ,禽畜在宰杀前就是病禽,病畜 2、储存不当造成腐败变质(冷藏冷冻设施不能正常运转、
定型包装食品不按要求存放、挤压混放、放置时间过长)
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水产品分类存放,设置外显示 温度计, 控制时间:有计划采购,缩短原料存放时间,先进先出的 仓储原则
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因素
二、真菌毒素中毒 真菌在谷物或其他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 人和动物食人这种毒性物质发生的中毒,称为真菌性食物 中毒,中毒发生主要通过被真菌污染的食品,用一般的烹 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品中的真菌毒素,真菌生长繁 殖及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因此中毒往往有比较 明显的季节性和地性。
18
预防措施
1、采购安全、卫生的家禽、家畜(杜绝路边的烧烤、烧鸡) 2、彻底杀灭细菌 清洗和消毒:提倡热力消毒;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物品必须 进行消毒后使用 熟制加工的食品要烧熟煮透:中心温度应高于70 ℃;外购 :原料、半成品、成品不得在同一冰室内存放,
➢ 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不属于食物中毒
➢ 由食品造成的慢性健康损害不属于食物中毒,目前一些发 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很少使用食物中毒的概念,经常使 用的是“食源性疾病”
➢ 广义的概念:食物传播引起的各种疾病
二、食物中毒的分类
➢ 细菌性食物中毒:由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食物引起,发病率 较高,病死率较低,有明显的季节性
定义
分类
生物性
化学性
物理性
途径
原辅料 加工过程 包装运输销售
1、急性中毒 腹痛、腹泻、急性肠胃炎 2、慢性中毒 甲型肝炎 三鹿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致畸) 黄曲霉素(致癌)
污染——中毒
食物中毒
➢ 狭义的概念: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 食品或者误把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 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食物中毒症状
食物中毒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的呕吐、腹泻,同时伴 有中上腹部疼痛。食物中毒者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 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皮肤弹性消失、肢体冰凉、脉 搏细弱、血压降低等,最后可致休克。故必须给患者补充 水分,有条件的可输入生理盐水。症状轻者让其卧床休息。 如果仅有胃部不适,多饮温开水或稀释的盐水,然后手伸 进咽部催吐。.如果发觉中毒者有休克症状(如手足发凉、 面色发青、血压下降等),就应立即平卧,双下肢尽量抬 高并速请医生进行治疗。
催吐 导泻 解毒
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因素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就是 食物被细菌污染,占食物中毒总数的50%左右,而动物性食品是引起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肉类及熟肉制品居首位,其次有变 质禽肉,病死畜肉以及鱼,奶,剩饭等。
15
细菌性食物中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