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内容:语文中学语文授课教师:张媛媛第三章说明文阅读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威海蒙特教育教务部咨询热线:0631-5199991 0631-3565777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题型解析初中需要掌握的说明方法共有10种:列数字、列图表、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作诠释、作引用、分类别、摹状貌、举例子。
一、说明方法的判定任何一种说明方法都有它自身的特征和特点。
把握每种说明方法的独特性,是能准确判定说明方法的前提。
(一)列数字:就是用数字来说明事物数量方面的特征。
这些数字种类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倍数等等,只要是数字(包括汉字形式的),且为了说明事物的量的特征,那么就是列数字。
判定的基本原则共两条:一是句子当中运用了数字来说明;二是这些数字必须是为了说明事物的某个特点而存在。
例一:他很年轻,今年只有16岁。
这个“16岁”既是数字,又为了说明“他年轻”这个特点,所以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这种说明方法。
例二:这里的风沙特别大。
1956年一场风沙把百姓的房屋都淹没了。
其中虽然运用了1956这个数字,但这个数字不是为了说明风沙特别大这个特点,所以这里的“1956年”就不是列数字。
例三:我国是桂花的故乡。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6世纪人们已经把桂花当成一种欣赏花木移进了园林。
这里的时间“公元前6世纪”就是运用列数字这种说明方法,除了它是数字以外,它能够说明“我国栽种桂花的历史悠久,是桂花故乡”这个特点。
(二)画图表:就是运用各种表格、图片来直观说明事物的特点。
图包括图片、图示、饼状图、柱状图、折线图、不规则图、集合图形等等,表包括各类由文字、数字组成的表格。
(三)作比较:包括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两种。
横向比较是不同事物间的比较,既可以是两项,甲和乙的比较,又可以是多项甲乙丙丁的比较。
横向比较的目的有三种:一是寻找不同事物间的共同点;二是寻找相近事物间的不同点,为了区分事物;三是为了突出比较双方中的一方的某方面特点。
纵向比较,从大的对象上看是一个对象,但比较的项目是这一事物甲时的特征、乙时的特征、丙时的特征,比较的目的:是为了得出这个事物是否变化,以及有哪些变化趋势。
(四)打比方:为了说明一个陌生的事物,通过联想,找到大家熟悉的事物,以熟悉的事物来比方陌生的事物,既说明得生动形象,又说明得通俗易懂。
从修辞上看,就是说明文句子中运用比喻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例如说明柚子的外形,有人是这样说明的:就像一个成年猴子的头。
(五)下定义:用概念加上这个概念的全面解说的方式来说明。
它把一个事物各个方面的特点汇集到一起,全面定位事物的内涵,把一个事物和另一个事物严格区分开来。
例如:三角形就是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图形。
就是运用下定义这种说明方法,高度概括说明三角形的特征,这种方法由“三角形”这个概念,加上后面的解说两部分组成。
(六)作诠释:有两种形式,一个和下定义非常像,也是由一个概念和对这个概念的解释两部分组成,不同的是,这个解释只解释了概念的一方面或几方面内涵,没有做全面解释,只想让人们对这个概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即可。
例如,三角形就是一种常见的平面集合图形。
另外一种形式是——先说明某个结果,再具体介绍形成这个结果的缘由,对缘由解说部分就是做诠释。
例如中国石拱桥之所以如此坚固,一个根本原因就是采用了拱上加拱的设计。
(七)作引用:就是从其他资料中节选一部分内容来说明事物的特征,这些资料包括:神话、故事、传说、童话、经典著作、一般书籍、某篇文章或报告。
其作用常常是用来印证某个事实。
有点像议论文中的论据,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增强文采。
(八)分类别:有的事物可分为不同种类,而且不同种类特征特点不同,为了把复杂事物的特征说明得说明得条理清晰,透彻易懂,作者常常采用先将事物分类,再逐类进行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就是分类别。
例如人分为男人和女人。
男人........;女人............。
(九)摹状貌:采用描写的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描摹事物的外形、状貌,这种说明方法就是摹状貌。
实际上就是说明文中的描写部分运用的说明方法。
例如《中国石拱桥》中描写石柱上的石狮雕像: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就是典型的摹状貌手法运用。
(十)举例子:当我们对一类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的时候,往往语言抽象难懂。
以老师讲解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的关系为例——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
大家很难理解,所以老师就从“三角形”这个集合概念中选出一个来具体讲解,例如三角形ABC,有三条边AB、BC、CA三条边,AB+BC大于CA;BC+CA大于AB;AB+CA大于BC。
大家就很容易理解了。
还有时候,为了说明某种事实,也用具体的例子来做证据,这也是举例子的一种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强说服力。
二、说明方法的记忆运用口诀法:二“列”、二“比”、二相似、人分帽子。
二“列”:列数字、列图表二“比”:作比较、打比方二相似:下定义、作诠释人分帽子:引用、分类别、摹状貌、举例子。
三、其表达作用的规范表述是:答题思路:说明方法+语言形式+说明内容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简述如下:举例子(真实具体)列数字(具体准确)作比较(强调突出)分类别(条理清晰)打比方(生动形象)下定义(科学严密)列图表(直观想象)作引用(更具说服力,如引用诗句则可更富文采,吸引读者。
)1. 举例子——列举的实例,①真实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可信度。
②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使说明更加清楚明白,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 列数字——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①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内容);令人信服。
②用具体的数据,说明了……(说明内容),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3. 作比较——将XXX和XXX进行比较,①具体、准确、突出了……。
②鲜明有力地突出了……。
③更加清楚地说明了……。
4. 打比方——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5. 列图表——直观形象。
解说:利用图片和表格进行说明,避开了文字的抽象性,读者只需看一眼图片或表格,便会一眼就抓住事物的特征。
6. 下定义——科学严密。
解说:下定义仅仅用一两句话就把事物的所有主要特征全部概括出来。
同时这种概括是对规律的准确归纳,严谨科学。
我们借助定义可以把一个事物,同类似的其他事物严格区分开来。
说明了(概念、对象)的特征/特点(说明内容)7. 作诠释——简洁明快,通俗易懂。
解说:作者只做简单的、大致的解说,让人对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做个初步的理解。
运用这种方法,说明者是针对听众或读者无需做详细说明,只想了解个轮廓或大概情况而采用的一种说明方法。
解说者抓住事物最主要的一两方面进行解说即可,无需面面俱到,所以简洁明快,通俗易懂。
8、作引用——科学、准确、有说服力或者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解说:说明文中引用资料,一方面是为了印证某种说法,以历史典籍、文献记载、科学结论为证据,印证自己的观点,突出事物的特点,增强说服力。
有时候作者引用故事、童话、传说还能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更富文采,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9. 分类别——将事物分门别类之后进行说明,条理清晰。
解说:运用分类别时,往往因为被说明的对象内部可以分成若干种类,不同种类又具有不同的特征,如果不先分类,那么很难把各个类目的特征说明清楚,而且常常造成混乱,先分类,再逐一解说,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10. 摹状貌——生动形象。
因为说明文中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从表达方式角度来看,就是运用描写进行说明,描写带来的效果就是生动形象。
作用:描摹了……的……特点,生动形象详细具体地说明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准确更详尽更生动。
四、一句话说明内容的准确把握答题思路:说明方法+语言形式+说明内容解决三个问号,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1.这句话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这句话说明了事物的哪个方面?3.这个方面的特征给您怎样的感受?例如:他今年已经108岁了。
说明对象是——他;说明的方面是——年龄;“108岁”这一特征给人的感受是——大;所以这句话的说明内容是:他年龄大。
小结:这种题型的答案包括三个部分,综合起来就是(以上面的例子为例):(1)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这种说明方法;(2)科学、准确、具体地(3)说明了“他年龄大”这一突出特点。
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阅读1 (2015济南)《中国竹,意无穷》17.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3分)如穿有竹衣、竹鞋;食有竹笋、竹米;住有竹楼、竹屋;行有竹车、竹筏;用有竹篮、竹筷。
阅读2 (2015潍坊)《给地震波一个空间》22.第⑦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
(1分)阅读3 (2015烟台)《时间也是“变色龙”》15.第⑼段主要运用了和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对待事物的态度也会影响人们对时间的感知”。
(2分)阅读4 (2015泰安)《修复大脑不是梦》31.文章第⑸段画横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说明其作用。
(3分)阅读5 (2015东营)《人类创造力如何起源》20.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分)阅读6 (2015滨州)《从幻想走向现实的全息技术》20.第⑤段运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阅读7 (2015枣庄)《你可知道,地球上的物种有多丰富》17.文章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阅读8 (2015聊城)《会呼吸的建筑》14.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阅读9 (2015年安徽)《拟态——神奇的自然礼物》6.文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答出一种说明方法即可)(3分)阅读10 (2014内蒙)《“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12.文中第⑥段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