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欧洲
世界各地区牧场情况
A.欧洲: 牧场载畜量比其他地区高几倍 B.北美: 目前状况逐渐好转。
近年来情况已有所改善 C.澳大利亚: D.非洲、南美洲以及亚洲的大部分牧场:
都面临着草场退化和沙化的问题。
北美
亚洲大部分牧场
新疆牧区
青海牧区
西藏牧区
新疆天山牧场
冬季青海牧场
西藏阿里草原牧场
内蒙古草原牧场

变化趋势 原始森林有所破坏, 但仍有更新的机会 森林面积之间减少 世界森林尤其是热带 雨林面积锐减
通过列表:森林被破坏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加速的, 尤其是工业社会以来
6、我国森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大 兴 安 小兴安 岭 岭 地长 白 山
喜 脉
雅鲁藏布江 马 拉 雅 山 横断山 区
西江 建福 湾台
三大林区:
3.草地的特点:
(1)分布:降水较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带 (2)价值: ①资源价值:为畜牧业提供饲料来源,是畜牧业 发展的物质基础 ②生态价值:对保护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它有 较强的适应干旱环境的能力,覆盖在地面上,可 增加地面粗糙程度,减轻对地面作用于土壤的风 力。
4.载畜量:
概念: 一定面积牧场所能容纳(承载)牲畜的头数,一般 以羊为标准,称为羊单位。
思考:过量放牧会带来什么后果? 5.牧场退化:
如果达不到载畜量即没有充分利用好牧场,如果 超过载畜量则导致牧场的退化以至于破坏。
人口压力
对畜牧产品 的需求量大
过度放牧
草场质量下降
牧场退化 影响
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
(1)原因 ①超载过牧②滥垦滥挖、滥采
③人口增长④ 全球变暖
(2)牧场退化表现
草群稀疏低矮、产量减少、草质低劣
我国与部分国家森林覆盖率的比较表(1991年)
国家 日本 巴西 加拿大 美国 罗马尼亚 森林覆盖率 (% ) 66.7 58.0 39.0 31.3 29.0 国家 法国 印度 中国 英国 森林覆盖率 (% ) 27.0 22.5 13.4 10.0
应该辩证的看待森林减少与工业化的关系。森林减少与工业化之间 没有必然的联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开发是必然的,开发的度 却是需要认真研究的。现在的情况是开发过度了!(但人类如果认 识到森林的环境效益,在开发过程中注意保护森林,加强植树造林, 不会造成森林的锐减)
中国牧场现状:
退化和沙化情况严重
草地退化原因
A.过度农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樵采,滥挖药材
D.鼠害和虫害(主要是蝗虫)严重 E.气候异常等
二、保护草地
(1)草地退化本质:社会经济问题
(2)解决的关键:
控制人口增长、改善经济结构、加速经济发展
我国在牧场保护方面的采取措施:
(2)改变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为牲畜合饲、半 舍饲方式 (3)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 (4)建立饲草料基地 (5)建设“草库伦”等
本节小结:
阅读: 草原:一般指的是天然的草地植被,是指在不受地 下水或地表水影响下而形成的地带性草地植被。——内蒙 古草原、青海、甘肃的荒漠草原 草场:草原以及各种类型的草地,一旦被用来放牧或割草 等,即称之为草场,也就是说,草场可以认为是已被人们 进行开发利用的草地。 草坪:指的是有特殊功能的草地,是人工建造并管理的具 有特殊功能的草地。 草地是一种泛指,是指生长有草本植物或具有一定灌木植 被的土地,因而草原、草场、草坪都被包括在其中。
一、草地退化
说出:草地种类、各种草地主要分布区及成因。
1.草地的分类
热带草原 温带草原 地带性草地 寒带苔原 草山、草坡、草滩——非地带性草地
2.分布:
热带草原:非、南美、澳 (除南极洲外各洲均有热带草 原) 温带草原:亚、欧、南美、北美→欧亚草原区和北美草原区 寒带苔原: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 草山、草坡、草滩:高山高原的山麓地带
草地组成(1/3)
(2)受人为影响程度:天然林(不足40%)、“半天然”林、人 工林。工业化国家中,除加拿大和俄罗斯外,大部分森林为人工林, 或“半天然”林。
陆地上最强大、最复杂、最能长久存在的生态系 统
3、森 林的 特点
最丰富的物种库:全球物种的一半乃至2/3以上,可能存 在于森林生态系统中
保护森林、植树造林是生态系统保护的核心
(3)危害
①草地面积减少,退化速度加剧 ②草地生产能力下降显著 ③自然灾害频繁 ④生物多样性惨遭破坏
(4)地区性不平衡
较好的有欧洲,改善的有北美洲,澳大利亚,恶化的有非 洲,亚洲、南美洲、中国
欧洲载畜量高的原因:
自然原因:欧洲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的 生长,地形平坦,有广阔的平原。 人为原因: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市场的需求量大; 加上有发达的科技和工业做保障。
(1)实行禁牧、轮牧制度
草库伦是草场围栏的一种形式。蒙古语,意为“草圈子 ”。用草垡子、荆条、木杆、土墙、铁丝网等,把一定 范围或面积的草场围圈起来,进行封闭培育,或采取 补播、灌溉、耙耱、施肥等各种综合性改良措施,保 持牧草的稳产高产,以利有计划地在草库伦内轮流进 行放牧或割草。 修建草库伦既可充分发挥草场的生产潜力,提高产草量, 又能防止超载过牧,使草场资源得以永续利用。按草库伦 建设内容和使用目的不同,分为放牧草库伦、打草草库伦、 草料林结合草库伦、草灌乔结合防风固沙草库伦等。
一、什么是湿地
(一)湿地 1、狭义: 生态交错带,是陆地和水域之间的过渡区域。 2、广义:
“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淡水 或咸水,由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所构成的地区,包 括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
不要以为湿地就是土壤过湿甚至积水的土地,这是仅从字面上理解 湿地的概念,它将湿地的范围限制在一个相对狭窄的部分,而忽略 了水体部分。大大减弱其在环境应发挥的巨大价值。
8、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 生态失调 、环境恶化 洪水频发、水土流失 加剧 土地沙化、河道淤塞 全球温室效应增强 物种多样性锐减
毁林 灾难
“十” 字 架 的 沉 重
案例①:以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灾害为例, 说明了滥伐森林与洪水加剧的关系。 1998年灾情加剧的原因多方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长江 中上游水源林的破坏。长江洪水灾害的原因如下表所示:
南美洲、非洲和东南亚 热带雨林 亚寒带针叶林带 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大陆北部 人烟稀少,交通不便,开发较晚,才保持了大片森林
草原气候、沙漠气候、苔原气候、高山气候→少 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多
自然 影 原因 响 世 界 森 林 分 布 的 因 人为 素 原因
森林的重要性
一亩树林一天的作用
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排出48千 克氧气 吸附120万立方米空气中的粉尘 蒸发水汽300吨 保护100亩农田免受风灾 净化空气 调节大气成分 防风护田 增加空气湿度
护坡林 带保持 水土示 意图
微量清 水入河 河流
泥沙径流 表土层
心土
如果山坡上没有森林,从坡上到坡下径流量及其含沙量将怎样变 化?这将引起什么灾害? 山坡上的水和土流失了,有什么后果? 山坡上的水和土流入河里,会产生什么后果?
东北林区——最大的天然林区(大小兴安岭
和长白山地) (林木蓄积量占全国1/3)
西南林区——第二大的天然林区
(喜马拉雅山南坡、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横断山区) (林木蓄积量占全国1/4)
分布在交通不便的 深山区和边疆地区, 开发利用困难
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比重大
(赣、闽、台)
缺林地区:广大西北和黄河中下游的晋、冀、豫
自然 原因 滞洪能力: 长江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
洪水 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汛 来量 期长,水量大,上游干流和中游支流洪水 来量大,特别是雨期大范围内普降暴雨,
泄洪能力: 长江中下游河道的泄洪能力不足
滥伐 森林
人为 原因
中上游滥伐森林,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 削峰补枯的作用减少,水土流失加,大量泥 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造成河道泄洪能力 降低,湖泊淤积,蓄洪能力降低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蓄 洪峰的能力减弱
围湖 造田
二、保护森林
国际:1992年联合国通过《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 声明》 中国:1984年颁布《森林法》,2002年公布了森 林法的实施条例,为森林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我国许多林业部门和大型国有林场的主要功能育
已经从森林采伐转为森林培育
“三北”防护林体系
长江中上游防 护林体系
2. 不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纸张、使用再生纸、不寄贺年 片、 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植树等
(二)湿地的分类 湿地包括多种类型,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 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其表面常年或经常覆盖着水或充满了 水,是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渡带。湿地基本分五大 类:海域、河口、河流和湖泊(“大地明珠”)、沼泽(绿色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1、森林 2、草地 3、湿地
4、生物多样性保护
研究环境问题的四大步骤:
特点
概念 分布
人为,自然
原因(破坏状况) 危害(生态效益)
防治措施
一、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
1、森林:覆盖大面积土地并以乔木为主体的植物群落 森林资源——指森林和林业生产地域上的 土地和生物的 总称,包括森林、林木植物、野生生物、微生物、土壤和 气候等自然资源。 2、分类(1)按森林疏密:密林(2/3)、疏林——由阔叶树和
4、世界森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读图说出①森林的种类②每种森林的具体分布地区③探究种类数量 (多少)和分布地区之间的关系
世界森林资源的现状:38.66亿公顷,人均0.6公顷,世界森林覆盖 率30%,(约占陆地面积的47.7%(8000年前):根据林木生长所 需的气候、土壤和海拔条件估算) 世界森林资源分布不均: 现有森林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北美洲、亚洲北部和东南部、非洲赤 道地区;在工业国家中,除加拿大和俄罗斯外,大部分森林为人工 林或“半天然”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