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练习1、班固,东汉著名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体____________史,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____________”为“志”,取消“世家”并入“____________”,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
是继《史记》之后又一部历史与文学巨著。
班固又是东汉最著名的辞赋家,____________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2、写出下面汉字的拼音。
厩()且()鞮()侯单()于缑()王昆()邪()浞()野侯阏氏()()左伊秩訾()旃()羝()去()辇()雍()棫()阳宫劾()大不敬斧钺()汤镬()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因厚赂单于()() (2)幸蒙其赏赐()(3)以货物与常() (4)蹈其背,以出血()(5)汉亦留之以相当( ) (6)皆为陛下所成就( )(7)我丈人行也( )(8)独有女弟二人( )(9)虞常果引张胜 ( ) (10)恐前语发( )4、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1)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
()(2)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
()(3)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4)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5)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6)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
()5、选出与例句“何久自苦如此!”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句()A.单于壮其节B.空以身膏草野C.反欲斗两主D.单于愈益欲降之6、选出与例句“惠等哭,舆归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句()A.天雨雪B.杖汉节牧羊C.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D.羝乳乃得归7、选出与例句“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句式不同的一句()A.见犯乃死,重负国B.皆为陛下所成就C.武留匈奴凡十九岁D.为降虏于蛮夷8、选出与例句“何以女为见?”句式相同的一句()A.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B.子卿尚复谁为乎?C.非汉所望也D.皆为陛下所成就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同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B.武使匈奴明年,陵降C.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D.单于视左右而惊10、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①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②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③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④虽生,何面目以归汉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11、选出与例句“蹈其背以出血” 中“以”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A.空以身膏草野B.以状语武C.如惠语以让单于D.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12、选出与例句“ 臣乃敢献璧”中的“乃”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B.羝乳乃得归C.乃幽武,置大窖中D.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13、选出与例句“欲因此时降武”中的“因”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B.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C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D.君因我降14、将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2)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重负国。
”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3)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4)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
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5)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
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6)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7)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8)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
子卿尚复谁为乎?《张衡传》练习《张衡传》作者,字,时期历史学家。
是(史书名)的作者。
该书是一部记载时期历史的史书(体例),主要记述了从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间共195年的史事。
“二十四史”之一。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衡少善属文()2、游于三辅()3、观太学()4、而无骄尚之情()5、连辟公府不就()6、大将军邓骘奇其才()7、衡善机巧()8、安帝雅闻衡善术学()9、遂乃研核()10、妙尽璇机之正()11、验之以事,合契若神()12、衡下车()13、称为政理()14、视事三年()15、上书乞骸骨()二、解释下列各组中的一词多义。
因入京师()十年乃成()因以讽谏()衡乃诡对而出()伺者因此觉知()公车特征拜郎中()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三、通假字。
员径八尺()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傍行八道()形似酒尊()四、翻译下列句子。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欲人。
2、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3、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4、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5、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6、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7、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8、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9、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10、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11、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12、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1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14、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15、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廉颇蔺相如列传》关键字词测试1、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遗:书:易:2、欲予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徒:见:3、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窃:走:4、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幸于:结:5、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束:6、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质:幸:脱:7、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均:许:负:曲:8、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必:奉:9、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完:10、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示:美人:左右:11、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前:瑕:指示:12、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因:却:倚:上:13、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负:空言:14、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布衣之交:15、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故:逆:16、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严:修敬:17、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列观:倨:以:18、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睨:1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
谢:固:案:20、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
度:特:佯:21、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舍:传:22、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衣褐:怀:径道:23、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坚明约束:2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诚:见欺:间:25、臣请就汤镬。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就:唯:孰:26、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嘻:引:27、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因:厚:28、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卒:归:29、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使使:30、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望:31、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书:32、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
因:33、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刃:靡:34、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怿:35、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
”顾:36、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寿:37、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竟:加:38、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盛:39、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以:40、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徒:上:41、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素:羞:42、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辱:43、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列:44、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已而引:45、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去:所以:徒:高义:46、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且:47、臣等不肖,请辞去。
不肖:48、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固:孰与:49、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廷:叱:50、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驽:51、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顾:念:以:5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先:后:53、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刎颈之交:高中语文必修四理解性默写练习一、《望海潮》1、《望海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三句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望海潮》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
3、《望海潮》词中的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与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海潮》词中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望海潮》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几句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6、《望海潮》生动描绘的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望海潮》写达官贵人游乐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
”二、《雨霖铃》1、《雨霖铃》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霖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