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层面”基本内涵的再认识(1)摘要:从理论、理想、精神、道德“四个层面”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性质和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动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道德基础,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荣辱观Abstract:Analyzes the essential connot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at four le vels with the aim of forming and propagating the core values, i.e., theory, ideal, consciousness and ethic. The Marxism as a guide determines the nature and orientati on of the socialist caus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 keeping up the Marxism t o be the guiding ideology is the core. The ideal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 ristics is 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 on which Chinese people are possible to unite together so as to struggle for their own interests, so making the ideal more popul ar is important. The national and contemporary consciousness is a fresh impetus to the socialist caus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 giving full scope to the consc iousness is also important. The socialist view of honor and disgrace is an ethical foundation of the socialist caus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 getting the view rooted in people/society is a key.Key words:socialism; core values; view of honor and disgrace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1]这一论断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十七大报告通过“四个用”的表述, 从理论、理想、精神、道德“四个层面”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即,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

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鲜明回答了在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来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开拓前进的重大问题。

这不仅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认识更加成熟,而且也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和核心地位。

本文将结合十七大精神和当前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要求、新任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层面”的基本内涵进行分析。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是十七大报告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内容的首要观点。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从理论层面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作用。

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一种理论,一种科学的理论,同时又是一种信仰,一种科学的信仰。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和人类根本利益的科学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指导思想。

在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在阶级社会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流意识从来都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思想观念的反映。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和人民从根本上达到团结统一的思想政治基础,是我们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唯一正确的思想武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旗帜和灵魂。

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是行动指南,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是我们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形态。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同时期的理论成果,指导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从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重要的价值选择与价值导向。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1]同时,十七大报告还强调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1]。

因此,只有用这个理论体系来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在其指导下形成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在全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只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指导实践,才能逐步取得各族人民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才能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步调一致。

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要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其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的党。

毛泽东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曾指出:“我们的党从它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为基础的党,这是因为这个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最正确最革命的科学思想的结晶。

”[2]从马克思主义在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地位看,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都以无可辩驳的真理告诉我们,如果偏离马克思主义,怀疑马克思主义,忽视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实际应用,我们的事业就会出现困难、挫折以至于失败;相反,只要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全党和全国的指导思想地位,我们的事业就会转败为胜,转危为安,节节胜利。

正如邓小平指出的那样:“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中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的实践反复证明,执政党的意识形态,是居于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形势下,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之中,这些必然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

社会各阶层、各种社会组织以及各种社会群体的文化需求日益多样,人们的价值取向、价值选择明显存在差异,特别是面对社会思潮的起伏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出现的文化多样性和价值观念多元化更为明显。

如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如何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领和整合多元、多样的社会思潮?这些问题成为当今不可回避和不能绕过的客观事实。

因此,十七大报告特别强调:“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历程也充分证明:“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民族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

”[4]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意识形态”[4]。

因此,在当前,必须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于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变化的新实践、新形势、新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科学地、完整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特别是结合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若干理论问题的研究,特别是要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是十七大报告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内容的重要观点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