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轨道精调技术交底

最新轨道精调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1
2
第 1 页共10页
3
复核人:批准人:签收人:日期:
4
技术交底
第 2页共10页5
6
复核人:批准人:签收人:日期
7
技术交底
8
第 3页共10页
编制单位接收单位无砟轨道作业一队交底内容轨道精调技术交底编制人
粗调顺序为: 1→3→4→6→2→5→1→2→3→4→5→6。

如图5-1:
(1)中线调整
利用全站仪使用周围4对CPⅢ点进行设站,精调小车对轨排的平面位置进行测量,当轨排偏离线路方向左边时,拧紧左方轨向锁紧器螺栓,同时松开右方锁紧器螺栓;反之当轨排偏离线路右方时,拧紧右方锁紧器螺栓,松开左方锁紧器螺栓。

调整完成后专人检查确保两侧螺栓必须密贴支承层侧面。

(2)高程调整
根据精调小车显示的数据,对轨排的高程和水平进行调整。

调整时如果左轨需抬高,就顺时针拧紧左侧高程调节杆反之则逆时针调整。

调整完成后检查左右两侧螺杆底部紧贴梁面。

粗调工作必须重视,粗调到位能大大提高精调时的效率。

5.2 轨排精调
5.2.1仪器及设站要求
(1)仪器检查
精调设备使用前需进行自检、自校,检校前将精调设备现场组装
9
复核人:批准人:签收人:日期:
技术交底
10
11
第 4页共10页
复核人:批准人:签收人:日期:
12
13
技术交底
14
15
第 5 页共10页
16
复核人:批准人:签收人:日期:
技术交底
17
18
第 6 页共10页
用套筒扳手,旋转竖向螺杆,调整轨道水平、超高。

粗调后顶面标高应略低于设计顶面标高。

调整螺杆时要缓慢进行,调整后用手检查螺杆是否受力,如未受力则拧紧调整附近的螺杆。

(3)安装鱼尾板后再次精调
轨排第一遍精调完成轨道偏差在1mm后,相邻轨排用鱼尾板进行连接,夹板处扣件必须要安装到位。

轨缝宜控制在10-30mm,钢轨接头处应平顺,不得有错牙或错台。

再次对轨排进行精调,精调完成后逐轨枕对轨道几何状态进行检测调整。

5.2.3精调方法
为了得到更为准确的测量数据,轨道检测小车需要“定点定位,两点一线,由远及近,顺序进行”的使用原则,并结合“测点距离、平差精度、同测点的测量绝对偏差值”来综合判断测量数据的精度。

(1)步骤:将轨检小车放置在轨排架上,在轨排架支撑柱处停放小车,拧紧刹
车;全站仪精确照准轨检小车上的棱镜,使用全站仪精测模式测量出轨检小车的几何定位情况,通过轨检小车内的传感器计算出轨道定位的几何偏差;使用调整系统调整轨排架。

(2)精调顺序:对某两个特定轨排架而言,精调顺序为:1→3→1→2→3→2→
3→4→5→3→4→6→4→5→6→5→6
复核人:批准人:签收人:日期:
19
20
技术交底
21
第 7 页共10页
工程名称无砟轨道编制时间
编制单位接收单位无砟轨道作业一队交底内容轨道精调技术交底编制人
(3)顺接过渡方法:以两个设站区间(见图5-4)为例。

相邻设站点间隔60m,精调测量区间为距设站点第10~80m范围,每两个设站点之间各留有10m的顺接段和顺接过渡段。

原理:
①因使用了不同的CPⅢ控制点,全站仪设站测量平差的精度也有所不同,对过渡段的三个点使用不同的设站进行测量的时候,所得到的轨道偏差数据有所不同;
②因为同点位,不同设站点测量得到的数据不同,为保证轨道的高平顺性,需要对顺接段后的测点进行顺接过渡处理;
③顺接过渡段的设置长度同两设站点测量的同测点绝对偏差值大小有关,根据测量偏差值的大小来确定顺接过渡段的长度,测量偏差量越大,过渡段段设置长度越长,一般可取4~10m(图中以10m为例)。

顺接过渡方法:
一般来讲,在CPⅢ点精度、设站精度、全站仪精度、轨检小车精度符合规范要求的情况下,两设站点测量同测点的绝对偏差值不会大于2mm;顺接段在站点2测量的偏差值不大于2mm时,不必进行调整;顺接段在站点2测量的偏差值大
22
复核人:批准人:签收人:日期:
23
技术交底
第 8页共10页24
25
复核人:批准人:签收人:日期:
26
技术交底
27
第 9页共10页
28
复核人:批准人:签收人:日期:
29
技术交底
30
第 10 页共10页
31
复核人:批准人:签收人:日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