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普通话口语交际——第四章(中职)
普通话口语交际——第四章(中职)
口语交际——打电话
二、接电话
电话交谈结束后,礼貌性的结束交谈。
第一节
二、调号
认识声调
调号是指表示声调的符号。普通话的调号是根据普通话语音调 值的升降情况制定的。调号的形状是根据五度标记法缩写而成的。 调号简化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调值 55高平 35中升 调类 阴平 阳平 调号 调值说明 起音高高一路平 由中到高往上升
′
214降升 51全降
第三节
二、古入声字的特点
古入声字
(1)古入声字中无鼻韵母字。 (2)古入声字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某一声旁(偏旁)的形声字 一般都是入声字,可以利用汉字偏旁进行辨识。
伯、柏、铂、箔、泊、魄 的、约、芍、灼、药、酌 织、职、帜、识 谷、俗、浴、欲
口语交际——打电话
一、打电话
1、明确电话接通后应该说什么 2、简要报明自己的身份、姓名 3、音量、语速要适中 4、公众场合注意通话礼貌
上声 去声
∨ ﹨
低降然后再扬起 高起猛降到底层
第二节
一、误读与缺陷
辨正声调
普通话的“四声”的调值在方言声调里存在着误念的情况,具 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阴平调不高
或不平
阳平调上升不
上声调降不
到位或收不
到位
够,或在上升
过程中拐弯
念去声起音 高于5度,或降 不到位
第二节
二、普通话四声的特点
辨正声调
普通话四声的特点是:一声高平,二声扬,三声曲折,四声降。
第三节
一、古入声字的认识
古入声字
入声,是古代汉语中一个调类的名称。古代汉语的声调也分四类, 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古代汉语的其余三类声调与普通话的 声调也不是一一对应的。由古代汉语的“四调”发展到普通话的 “四声”,其变化要点是:“平”分阴阳,“入”派四声,“上” 到上去,“去”归去声。具体对应关系如下:
普通话口语交际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4章
普通话声调及辨正
第一节 认识声调 一、调值和调类 二、调号 第二节 辨正声调 一、误读与缺陷 二、普通话四声的特点 第三节 古入声字 一、古入声字的认识 二、古入声字的特点 口语交际:打电话 一、打电话 二、接电话
第一节
一、调值和调类
认识声调
调值指语言的相对音高标度。通常采用赵元任先生创制的五度 标记法来标示调值。 调类就是声调的分类,是根据声调的实际读法(调值)归纳出 来的。把调值相同的归为一个调类,即阴平(高平调55)、阳平 (中升调35)、上声(降升调214)、去声(全降调51)。称为第 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