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版)

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第一单元:自然奇观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教学流程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第二课时一、精读课文,感受情趣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的第5、7、8自然段。

(1)比较:这三段话之间有什么不同点?(2)尝试将这三段话按树根、树枝、树叶的顺序改写成一段话。

2.自由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

(1)思考: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并想想你的感受来自于课文的什么地方?(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①理解“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一句。

A.想象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B.有感情朗读句子。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接不暇”。

二、熟读课文,体会写法1.自由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课文。

比较: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句段。

认真朗读。

自由发言谈看法。

积极尝试。

根据课文内容,自由发言。

理解文中重点词句,并体会在文中表达的作用。

认真朗读,用心比较。

有感情诵读课文。

教学流程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三、延伸课文,鼓励探索1.置疑。

2.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历史与现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

四、作业1.背诵课文12、13自然段。

2.尝试用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描写一处景物。

(选做题)积极交流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

升华感情。

认真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第二单元:观察与发现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教学流程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第二课时一、复习课文1.听写生字新词。

2.自读课文,思考本文围绕蟋蟀的住宅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1.画出不理解的生词,讨论词义。

联系课文,学生理解哪个词的词义就讲哪个词,重点指导学习“随遇而安”。

①随遇而安,从字面看是什么意思?(随便找个地方就安顿下来)②课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的?谁不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的?2.了解蟋蟀是怎么建房的?①作者分几个层次来写蟋蟀建房的过程?说说每个层次的意思。

②找出描写蟋蟀建房的句子。

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③作者能够把蟋蟀建房的过程写得如此生动具体,说明了什么?(说明:蟋蟀──认真工作、坚持不懈、辛勤劳动;作者──仔细观察、注意研究。

)3.找出文中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把蟋蟀比作人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

(这样写把本来比较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使读者产生亲切感,引起阅读的兴趣。

)4.齐读课文,整体梳理课文内容。

三、归纳总结,掌握方法正确书写生字新词。

明确问题,认真寻找答案。

组内互助理解词语,并交流讨论。

理解“随遇而安”的本意。

根据课文内容及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明确问题,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找到相关句子,画出动词。

体会并学习作者的可贵品质。

找到相关句子,体会拟人句在表达方面产生的不同效果。

对全文内容有总体梳理。

学习作者利用拟人句将课文写得生动形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流程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四、作业设计1.抄写文中把蟋蟀当作人来写的句子。

2.以《我的住宅》为题,用第一人称介绍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过程。

认真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教学流程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教学流程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第三单元:中外童话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教学流程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教学流程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备课人:董晓娟备课时间2017年7月10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备课人:董晓娟备课时间2017年7月10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备课人:董晓娟备课时间2017年7月11教学流程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备课人:董晓娟备课时间2017年7月11课题15、猫课时2课时课型精读课文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小猫的淘气可爱和大猫的古怪性格,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2.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用串连各段段意的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朗读课文,背诵第二段。

重点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小猫的淘气和古怪性格,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

难点学习作者抓住猫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学习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课件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学流程(2)大花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找一试,用画出来。

(3)师肯定引导:对,大家一起读一读句子,注意要读出猫的古怪来。

(4)师引导:说得对,现在大家再读一读这些句子。

(5)解词:谁来说说“尽职”与“屏息凝视”的意思。

“尽职”指尽到责任。

理解“屏息凝视”的站起来说一说再做一做。

一生讲并演示以加深理解小猫的尽职。

“屏息凝视”:指控制呼吸并专注地看。

(6)现在根据老师提供的练习来说一说猫的古怪性格。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它又又又。

(7)师相机板书:老实贪玩尽职2、自读第2自然段。

(1)刚才大家学了第一自然段,谁知道我是抓住哪一句话来讲的?(第一句话)(2)现在我们自学时也要抓住重要的词、句来学习,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评讲:读懂第二自然段的举手。

学生汇报。

归纳引导:文中的“几朵小梅花”能否改成“几个小脚印”?(不能,“几朵小梅花”写出了老舍先生对大花猫的喜爱之情。

)师归纳引导:大家说得对,这高兴与不高兴变成反义词怎么说?高兴——生气师:这高兴与生气时的表现也是猫的性格,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猫的性格有什么特点?(古怪)(4)这只古怪的猫给你什么印象?说一说。

这是一只(古怪、可爱)的猫。

认真找出、画好后,学生汇报。

(师相机辅导)有感情地朗读。

强调猫的“又老实又贪玩”,继续汇报。

能理解重点词语,通过理解进一步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填空巩固猫性格“古怪”的特点。

找出中心句。

学会抓住重要的词、句来学习课文的方法。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在交流讨论中体会这种拟人的方法对表达情感产生的作用。

再次体会猫的古怪性格。

自由发言。

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教学流程3、独立学第3自然段。

(1)总结前两段的学习方法,迁移独立学第3自然段。

(2)师检查辅导;①找出一对反义词。

(害怕)——(勇猛)②把体现害怕与勇猛的句子读一读。

③这害怕与勇猛也是大花猫(古怪)性格的表现。

三、小结。

猫真(古怪),真(淘气),真(可爱),真讨论(喜欢)。

四、布置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掌握前两段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学习的学习方法。

找出反义词。

找出相关的句子进行体会。

再次感受到猫性格的古怪。

积极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备课人:董晓娟备课时间2017年7月12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备课人:董晓娟备课时间2017年7月12教学流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备课人:董晓娟备课时间2017年7月12课题18.颐和园课时3课时课型精读课文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按照课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

理解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按照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2、学难点借助课文,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课件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流程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导语: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

它就是颐和园,(教师板书课题)那里有著名的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等人文景观。

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

二、出示幻灯片,认识颐和园的几个著名景观,从直观入手,对颐和园的美景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有条件的可以给学生播放有关颐和园的风景教学录相片。

或出示一组有关颐和园名胜风光图片。

)三、学生轻声读课文,用笔标出自然段;划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对我国古代建筑有一定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生对颐和园的美景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自由读文,标自然段,画生字新词。

教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备课人:董晓娟备课时间2017年7月12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第六单元:人间真情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备课人:董晓娟备课时间2017年7月13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备课人:董晓娟备课时间2017年7月13教学流程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听写词语。

二.继续学习课文3、4、5自然段。

1.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2)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一行人走搭石时动作的协调有序的?“像轻快的音乐”“给人画一般的美感”(3)引导体会“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学习第4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思考:作者写了哪两个事例?(3)指导回答。

(4)交流:从“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直到溪边……”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这两个事例中,我们不但能看到一幅幅和谐的画面,也能够感受到画面中人物的美好心灵。

3.学习第5自然段。

让学生结合前文畅谈对这段话的理解,进一步体会作者借搭石所要赞扬的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个性美。

三.指导朗读全文。

四.完成小练笔:平凡事物中的美。

1、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完成小练笔。

正确书写词语。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说说为什么是一道风景。

认真读文。

学生能够概括事例。

组内交流后在班内汇报。

体会事例中表现出的和谐美和心灵美。

根据前文中提到的事例,体会出作者家乡人们的高尚品质。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积极说出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美。

将发现和感受书写下来。

教学流程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备课人:董晓娟备课时间2017年7月13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备课人:董晓娟备课时间2017年7月13教学流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备课人:董晓娟备课时间2017年7月13课题24*.《给予是快乐的》课时1课时课型略读课文学习目标1.能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教育学生给予比被给予更快乐。

重点教育学生给予比被给予更快乐。

难点教育学生给予比被给予更快乐。

学习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课件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流程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一、情境导入1、今天,我带来几件小礼物,奖给昨天家庭作业完成优秀的同学。

给学生发礼物,请获奖者谈一谈此时的心情。

2、教师小结,得到是快乐的,其实给予更快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给予是快乐的》。

希望同学们大胆地提出问题,学完课文将根据大家的提问,评选最佳问题和最佳提问人。

二、感知发现1、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2、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评价问题的质量。

(估计学生会提出:谁给予谁?在怎样的情况下给予的?给予了什么?)从好的问题中小结发现的方法,即针对课题提问时,要抓住关键词“给予”进行思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