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隆碲金矿点的发现及其找矿意义

热隆碲金矿点的发现及其找矿意义

热隆碲 (金) 矿点的发现及其找矿意义
表 2 热隆碲铜金矿点光谱定量分析成果表
光谱 样 品
样 编 号
编号
岩矿石名称
分 析 成 果
Ag Au Hg W Mo As Sb Bi Cu Pb (μg/ g) (μg/ g) (μg) (μg/ g) (μg/ g) (μg/ g) (μg/ g) (μg/ g) ( %) ( %)
1 引 言
碲是一种分散元素 ,既具有非金属性又具有明显的金属性 ,呈伴生组分赋存于各类矿床 中 ,可供综合回收利用的矿床却很少 。
碲主要用于冶金 、化工及电子工业 ,近年来在高科技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 在冶金工业中 ,含碲的金属和合金的耐热性 、抗蚀性 、抗磨性 、抗震性等均有增强 。 在电子工业方面 ,Cd 、Te 太阳能电池因对日光与红外辐射波长的吸收率较高而适用于宇 航及卫星 ,Pb 、Hg 、Sn 等碲化物晶体是红外探测器 ,夜视仪的制作材料 。Te 用来制作薄膜半导 体和半导体温差元件材料 ,广泛用于宇航动力通讯 、导弹发射动力方面 。温差发电在宇宙飞船 上用作热电致冷机和热发电机 。在陶瓷和玻璃工业中 , Te 用来制造蓝色和褐色玻璃 ,以及彩 色陶瓷 。在橡胶和化学制药等行业也有应用 。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 ,联合国禁止在全球使 用氟里昂致冷剂条例的实施 ,碲的需求和价格可能激增 。所以 ,增加 Te 的资源储备 ,具有重 要的战略意义 。 除石棉大水沟世界首例独立碲矿床外 ,我国目前已利用回收的碲的工业矿床 ,品位在 0106 %以下 ,三江成矿带热隆碲铜金矿中 , Te 含量是它们的 1~3 个数量级 ,品位可达 0110 % ~0125 % ,可以作为独立的碲矿床评价 。 在 1∶20 万昌台幅区调工作时于热隆花岗岩体中发现了锡钼矿化 ,继后在 1∶5 万擦青松多 幅开展区调时对热隆矿化点进行复查后认为“可能成为川西地区在锡钼矿找矿上实现突破的 地方”。笔者在开展川西昌台地区银多金属矿普查和金银多金属化探异常查证的工作中 ,综合 分析研究成矿背景及热隆岩体的成岩时代和围岩蚀变等方面的资料后 ,认为其内外接触带具 有成金的地质条件 。通过再次复查 ,终于发现了 Te 矿和金矿化 。
许远平等 :热隆碲 (金) 矿点的发现及其找矿意义
热隆碲 (金) 矿点的发现及其找矿意义
许远平 李静 张磊 李金忠 赵明亮
(四川地勘局 403 地质队) 摘要 :在西南三江成矿带的义敦岛弧带 ,首次发现辉碲铋 矿的找矿线索 。Te 品位比目前利用回收的矿床高 1~3 个数 量级 ,可作为独立碲矿床评价 。 关键词 :三江成矿带 碲铋矿 热隆
从分析成果看 : 1) Te 品位在 0108 %~0135 %之间 ,多数为 0112 % ,与碲的工业要求比 (表 3) ,成因类型 可对比成热液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工业类型大致对应含铜黄铁矿 ,铜钼硫化物 。热隆 Te - Cu - Au 矿 , Te 的品位高于一般工业要求 1~3 个数量级 ,可作为独立碲矿评价 。
R13 R23 、R24
R29 R31 、R32 、R33 、R34
拣块 1 拣块 2 、8
碲的测定方法为丁基罗丹明 - B 比色法 ,根据西昌实验室操作规程 。其原理是根据碲的 溴化物在 qN 硫酸中能与丁基罗丹明 - B 生成红色铬合物 ,该铬合物被苯等有机溶剂所萃取 。 操作时先以砷作载体 ,用次亚磷酸盐法富集碲 ,与大量干扰元素分离 ,此时 ,金汞及少量铜 、锡 、 锑与碲共沉淀 。因此尚需以铜试剂 四氯化碳萃取分离杂质元素 ,经较为纯净的分离后 ,可 测定被测溶液中 01x 微克 Te ,有机层颜色稳定 2h 。
在热隆断裂带附近及热隆岩体两侧分枝的云英岩化花岗岩和围岩的灰岩中 ,均发育一组 与断带近于平行一致 (产状为 200°∠61°) 的纵节理和小的构造破碎带 ,为大量的石英 - 硫化物 脉充填 ,形成脉状 、网脉状 、团块状矿 (化) 带 ,单脉宽一般 20~80cm ,长 10~50m 。 313 围岩蚀变
/
细脉状辉钼矿
01125 0158 01205 01004 01025
含铜毒砂 、黄铁矿脉 01350 1104 01668 01004
/
块状辉钼矿
01225 1105 01976 01002 101050
浸染状辉钼矿石英脉 01120 0106 01514 01002 01320
毒砂 、黄铁矿脉
01180 3141 01308 01000
185
许远平等 :热隆碲 (金) 矿点的发现及其找矿意义
3 矿区地质概况
热隆碲铜金矿位于西南三江成矿带的义敦古岛弧带中的昌台火山沉积盆地西南部 ,德来 - 定曲断裂与德格 - 乡城断裂带之间的义敦岩浆岩带北缘 。 311 热隆岩体
岩体长约 2100m ,宽约 1000m ,北宽南窄 ,西端有分叉现象 。岩体相带明显 ,根据岩石的结 构构造可分为两个相带 ,内部相为中细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边缘相为细粒斑状黑云母二 长花岗岩 。
热隆岩体内外接触带普遍强烈蚀变 ,具全岩矿化的特点 。外接触带灰岩普遍黄铁矿化 、硅 化 ,局部矽卡岩化 ,岩体内及内接触带蚀变主要是云英岩化 、绢云母化 、黄铁矿化 、电气石化和 透闪石化 。
4 矿床地质特征
411 矿 (化) 带规模及矿化富集特点 笔者在热隆岩体西侧分枝部位实测地质剖面两条 (图 1 中的 R1 —R′1 、R2 —R′2) ,东部外
岩体侵位于冷通 - 擦青松多断裂带上 ,其围岩是上三叠统图姆沟组灰岩 。 312 矿区构造
燕山晚期 ,在北东 - 南西向的收缩挤压下产生北西向断裂构造 ,发育于花岗岩中的该组断 裂 ,矿化蚀变较强 ,成为导矿及容矿构造 。
1) 冷通 - 擦青松多断裂 ( F1) :该断裂是麻绒构造带与昌多柯构造带的分界断裂 ,斜贯测 区西南 ,延长约 20km ,断层面倾向 245°~260°,倾角 50°~70°。
/
毒砂 、黄铁矿脉
01120 1108 01308 01004
/
黄铁矿脉
/
0115 01462 01004
/
黄铁矿脉
/
0193 01308 01002
/
表中/ 为未分析 ;分析单位是四川地勘局 403 队实验室
剖 面 线 原 编 号
R2
R3 R5 、R6 、R7 、R11 、R12 R14 、R15 、R16 、R18 、R19
GP5 HR006 毒砂 、黄铁矿脉 186 0167 0191 1116 3190 1118 0107 941 3130 01048 01054 > 1000 01014
GP6 HR009 黄铁矿脉
1715 0142 2139 46100 1170 6119 0102 125 0150 01052 01062 > 1000 01009 分析单位 :四川地勘局中心实验室
样品 编号 HR001 HR002
HR003
HR004 HR005 HR006 HR007 HR008 HR009
表 1 热隆碲铜金矿点简项分析成果表
岩矿石名称
分 析 成 果 Te ( %) Cu ( %) Au (g/ t) Mo ( %) Bi ( %)
云英岩化花岗岩
0108 0107 1113 01004
186
1998 年第 18 卷第 3 期
四川地质学报
Vol. 18 No . 3 1998
构造 。 412 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
热隆花岗岩内外接触带蚀变强烈 ,成分复杂 。从矿石特征看 ,初步分为碲化物石英脉型矿 石和多金属硫化物型矿石 。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 、毒砂 、方铅矿 、黄铜矿 、闪锌矿 、砷黝铜矿 、 锡石 、辉碲铋矿 、碲铅矿 、辉锑矿等 。
Zn Sn Ba ( %) (μg/ g) ( %)
GP3 HR001云英岩化花岗岩 5162 0183 0117 6216 0141 0125 0106 1311 01053 01086 01013 622 01024
GP4 HR002 细脉状辉钼矿 3175 0138 0155 4517 0168 1419 0107 732 0118 01042 01021 > 1000 01006
2 成矿地质背景
从德格的雀儿山经义敦的格聂到乡城的次算措 ,延长近 460km ,宽约 30km ,由 120 多个大 小不等的酸性岩体 、岩株组成川西的岩浆岩带 。该带主要由燕山晚期 —喜马拉雅期多期次形 成的复式岩体组成 。在岩体的周缘及内外接触带发现了矽卡岩型 、热液锡多金属矿床 、矿点 30 多个 ,各岩体呈指状穿插围岩 ,接触边界形态复杂的地段和小岩体 、岩株是矿化富集的有利 部位 。岩浆岩带所在的大地构造位置属于三江印支褶皱系义敦碰撞带 。该带经历了复杂的演 化发展历史 ,形成与构造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的成矿系列 。印支期以前 ,岩浆活动以喷发为主 ,
接触带硅化灰岩中穿越路线地质两条 (图 1 中的 D6 —D8) 。剖面控制云英岩化矿化带宽 260~ 300m ,长 600m ,在云英岩化带中 ,有一组产状为 225°/ 65°~70°的破碎带和纵节理很发育 ,均为 硫化物充填组成脉状 、网脉状矿石 。硫化物以毒砂 、黄铁矿为主 ,氧化后形成赭红色 、绿灰色 。 分布于云英岩化花岗岩中的硫化物则呈星点状 、浸染状 。东部的硅化灰岩中 ,矿化带宽约 300m ,矿化特征与内带相似 ,愈近岩体矿化愈强 。硫化物脉分布较密集 ,经统计每米可达 1~2 条 ,脉宽一般 1~5cm ,最宽可达 30cm 。无论在外带的硅化灰岩中或是在内带的云英岩化花岗 岩中 ,与热隆断裂带平行的小破碎带和裂隙控矿明显 。所以热隆断裂既是导矿构造又是容矿
断裂下盘为麻绒构造带的辉绿岩 、砾岩 、灰岩等 。上盘为昌多柯构造带的变质砂岩 、板岩 。 沿断裂带形成宽 200~600m 的强变形带 。在断裂下盘即东盘的基性岩中断续见有糜棱岩带 。 在断裂上盘即西盘 ,砂板岩普遍碎裂 。断裂具逆冲性质以及脆 - 韧性剪切的特点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