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学重点之选择判断题

西方经济学重点之选择判断题

PPT上的题目1、经济学研究的是(B )A、企业如何赚钱的问题;B、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C、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D、政府如何管制的问题。

2、区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关键在于 AA、微观经济学研究经济个体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总体经济现象;B、微观经济学研究厂商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政府行为;C、微观经济学研究产品市场,宏观经济学研究失业问题;D、微观经济学研究范围狭小,宏观经济学研究涉猎广泛。

3、人们在资源有限而需求无限时必须BA、使个人利益优于公共利益;B、作出选择;C、降低期望;D、以国家利益为重。

4、“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的说法的前提是 AA、任何事物都有机会成本;B、人是自私的;C、政府不总是补贴食品生产;D、不应该出现食品银行。

5、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作 BA、经济物品;B、资源的稀缺性;C、机会成本;D、人类欲望的无限性。

6、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A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D、世界上资源最终由于生产更多的去品和劳务而消耗光。

7、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DA、怎样生产;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C、为谁生产;D、以上都包括。

8、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CA、198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B、1981年失业率超过9%;C、联邦所得税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已超过30000美元。

9、以下问题中哪一个不是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 B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C、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D、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

10、西方学者认为现代美国经济是一种(C)。

A、完全的自由放任经济制度;B、严格的计划经济制度;C、混合资本主义经济制度;D、自给自足制度。

11 经济学可定义为(C )A 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 消费者如何获取收入C 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D 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12 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点表示(B )A 通货膨胀B 该国资源未被充分利用C 该国可被利用的资源减少D 该国生产处于最适度的水平13 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C )A 失业B 通货膨胀C 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D 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物品生产下降1. 若X、Y是替代品,则X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D )。

A、X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X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Y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Y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2. 下列( D )体现了需求规律。

A、磁带的价格提高,录音机的销售量减少B、首饰的价格上涨,使其质量得到了提高C、猪肉的价格提高,看电影的人数增加D、洗衣机的价格下降,使其销售量增加3. 导致苹果需求增加的是( D )。

A、苹果价格下降B、苹果价格上升C、居民收入下降D、居民收入上升4.消费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需求会( B )。

A.减少B.增加C.不变D.上述三种都可能5.一个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A )。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互补品的价格上升6.生产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则对该物品当前的供给会( A )。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上述三种都可能7.假如生产某种物品所需原料价格上升了,则这种商品的( B )。

A.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C.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D.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8.均衡价格随着( D )。

A.需求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B.需求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C.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D.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9.如果人们对茶叶的偏好增强,则可预期(A )A、茶叶的需求增加B、茶叶的供给增加C、茶叶的供给与需求均增加D、茶叶的供给量和需求量都增加判断正误1.需求就是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购买的商品量。

N2.在任何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都是反方向变动的。

N3.如果需求增加,需求量一定增加。

N4.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N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引起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

N 6.生产技术提高所引起的某种商品产量的增加称为供给量的增加。

N7.一般说来,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比奢侈品的需求弹性要小。

Y8.市场中的均衡价格是由商品供求的交点决定的。

Y9.偏好的改变导致人们的需求在某条需求曲线上向上或向下移动,而收入的变动则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N10. 如果价格和总收益表现为同方向变化,那么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N11.若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为-1.5,那么这两种商品是互补品。

Y12. 直线型需求曲线的斜率不变,因此其价格弹性也不变。

N1.张某对面包的需求表示(C )A.张某买了面包B.张某没有买面包,而买了煎饼C.面包卖每个1元时,张某准备用现有的收入买4个,而每个为2元时,准备买2个D.张某准备买10个,但钱没带够2.需求规律说明(B )A.药品的价格上涨会使药品质量提高B.计算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C.丝绸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D.汽车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减少3.其他条件不变,牛奶价格下降将导致牛奶的(D )A.需求下降B.需求增加C.需求量下降D.需求量增加4.对大白菜供给的减少,不可能是由于( C )A.气候异常严寒B.政策限制大白菜的种植C.大白菜的价格下降D.化肥价格上涨5.当需求的增加幅度远大于供给增加幅度的时候,( B )A.均衡价格将提高,均衡交易量减少B.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提高C.均衡价格将下降,均衡交易量将增加D. 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减少6、假定某商品的供给曲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那么该商品供给的价格弹性( B )。

A 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B 恒等于1;C 为其斜率值;D 难以确定。

7.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9美元下降到8美元,需求量从50增加到60,需求为( B )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C、单位弹性D、不能确定8、水平线的需求曲线的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是(B )A.零B.无穷大C.1 D.不肯定9、假定商品x和商品y的需求交叉弹性 B是2,则()。

A. x 和y是互补品;B. x 和y是替代品;C. x和y是正常商品;D. x 和y 是劣质品。

10.越容易被替代的商品,其需求弹性( A )。

A、越大B、越小C、不确定11.如果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则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将( C )A、大大增加B、稍有增加C、下降D、不变12、下列哪种情况使总收益增加? AA 价格上升,需求缺乏弹性;B 价格下降,需求缺乏弹性;C 价格上升,需求富有弹性;D 价格下降,需求单位弹性。

13.假定玉米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玉米的产量等于销售量且等于需求量,恶劣的气候条件使玉米产量下降20%,在这种情况下( C )A、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玉米产量下降20%;B、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长,因为玉米价格上升低于20%;C、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长,因为玉米价格上升超过20%;14、劣质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B )。

A 正;B 负;C 零;D 难以确定。

15.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

政府要维持支持价格,应该采取下面的相应措施: C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1.效用是人们需要的一切商品所共有的一种特性,它是(B )。

A、客观的B、主观的C、客观和主观的统一D、既非客观,也非主观2.对于一种商品,消费者得到最大满足,这意味着( C )A、边际效用最大B、总效用为零C、边际效用为零D、总效用为正4.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B )A、为正值,且不断增加B、为正值,但不断减少C、为负值,且不断减少D、无法确定5.关于基数效用论,不正确的是( C )A、基数效用论中效用可以以确定的数字表达出来B、基数效用论中效用可以加总C、基数效用论中和序数效用论使用的分析工具完全相同D、基数效用论中认为消费一定量某物的总效用可以由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消费所增加的效用加总得出8.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B )A、实际所得B、主观感受C、没有购买的部分D、消费剩余部分1.同样商品的效用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而不同。

Y2.效用就是使用价值。

N3. 如果一种商品满足了消费者坏的欲望,说明该商品具有负效用。

N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分析方法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N5.只要商品的数量在增加,边际效用大于零,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就一定在增加。

Y 6.如果消费者从每一种商品中的带来总效用与它们的价格之比分别相等,他将获得最大效用。

N3.无差异曲线的坐标分别为( A )A、两种消费品B、消费品和价格C、两种生产要素D、生产要素及其产出4.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被称为( A )A、边际替代率B、边际技术替代率C、边际转换率D、边际效用5.若MRSxy递减,MUx和MUy必定( C )A、递增B、递减C、MUx递减和MUy递增D、MUx递增和MUy递减6.若无差异曲线上一点的斜率dy/dx=-2,这意味着,消费者放弃一单位X商品能获得()单位Y商品。

AA、2B、1/2C、1/4D、426、在山东荔枝的价格比苹果的价格贵5倍,而在广东荔枝的价格只是苹果的1/2,那么两地的消费者都达到效用最大化时,( B )A.消费者的荔枝对苹果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B.荔枝对苹果的边际替代率,济南消费者要大于广东消费者C.苹果对荔枝的边际替代率,济南消费者要大于广东消费者D.无法确定24.某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图包含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因为(B )。

A、收入有时高,有时低B、欲望是无限的C、消费者人数是无限的D、商品的数量是无限的11.预算线上的点表明(B )A、没有用完预算支出B、预算支出条件下的最大可能数量组合C、处于均衡状态D、状态不可能确定12.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B )A、消费者的收入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C、商品的价格D、以上都不正确13.某人消费苹果和香蕉。

假定他的收入增加了一倍,苹果与香蕉的价格也上升了一倍。

那么,他的预算线将( A )。

A、仍然不变B、向外移动,但斜率不变C、向外移动,但更陡峭了D、向外移动,但更平坦了27、商品M和N的价格按相同比率上升,收入不变,则预算线( A )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C.不变动D.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29、如果商品X、Y的价格分别为PX、PY是既定的,当MRSXY<PX/PY时,消费者要实现其均衡,应该(C )A.增加消费X,减少消费Y; B. 同时增加消费X和Y;C.减少消费X,增加消费Y ; D. 同时减少消费X和Y。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