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答案考试科目:语言学与汉语一、解词(每题2分,共20分)1、组合关系:组合关系也称句段关系,可比作横向水平关系,指一个语言元素与另一语言元素同时排列在言语链条上,构成语言要素在现场的组合,是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中研究语言状态关系的两大主轴之一。
2、言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心理活动过程。
3、语法意义:语法意义是指词进入语法组合之后由语法结构所赋予的词义之外的意义。
4、语境:一般指在语言运用中对话语有影响的情景、情况和关系等。
一般分为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两种。
5、离合词:指两个语素之间可以插进别的成分的词。
6、文言词:所表示的事物和现象还存在于本民族现实生活中,但由于为别的词所代替,一般口语中已不大使用。
7、形态:一指构形形态,一指构词形态。
8、义素: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
9、通感:叙事状物时运用词语,使不相通的感官相互沟通起来的辞格,也叫移觉。
10、句式:一个句子必须按照一定的模式来组织,这个模式称为句式。
二、判断(15分)1—5正正正误误 6—10正误正误误11—15误误去正正三、注音(共10分,每题2分)长征 changzheng簇拥 cu yong 薄荷 bohe 枪声 qiangsheng 快板 kuai ban[kuai ban]四、语音流变(共10分,每题2分)1同化受舌尖中音n的影响舌面后高圆唇元音u被同化为舌面前不圆唇元音2轻声,弱化“人家”一词粘合更为紧密,口语色彩较浓,词义变化引起语音变化,舌面前央不圆唇元音弱化为舌面央元音3轻声,弱化舌面前央不圆唇元音弱化为舌面央元音4同化,受鼻音n和舌面元音i发音方法的影响塞音d被同化成与其发音方法相似的n使发音更协调省力5脱落,因为连读舌面后半低不圆唇元音A脱落五、分析复句(共10分)1递进转折因果顺承 2转折因果转折六、修辞(共10分,每题2分)拟人;仿词;移就;对偶;暗喻七、解释(15分)理解一个词语的意义,首先就要确定它的理性义,而理性义的界定,就要和属于同一范畴的其它词语进行区分;同时也要注意到词义的概括性是在其所包含的不同个体的差异的基础上得来的,因此要理解这些差异的意义。
八、音节语素化(10分)音节语素化,是指一些本来不表义的音节变成了表义的语素。
从语言发展的实际和现有的语料来看,音节语素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音译外来词的首音节语素化;其二是音译加注外来词的双音节语素化;其三是联绵词的音节语素化。
第一,音译外来词只求对译过程中声音相似地接近,较少考虑所用汉语音节所结合的意义。
比较常见的是音译外来人名、地名、概念名的首音节语素化。
如老瓦(瓦尔德内尔)、巴以冲突(巴勒斯坦、以色列冲突)、米教练(米卢教练)这些音译的人名、地名往往是专有名词,但所用音节很长,所以采用首音节来指称事物。
此外,普通名词中也有首音节语素化而参与构词的,比如,由“的士”的“的”构造出“打的、的姐、摩的”等,由“咖啡”的“咖”派生出“奶咖”“苦咖”等。
第二,音译加注外来词就是在音译的基础上再加上表示该事物类别的语素。
比如,鸦片(烟)、吉普(车)、卡通(片)、高尔夫(球),但在语言交际中往往说“抽鸦片、开吉普、看卡通、打高尔夫”,这里表示义类的汉语语素逐渐脱落,而原来音译部分的音节代替整词义转化为语素。
第三、汉语中的联绵词也存在音节语素化现象,但联绵词的音节语素化不一定非得首音节,任何一个音节都有可能。
比如,“蟾蜍”构造出“蟾宫”“蟾酥”;“蝴蝶”构造出“黄蝶”“彩蝶”;“蜘蛛”构造出“蛛网”“蛛丝”等等,可见前后音节都可能语素化。
此现象不仅存在于外来词中,汉语自身词汇系统中也存在无意义音节升格为语素的现象。
这里也可看出“音节语素化”中的音节不外乎属于两类词——音译外来词和联绵词。
古代汉语一、填空题(5分)1《经传释词》杨树达 2《诗词曲语辞汇释》3王念孙、王引之 4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二、名词解释。
(10分)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
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著。
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字分别归入540部。
540部又据形系联归并为14大类。
先列出小篆然后解释这个字的本义,再解释字形与字义或字音之间的关系。
提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六书”学说。
2、十三经: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
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三、指出平仄。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郑州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答案学科、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语言学与汉语答案一律写在考点统一发的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第一部分一、解词。
1、聚合关系;在线性序列的某一结构位置上语言成分之间的相互替换的关系。
在同一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的语言单位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而彼此间形成聚合关系。
在这个线性序列中,每一个语言单位都占有一个特定的位置,在这个位置它可以被其他语言单位替换下来,犹如一根链条,某一环可以被另一环替换下来,从而形成一根新的链条。
2、拼音:把分析出来的声母韵母拼合起来,构成一个音节,就是拼音。
3、词干:词位中除去只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尾,剩下的就是词干。
词干不仅包括词根,而且包括前缀后缀等附加形位。
4、语义场:就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他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
5双关:利用语言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辞格叫双关。
二、判断题。
1.和谐的国际音标错误2.义素就是语素的意义错误3.词尾也可以出现在词干中间。
错误4.英语CHAIR和汉语椅子是一对同义词。
错误5.英语 SPEARERS的是ER。
正确6.出风头的风头是受事宾语。
正确7.有些句群和复句可以互相变换。
正确8.大的和小的不是反义词。
错误9.苦头来头插头的头都是词缀。
错误10.在任何语言中多义词都比单义词多。
?三、分析1、分析多重复句①虽然是满月,31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21所以不能朗照,11但我以为这是恰到了好处。
转折,因果,转折②大约潭是很深的,21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11仿佛蔚蓝的天融入了一块到里面去似的,22这才这般的鲜润呀。
并列;因果,因果2、神话古诗白蛇传男主人公的原型叫“奚宣赞”,后来人们把奚宣赞读成了【】,写作许仙,赞丢失了。
请用语音学原理说明这种现象。
这是语流音变造成的。
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或受临近音的影响,或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发生不同的变化。
这种变化叫做语流音变。
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等。
同化指一两个不同的音位,其中一个受另外一个的影响,变成跟它相同或相近的音位。
异化指两个本来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其中一个由于某种原因变得跟他不同。
弱化是在语流中有些音发音比较弱,不那么清晰,因而叫做弱化。
脱落是指在语流中弱化的语音会进一步脱落,较弱不重要的音在发音时丢失了,或者因为发音方便而省去某些音。
分析奚宣赞的国际音标,然后把奚宜的音标和题上的对比,分析奚宣赞到许仙的同化弱化脱落现象。
3、分析芬兰语中d t s z分属几个音位。
音位是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义形式的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划分音位的准则:A对立,在一定的语言系统中,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音素在相同环境中出现,相互替换后产生语义的差别,这两个或几个因素就是对立的。
B互补,一类音素在正常情况下不在同一个环境中出现,音素甲出现在某个位置,音素乙就不出现,这种关系叫互补。
C相似,语音上相似或者相近。
对立是划分音位的主要依据,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因素不对立,不起区别词的作用,可以划为一个音位,其中的各个音素都叫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
据两个丽莎和六可见s z不区别词,故可划为一个音位。
据妒忌覆盖、虫子毡子、失败屋顶。
痕迹轮子可见d t是对立音素,故可划分为两个音素。
四、简答题1、决定具体语言发展的因素?举例说明。
两个因素,一是社会的发展是其发展的基本条件,新事物的产生以及不同社会的联系等,都会影响语言发展。
(社会现象,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二是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各种因素处于对立统一中,相互之间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受到破坏,就会调整达到新的平衡。
语言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渐变性。
(可具体分析因素,举例子例如社会方言亲属语言等。
)2、区别词和形容词有什么区别?举例说明。
形容词语法特征:A主要做定语谓语,有的还能做状语补语。
B性质类形容词能受不很修饰。
C不能带宾语。
例如深远,深刻。
区别词的语法特征:A多数只能作定语,少数做定语和状语。
野生人造长途正式B不做谓语,不受不很修饰,这是区别词不同于形容词之处。
例如有名是形容词无名是区别词。
C不能做主语宾语,这是区别词不同于名词之处。
例如专业名词;业余区别词。
本能主语宾这是区别词不向于名词第二部分一、填空、1、经籍籑诂阮元2、说文四大家的著作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义疏说文句读说文通训定声3、四体二用的二用转注假借4、十三经注疏中春秋左氏传是谁注杜预5、无乃尔是过与尔是谁的宾语过6、先君之好是继的谓语继7、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其是指师8、鹰乃学习学习的意思屡次学飞9、引字的本义分别是拉弓;女子落户夫家生孩子10、鲁仲连义不帝秦活用的词帝11、乃自强步,少益嗜食益什么意思更加12、下列之的意义和用法①牛何之动词,到······地方去②填然鼓之衬音助词,起补足音节的作用③且王者之不作主谓之间,用作助词,没有实际意义④之二虫又何知指示代词,这⑤其虞虢之谓也代词,复指前置宾语二、加标点。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
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此之谓矣。
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
三、翻译。
1、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挠,不目逃;思以一毫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
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
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
北宫黝这样培养勇气:肌肤被刺不退缩,双目被刺不转睛;但他觉得,受了他人一点小委屈,就像在大庭广众之中被人鞭打了一般;既不受平民百姓的羞辱,也不受大国君主的羞辱;把行刺大国君主看得跟行刺普通百姓一样;毫不畏惧诸侯,听了恶言,一定回击。
孟施舍这样培养勇气,他说:把不能取胜看作能够取胜;估量了势力相当才前进,考虑到能够取胜再交战,这是畏惧强大的敌人。
我哪能做到必胜呢?能无所畏惧罢了。
2、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