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空间缓冲区分析。
(1)为点状、线状、面状要素建立缓冲区。
1)打开菜单“自定义”下的“自定义模式”,在对话框中选择“命令”,在“类别”中选择“工具”,在右边的框中选择“缓冲向导”(如图 1 所示),拖动其放置到工具栏上的空处。
图1提出“缓冲向导”2)利用选择工具选择要进行分析的点状要素,然后点击,在“缓冲向导”对话框设置缓冲区信息,如图2及图3所示。
图2 线状缓冲区信息设置1图3线状缓冲区信息设置23)利用选择工具选择要进行分析的线状要素,然后点击,在“缓冲向导”对话框设置缓冲区信息。
4)利用选择工具选择要进行分析的面状要素,然后点击,在“缓冲向导”对话框设置缓冲区信息,如图4所示。
图4 面状缓冲区信息设置2、学校选址。
要求:(1) 新学校选址需注意如下几点:1)新学校应位于地势较平坦处;2)新学校的建立应结合现有土地利用类型综合考虑,选择成本不高的区域;3)新学校应该与现有娱乐设施相配套,学校距离这些设施愈近愈好;4)新学校应避开现有学校,合理分布。
(2) 各数据层权重比为:距离娱乐设施占0.5,距离学校占0.25,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势位置因素各占0.125。
(3) 实现过程运用ArcGIS的扩展模块(Extension)中的空间分析(Spatial Analyst)部分功能,具体包括:坡度计算、直线距离制图功能、重分类及栅格计算器等功能完成。
(4) 最后必须给出适合新建学校的适宜地区图,并对其简要进行分析。
具体操作:(1)打开加载地图文档对话框,选择E:\Chp8\Ex1\school.mxd。
(2)从DEM 数据提取坡度数据集:打开工具箱→“Spatial Analyst 工具”→“表面分析”→“坡度”工具;在打开对话框中设置,如图5所示;生成坡度图,如图6所示。
图5 “坡度”对话框设置图6 坡度图(3)从娱乐场所数据“Rec_sites”提取娱乐场所欧氏距离数据集:打开工具箱→“Spatial Analyst 工具”→“距离分析”→“欧氏距离”工具;在打开对话框中设置,如图7所示;生成欧氏距离数据集,如图8所示。
图7 “欧氏距离”对话框设置图8 娱乐场所欧氏距离图(4)从现有学校位置数据“School”提取学校欧氏距离数据集,方法如上,生成学校直线距离数据集,如图9所示。
图9 学校欧氏距离图(5)重分类数据集。
1)重分类坡度数据集:采用等间距分级分为10 级(如图10);在平坦的地方适宜性好,赋以较小的适宜性值,陡峭的地区赋比较大的值(如图11);得到坡度适宜性数据图,如图12所示。
图10采用等间距分级分为10 级图11 适宜性设置图12 重分类坡度图2)重分类娱乐场所欧氏距离数据集:新学校距离娱乐场所比较近适宜性好,采用等间距分级分为10 级,距离娱乐场所最近适宜性最高,赋值1,距离最远的地方赋值10。
得到娱乐场所适宜性图如图13。
图13 重分类娱乐场所图3)重分类现有学校欧氏距离数据集:考虑到新学校距离现有学校比较远时适宜性好,采用分级分为10 级,距离学校最远的单元赋值1,距离最近的单元赋值10。
得到重分类学校距离图14。
图14 重分类学校距离图4)重分类土地利用数据集:在考察土地利用数据时,容易发现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对学校适宜性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重分类时,勾选“将缺失值更改为NoData”,删除旧值为4、7、9的新值(如图15);然后根据用地类型给各种类型赋值,,深色部分为比较适宜区,浅色部分表示适宜性比较差,白色表示该处不允许建学校,如图16。
图15 重分类设置missing datapublicTranstionalAgricultureVegetableCity centerforestBarren land图16 土地类型重分类(6)适宜区分析。
打开“Spatial Analyst 工具”→“地图代数”→“栅格计算器”,对各个重分类后数据集的合并计算,最终适宜性数据集的加权计算公式为:reclass_rec(娱乐场所)* 0.5 + reclass_sch(现有学校)* 0.25 + reclass_la(土地利用数据)* 0.125 +reclass_slop1(坡度数据)* 0.125得到最终适宜性数据集(图17),适宜性较高区域(深色部分)为推荐学校选址区域。
娱乐场所现有学校图17 适宜性学校选址3、市区择房。
要求:(1)所寻求的市区是噪声要小,距离商业中心要近,要和各大名牌高中离的近以便小孩上学,离名胜古迹较近环境优雅。
综合上述条件,给定一个定量的限定如下:●离主要市区交通要道200米之外,交通要道的车流量大,噪音产生的主要源于此(ST为道路类型中的主要市区交通要道);●距大型商业中心的影响,以商业中心的大小来确定影响区域,具体是以其属性字段YUZHI;●距名牌高中在750米之内,以便小孩上学便捷;●距名胜古迹500米之内。
(2)将满足上述条件的其中一个条件的取值为1,不满足的取值为0,即如果满足距主要市区交通要道200 米之类,取值为1,反之为0;其他亦是如此,最后将其累加得到分级。
即满足三个条件的累加得到3,满足 2 个条件的得到2,最后将全部分成 4 级。
操作:(1)建立主干道噪音缓冲区。
1)选择交通网络图层(network.shp),打开图层的属性表,点击“表选项”,在菜单中选择“按属性选择”,在“按属性选择”对话框中,左边选择“TYPE”,双击将其添加到对话框下面 SQL 算式表中,点中间“=”,再单击“获取唯一值”将 TYPE的全部属性值加入上面的列表框中,然后选择“ST”属性值,双击添加到 SQL 算式表中(如图18),将市区的主要道路选择出来。
图18 “按属性选择”对话框设置2)点击缓冲区按钮对选择的主干道进行缓冲区的建立,首先在缓冲区对象图层选择交通网络图层(network),然后选中“仅使用所选要素”;3)确定尺寸单位,选择第一种缓冲区建立方法,指定缓冲区半径为 200 米;4)由于不是分别考虑一个图层的各个不同的要素的目的,所以我们在这里选择的是第一种边界设定类型,然后指定好缓冲区文件的存放路径和文件名后,单击“完成”,完成主干道噪音污染缓冲区的建立,如图19。
图19 主干道噪音缓冲区(2)建立商业中心影响范围缓冲区。
1)建立大型商业中心的影响范围。
首先点击缓冲区按钮,在缓冲区对象图层选择商业中心分布图层(network);2)确定尺寸单位,选择第一种缓冲区建立方法,以其属性字段 YUZHI 为缓冲区半径;3)选择的是第一种边界设定类型,指定好缓冲区文件的存放路径和文件名;完成商业中心影响范围缓冲区的建立,如图20。
图20 商业中心影响范围缓冲区(3)建立名牌高中的影响范围。
1)点击缓冲区按钮,在缓冲区对象图层选择名牌高中分布图层(school);2)确定尺寸单位米,选择第一种缓冲区建立方法,指定 750 米作为半径;3)选择的是第一种边界设定类型,然后指定好缓冲区文件的存放路径和文件名后,完成名牌高中的覆盖范围缓冲区的建立,如图21。
图21 名牌高中的影响范围(4)名胜古迹的影响范围建立。
1)点击缓冲区按钮,在缓冲区对象图层选择名胜古迹分布图层(famous place);2)确定尺寸单位,选择第一种缓冲区建立方法,指定 500 米作为缓冲区半径;3)选择的是第一种边界设定类型,指定好缓冲区文件的存放路径和文件名,完成名胜古迹的覆盖范围缓冲区的建立,如图22。
图22 名胜古迹的影响范围(5)进行叠置分析将满足上述四个要求的区域求出。
1)将商业中心影响范围、名牌高中的影响范围和名胜古迹的影响范围进行叠置分析的交集操作,可以将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的区域计算出。
打开工具箱,选择“分析工具”→“叠加分析”→“相交”工具,打开交集操作对话框,将商业中心的缓冲区、名牌高中的缓冲区和名胜古迹的缓冲区分别添加进来,设定输出文件名并选择全部字段,输出类型和输入类型一样,获得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的交集区域,如下图所示。
图23 满足三个条件的区域2)利用主干道噪音缓冲区对获得的三个区域的交集进行图层擦除操作,获得同时满足四个条件的区域,打开工具箱,选择“分析工具”→“叠加分析”→“擦除”工具,设置“擦除”对话框(如图24),获得同时满足四个条件的交集区域的获得,即购房者的最佳选择区域,如图25。
图24“擦除”对话框的设置图25 购房者的最佳选择区域(6)为了便于购房者的选择有更大的余地,更直观地,综合上述四个因子,对整个市区进行分等定级,分级标准是:●满足其中四个条件为第一等级;●满足其中三个条件为第二等级;●满足其中两个条件为第三等级;●满足其中一个条件为第四等级;●完全不满足条件的为第五等级。
1)分别打开商业中心,名牌高中和名胜古迹影响范围的缓冲区图层的属性列表,添加一个market,school和famous 字段,并全部赋值为1,)将主干道噪音缓冲区图层的属性列表中添加voice 字段,全部赋值为-1,这里取-1 的原因是所取的噪音缓冲区之外的才是所要获得的区域。
2)打开工具箱,选择“分析工具”→“叠加分析”→“联合”工具,在“联合”对话框设置,在四个缓冲区逐个添加进去,同时设定输出图层的地址和文件名将全部字段连接,得到四个区域的叠加合并图,如下所示:图26 四个缓冲区的叠加图3)打开生成的联合文件图层属性列表,添加一个短整型字段class,然后保留FID,Shape*,class,market,voice,school和famous 字段,然后在“编辑器”工具栏下来菜单中选择“开始编辑”,然后在属性列表中的class 字段上单击右键,选择“字段计算器”,在“字段计算器”对话框设置,使得class=market+voice+school+famous,即将其进行分等定级(如图27),就将四个因子进行了一个简单的综合,同时也可以根据最后的区域的class的属性值将全部的研究的区域进行了等级的划分:第一等级:数值为3;第二等级:数值为2;第三等级:数值为1;第四等级:数值为0;第五等级:数值为-1。
图27 设置“字段计算器”对话框4)最后在Union 图层属性中将图层设置成以class字段分级显示,最后得到整个市区的分等定级图。
颜色越深,则满足的条件就越多,是优选区域;而相对的颜色浅的区域则是满足的条件就越少,区域就不是优选区域,如图28。
第五等级第四等级第三等级第二等级第一等级图28 市区分等定级图4、最短路径问题分析与应用。
要求:(1)网络中指定一个超市,要求分别求出在距离、时间限制上从家到超市的最佳路径。
(2)给定访问顺序,按要求找出从家经逐个地点达到目的地的最佳路径。
操作:1)加载数据集city。
2)将点状要素place以HOME 字段属性值进行符号化,1 值是家,0 值是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