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一些老师喜欢当班主任呢?他们即使在关键中,也尽可能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即使在一片盲从中,也能保持一份清醒;即使在“类体力劳动”的包围之中,也能捍卫思想的权利和尊严。
他们的肩膀上,长着自己的脑袋。
他们是一些真正把班主任工作当作专业的人。
著名教育专家王晓春40年教育经验总结。
中小学班主任专业成长的优秀读本。
如今我们通常见到的终日忙忙碌碌、急急挠挠、被动招架、焦头烂额的班主任,确实当不得,要做,就该做一个快乐明哲的班主任。
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王晓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著名教育专家)前言您喜欢做班主任吗?第一章班主任的角色要求第一节教育型的管理者(·请举一个班主任工作中的案例,具体说明教育型管理与单纯管理的区别)第二节学习指导者(·请举例谈谈您对教育与教学关系的理解)第三节学生的平等对话者(·请具体回忆您和学生的某次谈话,自己分析一下,或者和同事们交流一下,这算不算是一次“平等”的对话?说明理由。
)第四节学习者(·请回忆您一周内或者一个月内十件〈班主任工作中〉棘手的事情。
想想当时您的反映主要是生气、埋怨还是冷静、反思,心里的主要问题是“怎么办”还是“为什么”。
如果您的反应中后者〈冷静、反思,问“为什么” 〉占到七次以上,您就算把握了“学习者”的角色定位,否则,您就还不算“学习者”,那您就要改变自己喽!)第五节心理工作者(请拿出一个教育案例,说明用传统思路怎样做,用“心理工作者”的思路又怎样做,说出二者的区别。
)第六节家庭教育指导者(1、请回顾一下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看看自己是否扮演了“家庭教育指导者”的角色,并考虑一下以后怎么办。
2、请拿出一个同学做案例,和同事们讨论一下,如何诊断和指导这个学生的家庭教育。
)第七节班主任的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现象(请选择您班主任工作中典型的一天,看看您在这一天中实际上扮演了哪些角色,再反思一下您本该扮演哪些角色,其中有没有角色模糊与角色冲突的地方,考虑一下应该如何解决。
)第二章班主任影响学生的手段第一节定规矩(请您班的学生把他们能想到的需要遵守的所有规矩都写出来,然后您仔细研究一下,哪些属于国家的要求,哪些属于学校的校规,哪些是班里的要求,哪些纯属您个人的建议,把研究结果向同学公布。
)第二节评比(请具体分析校内或班内的一个评比项目,看看它有多少合理性,想想如果不用评比的方法能不能解决问题)第三节批评(1、请选择典型的一天,记录下你对学生的所有能够,然后一个一个分析,哪个是必要的,哪个是不必要的,其中有几个可以转换为提醒、分析、理解、表扬等方式。
2、搞一个“无批评日”试试〈不必向学生宣布,自己暗下决心就是了〉,然后总结一下经验教训。
您可能会发现,大幅度减少批评,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第四节惩罚(请把您平日经常采用的惩罚手段一一写纸上,加以分类,然后自己进行一下评估。
)第五节说服(本节提出了几条说服教育的原则〈提供新信息,从学生的看法出发,说服中不动用权力〉,说说您是否赞成这几条原则,为什么。
您能提出新的原则吗?)第六节表扬(请回忆一下一周内您作为班主任对本班学生的表扬次数和情节,然后作一番自我分析,看表扬方式在您各种教育方式中占多大比例,您的用语是否单调,效果如何。
)第七节榜样(请选择一个学期为例,总结一下,您作为班主任,一共给学生树立了哪些榜样。
编一个“榜样花名册”,然后分析一下,效果如何,经验教训是什么?)第八节集体舆论(针对班里发生的一件比较典型的事情,做一次民意测验〈可以无记名写小条〉,然后进行分类,看看学生的反应与班主任的预测是否一致,为什么。
并想一想,以后怎么办。
)第九节师爱(请结合一两个案例,实事求是地谈谈您对师爱的看法。
)第十节威信(建议通过政教处,用问卷察访等方式,调查一下自己的威信状况,看看学生对自己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酌情加以调整。
一个学期之后,再调查一遍,看情况有没有变化。
)第三章班主任的类型第一节“班妈”型,“班官”型,鼓动家型,领袖型,导师型第二节科学家型,“维持会长”型,“寨主”型,“书生”型(如果愿意,请分析一下自己的工作,鉴定一下您属于哪种类型的班主任,并说说您打算朝哪个方向提高自己。
)第四章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边界第一节“校园无小事”——班主任工作失去重点(请举一个您周围的真实的案例〈自己的也可以,别人的也可以〉,证明,班主任当成大事来处理的,其实是小事。
再举一个相反的例子:班主任当小事来处理的,其实是大事。
)第二节“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班主任工作失去边界(班主任工作是有边界的,您是否赞成这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第五章班风建设第一节班风是什么(本节谈到的班风内涵的七个方面您是否同意?您有何批评、修改和补充的意见?)第二节班风是怎样形成的(请举出您带过的印象最深的班级〈最好一个成功的、一个失败的〉,回忆一下您开始是怎么打算的,后来是怎么行动的,最后形成的班风和您原来的预计是否符合,经验和教训是什么。
)第三节班风诊断(请根据本节思路对您现在所任班级的班风作一个常规诊断或特色诊断,然后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下一步的措施。
)第四节如何引导班风——舆论(请举出一个反映班级舆论的典型事件,说说您是怎样引导和处理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第五节如何引导班风——纪律(请反思一下您的工作,看看您维护本班纪律的措施中,管制法和引导法各占多大比例,您班纪律在多大程度上属于自觉纪律,然后说说自己以后打算怎么做。
)第六节如何引导班风——学风(1、组织一次班会,专门讨论一个问题:你能把现在写作业的时间减少四分之一还保持或者提高学习成绩吗?你用什么办法?2、在讨论的基础上,组织班级评选“高效率学习者”,比赛看谁做无用功最少。
)第七节如何引导班风——人际关系(建议您仔细调查后,画出一幅“班级人际关系态势图”。
您会发现,把图画完了,您脑子里班级的人际关系就清晰多了,或许您连引导的办法都想出来了。
)第六章班级日常管理第一节教育管理(请举出一个案例说明,教师怎样做才既不是单纯管理,又不是空洞说教,而是正确的教育。
第二节管什么(请选择比较典型的一天,仔细回忆您在班里都做了哪些日常管理工作,看其中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做了无用功,想想经验和教训是什么。
)第三节谁来管(请您设计一个分层次的班级日常管理网络,把各种日常管理项目都安排得清清楚楚,然后找几个学生,听听他们的意见。
)第四节怎么管(请拿出一个案例,说说您用的是什么策略,并对自己这个策略作个评价。
)第七章问题学生诊疗第一节问题生的界定及分类(1、对问题生的界定您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
2、对问题生的分类您认为是否合适?您有没有反对或修改的意见?)第二节问题生诊疗的步骤及方法(请举出一两个您教育问题生的案例,分析一下您是按什么步骤教育他的,与以上所说的诊疗步骤作一下比较,说说您的感想。
)第三节问题家庭的分类指导(请选择几个问题生案例,和同事一起分析一下该生的家庭类型,并制定初步的干预方案。
)第四节问题生诊疗案例结语做一个快乐明哲的班主任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读《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您喜欢做班主任吗?看到这个问题,我陷入了沉思之中,工作8年了,做班主任也8年了,这8年让我收获了太多的失望与希望、痛苦与快乐、疲惫与幸福……那我究竟喜不喜欢做班主任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开始阅读著名教育专家王晓春老师集40年教育经验总结而写的一本适合中小学班主任专业成长的优秀读本——《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
为什么许多教师都不愿意做班主任?书中引用的两个故事会告诉我们答案。
一个是亚洲某部落的土著擅长编一种草垫,畅销世界。
一家美国公司的代表与该部落酋长洽谈,提出要定购几千张草垫。
酋长说,定得太多了,单价要提高。
这位商人大吃一惊,询问为什么定得多反而提价。
他得到的回答是:“因为我们得编几千张草垫,单一的重复动作将使我们很厌烦。
”第二个故事是琼斯先生在一家公司里干了十五年,从未被提升过。
后来,调来了一个小伙子,刚干了一年就被提升了。
琼斯先生无法咽下这口气,去找经理质问:“我干这工作有十六年的经验,为什么这新手刚来一年却爬到我头上去了?”经理说:“我很抱歉,琼斯先生。
可是您并没有十六年的经验。
您只有一年的经验,只不过您把它用了十五次而已。
”这位经理的话发人深省。
如果我们年复一年地走老路,岂不就是琼斯先生吗?为什么有一些老师喜欢当班主任呢?我想,不单单是因为他们对教育工作特别热爱。
如果仔细观察他们,就会发现这是一些主体性较强的人。
他们即使在夹缝中,也尽可能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即使在一片盲从中,也能保持一份清醒;即使在“类体力劳动”的包围之中,也能捍卫思想的权利和尊严。
这种人,一旦体制宽松了,他们会更加如鱼得水,而不会茫然,因为他们的肩膀上,长着自己的脑袋。
他们是一些真正把班主任工作当作专业的人。
这本书的写作宗旨是:尽量减少行政思维和行政语言,减少空话、大话、套话、废话,把班主任工作真正作为一个教育专业,进行学术研究,追究其理念,探索其规律,构建其体系,寻找其方法,从而使更多的教师喜欢当班主任。
全书首先谈到了班主任的六种角色要求(第一章),然后阐述了班主任影响学生的十种手段(第二章),在此基础上,把班主任分成了九类(第三章),这以后就开始论述班主任工作的内。
首先厘清了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边界(第四章),然后分别阐明了班主任工作三大块(第五章:班风建设;第六章:班级日常管理;第七章:问题生诊疗)的内容和工作方法。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本书的内容,那就是:主张班主任实现思路和工作方式的转轨,从只会交替使用“管”和“哄”的方式转变到逐渐更多采用“帮”的办法上来。
王晓春老师认为教育有三种方式:管孩子,哄孩子,帮孩子。
历来我们的教育者只会前两种方式,王老师在本书中向教师竭力介绍和推荐的是第三种方式——帮孩子。
因为管孩子时,教师是指挥者;哄孩子时教师是鼓动者;帮孩子时,教师是研究者。
终日忙忙碌碌、急急挠挠、被动招架、焦头烂额的班主任,确实当不得,要做,就该做一个快乐明哲的专业的班主任。
想起自己刚毕业做班主任不久,当时我只是一个初出茅庐、年轻力盛的“孩子王”,跟着有经验的教师学本领、学技巧。
我班有一个很顽皮、且较自信、执拗的男孩子,成绩较好,但上课比较好动,喜欢说小话,如果教师批评他,他总是一副很不高兴、不服气的样子。
起初我以为是欺负我这个刚工作不久的新教师,没想到其他老师的课也是一个样。
观察了他一段日子,我觉得他应该是个不错的孩子。
他很喜欢运动,爱跑步,还参加了校队,我应该找个机会和他谈谈,帮助他改一改目前的现状。
有一次活动课,我和孩子们正在操场活动,他突然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想和你比赛跑步。
”“好呀,不过我有个小小的要求。
”我没想到他主动向我挑战,我感觉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