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自动化创新实践---××宿舍楼层综合布线设计学院学生姓名学生学号班级指导老师提交日期目录一.实践要求·······································二.综合布线系统······································2.1综合布线系统特点2.2综合布线系统原则2.3综合布线系统组成三.宿舍楼层平面图分析································四.综合布线各系统的设计····························4.1工作区子系统4.2水平子系统4.3管理间子系统4.4垂直子系统4.5设备间子系统4.6建筑群子系统五.设备清单·········································六.心得体会·········································一、实践任务要求以自己所在宿舍为设计对象(用AutoCAD画出平面示意图),按照每个房间1个语音点和5个数据点的需求,设计弱电间位置,估算所需线缆和管槽,并给出系统原理图和设备清单。
完成时间:第11-14周。
二、综合布线系统2.1、综合布线系统特点:综合性(语音、数据、视频信号,布线一次完工)先进性(光纤与双绞线混合布线)开放性(开放式体系结构,开放标准,支持所有著名厂商产品,如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灵活性(双绞线同时支持语音和数据)2.2、综合布线系统原则:1) 全部采用符合综合布线标准的产品项目中采用的所有产品均符合国际EIA/TIA 568 及国内布线相关标准。
2)水平和骨干电缆系统采用星形拓扑水平电缆长度最大不能超过90米(295尺),如果考虑跳线、接插线和设备电缆,可再增加10米,超过10米的长度,应从水平配线系统的90米限额中减去。
3)对于每个建筑物,所选择的骨干电缆媒介(铜缆/光纤)应满足业务和距离的要求。
如使用光缆,每个配线间至少有6芯多模62.5/125μm GI光纤(推荐使用12芯光纤),在距离超过2,000米(6,560尺)时,推荐使用单模光纤,各配线间的话音和数据骨干电缆分开。
4)符合布线标准的结构化设计,便于信息点的增加、扩展、变更、移动,易于系统维护管理。
5)在每个主配线终端和通信配线间的话音和数据终端应分开。
6) 每个工作站或工作区域应有两条四对专用水平电缆,分别用于话音、数据。
7) 电信配线间的位置设置应满足90米(295尺)的最长水平配线要求。
超出90米时,采用多个配线间。
2.3、综合布线系统组成我国新标准是在参考EIA/TIA-568商业大楼电信布线标准和ISO /IEC 11801用户楼群通用布线标准的基础上,将综合布线系统分成6个子系统,它们分别是:(1)工作区子系统;(2)配线(水平)子系统;(3)干线(垂直)子系统;(4)设备间子系统;(5)管理子系统;(6)建筑群子系统。
三、宿舍楼层平面图分析从平面图可知,一楼层和二到九楼层的差别是:一楼层中间位置是设备间,二到九楼层中间位置是配线间(管理间)。
华南理工大学北校区北二宿舍楼层平面图可知,每层楼有32间宿舍,按照一个语音点,五个数据点计算,每楼层有语音点32个,数据点160个。
整栋宿舍楼有九层,所以共有288个语音点,1440个数据点。
弱电竖井的位置在平面图中,配线间隔壁。
(弱电竖井)四.综合布线各系统的设计4.1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工作区间即办公区域,由终端设备(计算机、电话机)及其连接到信息插座之间的部件组成;每个信息插座旁边配备一个1~2个单相电源插座;信息插座与电源插座间距不小于10cm,不大于30cm。
工作区示意图(注明:正方形为数据点(4个网线插口一个电话插口和一个语音点),圆形为插座,正五边形为电箱。
)每间宿舍为一个工作区,每间宿舍住4位学生,每间宿舍在写字桌侧墙面离地高1m处已安装四个电源插座,因此信息插座安装与电源插座等高处。
4.2水平子系统的设计(注:宿舍四个人,每个人的书桌位置处各有一个网线插口和电源插座,途中前后中央位置可以看出。
图中每个宿舍分为三部分左边为放杂物区间,中间为生活区间,右边为阳台。
)(水平子系统布线设计图)从水平子系统示意图可以看出:所有信息点连在靠近门口处,然后通往宿舍外的线槽。
所有电源插座连接电箱,然后通完宿舍外。
每间宿舍共有6个电源插座和一个语音点五个数据点。
数据及语音信息点的水平数据线缆采用室内6类非屏蔽双绞线系列。
水平线缆从楼层设备间引出后,通过线槽或线管连接到接线盒处并做好预留。
水平走廊的线槽及室内的线管均在土建时架设完整。
4.3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位于每层的楼层配线间,包括电缆配线架,光缆配线架设备及电缆跳线和光缆跳线;干线子系统与水平子系统的桥梁,同时为同层组网提供条件:当终端设备位置或局域网结构发生变化时,只需改变跳线方式即可解决。
管理子系统由配线架、跳线等组成。
通过星型拓扑结构,在各个管理层次上完成各种连接和组网,为各种各样的应用提供通用和特殊的网络(环型、星型、总线型、树型等等)。
用户方便的管理自己的系统,只要在管理子系统内部稍做调整即可实现功能的调整及I/O位置的调整。
通过对各层配线间的合理布局,可预留空间支持用户由于业务发展对系统扩容的需求。
水平图如下:配线间的设计:1、楼层配线架安装在楼层垂直弱电井内的19in机柜中,并靠近接线口。
根据楼层信息点的多少,确定配线间的个数,及配线架的个数。
2、GCS色标。
为了管理的简易,在布线系统大量的线缆中。
遵循蓝场连接水平子系统,白场连接垂直干线子系统,紫场连接应用设备,灰场连接机房等。
3、配线间的环境。
配线间应尽量保持室内无尘,通风良好,室内照度不低于150lx,并符合相关消防规定。
4、所有设备采用联合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4.4垂直子系统垂直子系统即建筑物内垂直方向上的主馈线缆,它将各楼层配线间的接线端连接到主配线间的配线架上,再与设备间系统连接。
(垂直子系统布线图)4.5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选定规则:•设备间的位置及大小,应根据设备的数量、规模、最佳网络中心等内容综合考虑确定。
通常情况下,设备间管理子系统建议选择在水平中心位置,可以保证水平布线的距离最短,不会超过双绞线所允许的100m最大传输距离。
设备间既要按照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根据选用设备及安装要求进行设计和规划,又要满足采光、防尘、隔音等工作环境的要求。
设备间装修时,应尽量保持室内无尘土,通风良好,应符合有关消防规范,配置有关消防系统。
按照标准的设计要求,设备间(尤其是要集中放置设备的设备间)应尽量满足下面的要求: •设备间应当选择设置在电梯附近,以便装运笨重的设备。
•设备间的最小安全尺寸是28OcmX2OOcm,标准的天花板高度为24Ocm,门的大小至少为 2.1mx1m,向外开。
尽量将设备柜放在靠近竖井的位置,在柜子上方应装有通风口用于设备通风。
•房顶吊顶一般要取齐过梁下部,并留足灯具和消防设备暗埋高度。
建议吊顶采用铝合金龙骨和防火石棉板。
•设备间地板优先使用耐磨防静电贴面的防静电地板,抗静电性能较好,长期使用无变形、褪色等现象。
设备间的地板负重能力至少应为5OOkg/mz。
•由于设备间多采用下进线方式,地板下要敷设走线槽和通风,因此,地板净空高度应当为10-5Ocm。
•设备间设备一般按机柜间与操作间相隔离的原则进行安装,特别是对于交换机、光传输设备、集群设备等自动化程度高,网管系统可完成设备大部分调测监控及系统操作的设备,这样可减少人为因素对设备的影响。
•为隔音、防尘需装设双层合金玻璃窗,配遮光窗帘,配置专用通风、滤尘设备,保持设备间通风良好。
•室内照明不低于1501x。
•设备间室温应保持在10@25C之间,相对温度应保持60%-80%。
•设备间尽量远离存放危险物品的场所和电磁千扰源。
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范围为0•l5MHz@l0OOMHz时不大于120佃。
机房内磁场干扰场强不大于800川m。
•平行线缆相互隔离的距离不小于50一6O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