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拒绝白色污染一、课题的提出: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被丢弃的塑料制品,最常见的就是我们买东西时用的色彩缤纷的塑料袋,这些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商品零售场所停止塑料袋无偿使用,同时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
为响应全国“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号召,我们适时提出了这一课题,让同学们关心周围环境,从自己身边做起,促使学生成为自我教育、文明教育的主人。
二、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1)关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白色垃圾,通过调查体验塑料对环境带来的危害。
(2)思考并提出可行的减少使用塑料袋的方法,并向他人作宣传。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学习处理调查数据的能力;(2)联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3、情感目标(1)参与环保活动,养成环保从小事做起的习惯。
(2)通过参与此次实践活动提高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热爱。
(3)加强学生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
三、活动对象及课时活动对象:小学高年级学生活动时间:2008年3月-2008年6月四、活动过程第一阶段:确定主题,产生子课题。
活动目标:1、通过教师展示的一些图片及相关文件,引起我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更重要的是引起我们对环境污染现状的关注,了解环保事业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养成自觉的环保行为。
2、围绕环保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产生子课题。
学生主要活动:(一)观看图片展,谈感受。
(二)在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基础上,确定活动主题为“我们身边的白色污染”。
(三)自由发言,提出关心的问题。
预设问题如下:1、什么是“白色污染”及其种类?2、“白色污染”的产生及污染现状3、“白色污染”的危害是什么?4、国内有哪些处理白色污染的措施?5、国际上有哪些处理白色污染的措施?6、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白色污染”?7、“白色污染”在本地的危害有哪些?8、如何开展清除“白色污染”的活动?9、调查我们身边的人对“白色污染”知识的了解现状?10、做为一个有责任的公民,我们应该怎样做?(四)结合兴趣,经过讨论、合并、归类之后,学生提出以下子课题1、什么是“白色污染”及“白色污染”的危害是什么?(白色污染知多少?2、白色污染的现状及我们身边的白色污染?(随处可见的白色污染)3、调查我们身边的人对“白色污染”知识的了解现状?(调查问卷)4、如何有效地控制“白色污染”?我们怎么做?(争做环保小卫士)教师指导重点: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并时,要注意指导学生将有关联性强的问题进行合并,同时要兼顾各子课题的任务量,力争均衡。
第二阶段:合理分组,拟定活动方案活动目标:1、在尊重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合理分组。
2、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各小组拟定好本小组活动方案,填写好开题报告表。
学生活动:1、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子课题。
2、原则上按兴趣分组,但可适当调整。
3、选出自己的小组长,邀请好指导教师。
4、根据小组课题,拟定研究方案。
5、填好主题自主申报表。
教师指导重点:1、学生的分组应以尊重学生的兴趣为主,若各小组人数、力量等相差悬殊,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如可动员其中一部分学生选择次感兴趣问题。
2、在小组的形成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不太受欢迎,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合作交往教育,协助分好组。
3、主导教师要教学生一定的邀请技巧,顺利请来指导教师。
第三阶段:修正完善,主动参与,深入探究。
活动目标:1、实施研究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2、充分调查、访问、研究,在此基础上完成好调查表等。
学生主要活动:每个子课题组按活动方法分问卷调查小组、采访小组、实地考察小组、收集资料小组等,并制定好活动的记录表、调查表等。
并且各组通过活动对其制定的调查表、调查、问卷、采访题目进行修正等,分小组实施研究。
第一小组研究:什么是“白色污染”及“白色污染”的危害是什么?1、根据问题,师生共同商讨,完善行动方案。
对于这个问题,小组成员主要通过到图书馆查找资料、网上搜索两种途径来获取答案。
2、落实行动。
学生利用课间、放学后、双休日时间搜集资料,进行采访。
3、对搜集的资料进行美化,打印知知识报,张贴到教室宣传栏上;对不同被采访者对待白色污染的态度进行汇总、概括。
第二小组研究的是:白色污染的现状及我们身边的白色污染?(随处可见的白色污染)1、小组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并且通过网络查找关于白色污染的现状2、小组通过实地考查更深入地了解白色污染在我们身边的现状。
教师指导重点:带领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地考查,注意活动过程中的安全。
让大家在活动过程中仔细观察、及时作好记录。
第三小组研究:调查我们身边的人对“白色污染”知识的了解现状?(调查问卷)师生共同制定环保知识调查问卷。
环保知识问卷调查调查者:被调查对象:(1)你认为市场上哪中包装材料应用最广?()A、塑料B、纸 C 、布(2)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A、知道B、不知道(3)您经常使用环保购物袋吗?()A、是B、否(4)你认为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生产的发展太快B、塑料制品回收太少C、人们的环保意识太差(5)你认为消除白色污染的最佳途径是什么?()A、焚烧B、填埋C、回收D、使用替代品(6)生活中,你是否考虑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A、尽量避免B、偶尔避免C、从不考虑(7)你使用过的一次性的塑料袋是如何处理的?()A、扔掉B、烧掉C、二次利用(8)您是否希望购物时使用环保购物袋?()A、是B、否(9)在您使用一次性食品包装时是否想到白色污染?()A是B否C认为不对但仍继续使用D无所谓(10)您关注白色污染吗?()A、是B、否2、汇报调查结果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调查情况,交流的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反应、自己有什么感受,并将情况汇总后在班级中进行交流。
3、进行数据的原始搜集和后期整理,制成统计表。
第四小组研究的是:如何有效地控制“白色污染”及制作环保购物袋、发表倡仪书。
(争做环保小卫士)1、上网收集国家对控制“白色污染”的一些政策。
2、每个同学制作一个环保带。
3、发出倡仪书,进行宣传从我们身边做起,减少“白色污染”。
教师指导重点:老师提醒学生注意事项,并在活动中进行一些具体方法的指导。
指导学生分工合作,开展实践调查活动,同时作好记录。
[同学们的倡仪书]地球居民:你们好!我们是小学五年三班的同学,今天,我们要告诉你们一个坏消息。
通过我们的调查,我们知道了因为我们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使我们的地球变得不再美丽,我们这个家园正在被各种各样的“白色污染”包围。
作为21世纪的主人,我们不能只是担忧与抱怨,而是要有行动。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些小建仪:1、尽量少用塑料制品,把它的用量降到最低。
2、我们自己制作“环保袋”,购物时用上自己做的“环保袋”更开心。
3、塑料袋厂要用易分解的材料。
4、多做环保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让我们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为我们的生存空间做一点奉献,献一片爱心。
让我们的地球妈妈更加漂亮!五年级三班2008、6第四阶段:成果展示,总结评价[成果展示]1.开辟专栏,将各小组成员制作的“白色污染的危害”“白色污染的治理”的手抄报、“我的倡仪书”墙报等,择优展出,然后全班评议,并进行投票评比,选出获奖成员。
2.制作电子报刊,选出好的参加电脑作品比赛。
3、学生们填写《活动评价表》反馈活动效果,实现评价多元化。
4、评选优秀小组和优秀组员,并进行颁奖。
五、拓展延伸,提出新目标。
1、开展班级辩论会“政府应不应该禁止使用塑料袋?”2、适当拓展其他环保知识,学生撰写倡议书、广告语等,并张贴出来。
3、同学交流活动的收获。
这些收获,对我们的一生来说,都是受用不尽的。
今后这样的活动我们还要继续开展,且要更加自觉,更加有深度。
六、活动效果学生1: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我们不仅知道了许多有关“白色污染”的知识,而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让我学会做人,让我勇敢地去和他人、社会进行交往,培养了我们与人合作及与人交往的技巧、能力。
学生2:在这次的活动中,让我学会了从生活、社会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了我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句话,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能综合多科的知识像科学家一家的学习。
学生3: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是以小组的形式上课的,教师和同学们推选我为小组组长,这就给了我锻炼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的机会,使本来不愿意主动加入集体的我发生了变化。
现在我觉得自己不仅动脑动手的能力提高了,就连和组员之间的协调能力也提高了,一向没有领导能力的我也有了组织能力、协调能力。
学生4:我喜欢综合实践活动,它不仅让我们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而且可以不用坐在教室里学习、写作业,让我们到外面寻找我们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研究自己喜欢的课题。
七、活动反思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
首先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不断激发和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思考与创造的时间和空间。
1、让学生自己确定活动主题,自己设计活动方案。
学生可以从日常生活、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自主地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主题,与自己投缘的同伴,在自己喜欢的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题的研究。
特别是课题我们一定是让学生感兴趣的,并经过他们自己的思考得来的,而不是我们指导老师提供甚至强加给学生的。
2、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挥特长。
综合实践活动课重在过程,只要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动脑、动手、动口,发挥自己的特长,真正参与活动,就能使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
例如:我在教学《我们身边的白色污染》活动中,我上电脑操作熟练的同学上网进行查巡,而一些喜欢动手的同学,进行环保袋的制作等。
3、让学生参与活动总结。
让学生参与总结,能使其在总结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认识到不足,不断完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开展。
例如:我在教学《我们身边的白色污染》活动时,学生通过前期的跟踪调查、整理了解了白色污染的一些情况。
而且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知道了一些避免白色污染的一些措施方法。
所以在进行活动总结时,让学生自己去总结,知道了什么知识?学会了什么?学生真实的感受迸发真实的感悟,在学生谈收获的同时,他们真实感悟必定会影响到今后的行为。
二、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性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是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通过正确积极的评价,不仅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而且能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健康发展。
由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内容、活动方式有其独创之处。
因此,在对待学生评价问题上,需要建立新的评价理念,探索新的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