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学第一章:绪论1.中国被西方人士称为“园林之母”,园林树木资源极为丰富。
2.中国园林树木资源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种类繁多(2)分布集中(3)丰富多彩(4)特点突出第二章:园林树木的分类(重点)1. 园林树木:凡适合各种风景名胜区,体闲疗养胜地和城乡各类型园林绿的应用的木本植物。
2.p7物种(种)(1)“种”是在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一种类群,这个类群中的所有个体都有着极其近似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态特性,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产生正常的后代而使种族延续,它们在自然界又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域。
(2)“种”与“种”之间是有明显的界限的,除了形态特征的差别外,还存在着“生殖隔离”现象,即异种之间不能交配产生后代,即使产生后代亦不能具有正常的生殖能力。
3.p7-8亚种:是种内的变异类型,这个类型除了在形态构造上有显著的变化特点外,在地理分布上也有一定较大范围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变种:也是种内的变异类型,虽然在形态构造上有显著变化,但是没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变型:是指在形态特征上变异比较小的类型,例如花色不同,花的重瓣或单瓣,毛的有无,叶面上有无色斑等。
4.p8品种:(1)由人工培育大量而成的特殊物种称之为品种。
(2)指物种内具有共同来源和特性状有一致,经过长期演变,且具有同一共性的物质。
5.p9林奈“双名法”:双名法是由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发明的,其完整内容和书写格式如下:属名+种加词+种命名人名字6.p11恩格勒(谁做了什么)恩格勒系统(谁做的,是什么)这个系统是以假花学说为依据,由德国的恩格勒的两部巨著,即《植物自然分科志》和《植物分科志要》而建立的。
它是分类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较为稳定实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我国北方多采用。
7.p11哈钦松(谁做了什么)哈钦松系统(谁做的,是什么)该系统是以真花学说为依据,由美国的哈钦松在其著作《有花植物志》中建立的。
以多心皮植物为被子植物的原始类群,较为合理,我国南方,如广东,云南多采用该系统。
8.P13园林建设中的分类方法(1)依树木生长类型分类(乔木、灌木、丛木、藤木、匍地类)(记名词解释)①乔木类:树体高大(6-10米)。
具有明显高大主干。
又可依其高度而分为伟乔(31m以上)、大乔(21-30m)、中乔(11-20m)和小乔(6—10m)等四级。
又常依其生长速度分为速生树,中速树、缓生树三类。
②灌木类:灌木是没有明显主干的木本植物,呈丛生状态的树木,不超过6米,可分为观花、观果、观枝干等几类。
③丛木类:树体矮小而干茎自地面呈多数生出而无明显的主干。
④藤木类:能缠绕或攀附它物而向上生长的木本植物。
依其生长特点又可分为绞杀类(具有缠绕性和较粗壮、发达的吸附根的木本植物可使被缠绕的树木缢紧而死亡),吸附类(如爬山虎可借助吸盘,凌霄可借助于吸附根而向上攀登),卷须类(如葡萄等)和蔓条类(如蔓性蔷薇每年可发生多数长枝,枝上并有钩刺故得上升)等类别。
⑤匍地类:干、枝等均匍地生长,与地面接触部分可生出不定根而扩大占地范围,如铺地柏等。
(2)依对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分类①热量因子:耐寒性:耐寒、不耐寒、半耐寒②水分因子:耐旱树种、耐湿树种、湿生树种(记名解)耐旱树种:就是当土壤和空气潮湿时可以直接吸水,空气干燥时,植物体内水分迅速蒸腾散失,全株呈风干状态,但原生质并未淤固,而是处于休眠状态。
【能够在干旱条件下长期忍受水分不足,并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的树种】耐湿树种:湿生树种:需要生长在湿润环境中的树种;在干燥环境下常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①阳性湿生植物:生长在阳光充足、土壤水分经常饱和的立地条件。
②阴性湿生植物:生长在光照弱,空气湿度高,土壤潮湿环境条件下。
③光照因子:喜光、中性、耐阴④空气因子⑤土壤因子补充:生态因子(19年真题):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如阳光、温度、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
园林建设中的分类方法:(3)依树木生长类型分类:赏树形、赏叶、赏花、赏果、赏枝干、赏根(4)依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用途分类①独赏树(也叫孤植树、标本树、赏形树):指个性较强、观赏价值高,适于在园林造景中用于孤植,以突出体现树木单株的个体美的树种。
②庭阴树:主要是指栽植于园林绿地中,用以形成绿荫供游人纳凉避免日光曝晒,也能起到装饰作用的树种。
以遮荫为主要目的兼顾观赏价值的树种。
又称绿荫树、庇荫树。
应选择树冠宽广,整齐美观,枝叶浓密;花果香艳,而无恶臭;树干光滑,而无棘刺的树种。
③绿雕塑植物:是指用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特别是树木精心培植修剪而成的姿态各异、气韵生动的艺术形象,它把园林及雕塑艺术相结合,巧妙地将“人、动物、自然”这一主题融合在美化城市环境之中,具有塑造城市美好形象、保护城市环境等奇效。
④地被植物:地被植物是指株丛紧密、低矮,园林中用以覆盖地面的低矮植物。
它可以有效的控制杂草滋生,减少尘土飞扬,防止水土流失,把树木,花草,道路,建筑,山石等景观要素更好地联系和统一起来,使之构成有机整体,并对这些风景要素起衬托作用,从而形成层次丰富,高低错落,生机盎然的园林景观。
(5)按繁殖方法分类:种子繁殖无性繁殖9.补充:什么是绿篱?绿篱有哪些园林功能?绿篱主要起分隔空间、划分场地、遮蔽视线、衬托景物、美化环境以及防护等作用的树种。
功能:划分园林境界;组织园林空间;防止灰尘;减弱噪音;防风遮荫;充当背景,衬托雕塑、园林小品、喷泉、花坛、花境等;作为绿化屏障,掩蔽不雅观局部。
第三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一)P16(名词解释)生长:植物在同化外界物质的过程中,通过细胞的分裂和扩大(也包括某些分化过程在内),导致体积和重量不可逆的增加,称为“生长”发育:在其生活史中,建立在细胞、组织、器官分化基础上的结构和功能(难以用简单数字等表达的质)的变化,称为“发育”。
生命周期:生长与发育,关系密切,生长是发育的基础。
植物从播种开始,经幼年、性成熟开花、衰老直至死亡的全过程称为“生命周期”年周期:植物在一年中经历的生活周期称为“年周期”(二)补充:春播花卉、秋播花卉(一年生植物、二年生植物)名词解释1.一年生观赏植物又称一年生草本花卉,其生命周期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也就是从种子萌发至开花、结果、新种子成熟再一年内完成,如鸡冠花、万寿菊等。
2.二年生观赏植物,其生命周期在两个生长季内完成。
大多植物比较喜欢冷凉气候,不耐酷热。
第一年秋季播种后当年萌发,进行营养生长,长出根茎叶,然后越冬;第二年春天进行花芽分化、开花、结果,完成生殖生长,然后死亡,生命结束,如大花三色堇等。
3.一、二年生观赏植物的生命周期可分为4个时期:1)种子发芽期:从种子萌发至子叶充分展开、第一片真叶出现。
2)幼苗期:从第一片真叶出现至植株进行花芽分化、现蕾。
3)开花期:从植株花芽分化、现蕾至花朵盛开、出现幼果。
4)结果期:从幼果出现到果实成熟、生长结束。
(三)树木生命周期中生长与衰亡的变化规律P15离心生长(重点):树木自播种发芽或经营养繁殖成活后,以根颈为中心,根和茎均以离心的方式进行生长。
即根具向地性,在土中逐年发生并形成各级骨干根和侧生根,向纵深发展;地上芽按背地性发枝,向上生长并形成各级骨干枝和侧生枝,向空中发展。
这种由根颈向两端不断扩大其空间的生长,叫“离心生长”。
树木因受遗传性和树体生理以及所处土壤条件等的影响,其离心生长是有限的;也就是说根系和树冠只能达到一定的大小和范围。
离心光秃:种在树体离心生长过程中,以离心方式出现的根系“自疏”和树冠的“自然打枝",统称为“离心秃裸”。
有些树木(如棕榈类的许多树种),由于没有侧芽,只能以顶端逐年延伸的离心生长,而没有典型的离心秃裸,但从叶片枯落而言仍是按离心方向的。
P17(了解一下)自疏:根系在离心生长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干根上早年形成的须根,由基部向根端方向出现衰亡,这种现象称为“自疏”。
自然打枝:同样,地上部分,由于不断地离心生长,外围生长点增多,枝叶茂密,使内膛光照恶化。
壮枝竞争养分的能力强;而内膛骨干枝上早年形成的侧生小枝,由于所处地位,得到的养分较少,长势较弱。
侧生小枝起初有利积累养分,开花结实较早,但寿命短,逐年由骨干枝基部向枝端方向出现枯落,这种现象叫“自然打枝”。
P17(了解一下)向心更新:当离心生长日趋衰弱,具长寿潜芽的树种,常于主枝弯曲高位处,萌生直立旺盛的徒长枝,开始进行树冠的更新。
徒长枝仍按离心生长和离心秃裸的规律形成新的小树冠,俗称“树上长树”。
随着徒长枝的扩展,加速主枝和中心干的先端出现枯梢,全树由许多徒长枝形成新的树冠,逐渐代替原来衰亡的树冠。
向心枯亡:当新树冠达到其最大限度以后,同样会出现先端衰弱、枝条开张而引起的优势部位下移,从而又可萌生新的徒长校来更新。
这种更新和枯亡的发生,一般都是由(冠)外向内(膛)由上(顶部)而下(部),直至根颈部进行的人故叫“向心更新”和“向心枯亡”。
(四)树木年周期P22物候期(重点):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长期适应这种周期变化的环境,形成与之相应的形态和生理机能有规律变化的习性,即生物的生命活动能随气候变化而变化。
人们可以通过其生命活动的动态变化来认识气候的变化,所以称为“生物气候学时期”,简称为“物候期”。
树木的年生长周期(重点):在一年中,树木都会随季节变化而发生许多变化。
如萌芽,抽枝展叶或开花、新芽形成或分化、果实成熟、落叶并转人休眠等。
树术这种每年随环境周期变化而出现形态和生理机能的规律性变化,又称为树木的年生长周期。
P22落叶树木的年周期可明显地分为生长期和休眠期P28休眠分为自然休眠(名解)和被迫休眠(名解)(1)自然休眠又称深休眠或熟休眠,是由于树木生理过程所引起的或由树木遗传性所决定的。
落叶树木进人自然休眠后,要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经过段时间后才能结束。
在未通过时,即使给予适合树体生长的外界条件,也不能萌芽生长。
大体上,原产寒温带的落叶树,通过自然休眠期要求0~10C的定累积时数的温度;原产暖温带的落叶树木,通过自然休眠期所需的温度稍高,约在5~15C条件下一定的累积时数。
具体还因树种和品种而异冬季低温不足,会引起萌芽或开花参差不齐。
北树南移,常因冬季低温不足,表现为花芽少,易脱落,或新梢节间短,叶呈莲座状等现象。
(2)被迫休眠落叶树木在通过自然休眠后,如果外界缺少生长所需的条件时,仍不能生长,而处于被迫休眼状态。
一旦条件合适就会开始生长。
此期如遇一段连续暖和天气易引起树体活动和生长,再遇回寒易受冻害。
常绿树(名解):常绿树。
并非用年不落叶,而是叶的寿命较长,多在1年以上至多年;每年仅仅脱落部分老叶,又能增生新叶,因此全树终年连续有绿叶存在。
常绿针叶树类:松属针叶可存活2~5年;冷杉叶可活3-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