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访视内容
• 1,明确新生儿出生情况
• (1)、围生期情况:孕期健康状况、孕周、分娩 方式、孩子出生体重、有无窒息或产伤等。
• (2)、新生儿的吃奶、睡眠、大小便等。
• (3)、有无呕吐。若生后2~3周或更早出现呕吐 ,持续性加重、呈喷射状、吐出物为奶及奶凝块 、不含胆汁,则怀疑幽门狭窄,应转诊。
•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的0~6岁的儿童
二、服务内容(五项)
• (一)新生儿家庭访视 (7天内) • (二)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 • (三)婴幼儿健康管理 • (四)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 4~6岁) • (五)健康问题处理
• 婴儿期:出生至未满一周岁 • 新生儿期:胎儿娩出后结扎脐带开始至生后28天。 • 幼儿期:1至3岁,即生后第二,三年。 • 学龄前期:4至6岁。 健康检查时间安排:
及出生窒息等高危新生儿应增加访视次数

• 访视包装备
• 必备物品:听诊器、体温计、75%乙醇、 消毒棉签、婴儿秤、手电筒等。其他育儿 宣传资料、一次性鞋套。
• 访视流程
• (一)社区访视人员应统一着装,佩带上岗证。
• (二)按门铃或敲门、自我介绍、说明来访目的 ,与产妇及家属沟通,取得信任。
• (三)进入产妇家,在接触母婴之前先清洁双手 。
• (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应通过妇幼卫生网络、预防接种系统以及日常医疗卫生服 务等多种途径掌握辖区中的适龄儿童数,并加强与托幼机 构的联系,取得配合,做好儿童的健康管理。
• (四)加强宣传,向儿童监护人告知服务内容,使更 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 (五)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应与预防接种时间 相结合。鼓励在儿童每次接受免疫规划范围内的预防 接种时,对其进行体重、身长(高)测量,并提供健 康指导服务。
发现新生儿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告知家长到具备筛查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补 筛。 • 加访:对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根据实际情况增加 访视次数。
• (二)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
• 1、时间:新生儿满28天后 • 2、地点: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3、内容: • 接种:第二针乙肝疫苗 • 询问和观察: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 等情况 • 进行:体重、身长测量、体格检查和发育 评估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 务规范
• 儿童健康是直接关系到民族素质,家庭 幸福以及社会和谐发展的大事。儿童保健 是对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及学龄前 期的儿童提供一系列保健服务。为了让广 大妇幼医生了解儿童保健内容和方法,保 护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特开展儿童 保健专业技术培训,按照国家儿童保健有 关规范的要求进行儿童健康管理。
• (三)婴幼儿健康管理
• 1、时间: 3、6、8、12、18、24、30、36月龄时 • 2、地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偏远的区
可在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 • 3、内容:
• 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婴幼儿喂养、患 病等情况
• 进行:体格检查,做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 ,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心理行为发育、意外 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 健康指导
• 对口腔发育异常(唇腭裂、高鄂弓、诞生牙)、龋 齿、视力低常或听力异常儿童应及时转诊。
三、服务流程
• 四、服务要求
• (一)开展儿童健康管理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备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 (二)从事儿童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含乡村医生)应取 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接受过儿童保健专业技术培训,按 照国家儿童保健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儿童健康管理。
• (2)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每天洗澡、每次大便 以后清洗臀部。脐带未脱落时,洗澡不要弄湿脐 带,可用75%的酒精擦拭其根部,预防脐部感染 。新生儿的一切用具要经常煮沸消毒。
1岁以内小儿一般是每3个月检查一次,共4次,对 于有佝偻病,贫血的小儿多看医生。
在生后第2年,第3年,每6个月进行健康检查1次。 3岁以上儿童,每年检查1次。
(一)新生儿家庭访视(7天内) • 1、时间:出院后1周内 • 2、地点:新生儿家中
• 3、内容:
• 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 • 观察:家居环境 • 询问:吃奶、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 • 进行:体格检查:出生时体重、身长 、测量体温 • 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 》 • 指导: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 • 告知: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剂乙肝疫苗,提醒家长尽快补种。如果
• 血常规检测:在婴幼儿6~8、18、30月龄时分别进 行1次
• 听力筛查: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性行为观 察法分别进行1次
• 预防接种:体检结束无禁忌症后接受疫苗接种
• (四)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 4~6岁)
• 1、时间:因人而异(表上有约定时间)每年一次
• 2、地点:散居儿童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集体儿童可在托幼机构进行。
• (4)分析新生儿的胎龄(详见教材135页)
• 2,观察:家居环境、卫生;新生儿的面色、精神 、活动等一般状况。
• (1)保持室内卫生,空气新鲜,每日应开窗通风 20~30分钟。冬季室温保持在20℃~24℃,湿度 以50%~60%为好,要预防煤气中毒。夏季注意 通风,预防中暑,但要避免吹过堂风。
• 3、内容:
• 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膳食、患病等情 况
• 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 血常规检测和视力筛查
• 指导:合理膳食、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 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
• 预防接种:体检结束无禁忌症后接受疫苗接种
• (五)健康问题处理
• 对健康管理中发现的有营养不良、贫血、单纯性肥 胖等情况的儿童应当分析其原因,给出指导或转诊 的建议。
• (六)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 档案。
• (七)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儿童提供生长发育与 疾病预防等健康指导。
• 新生儿家庭访视Fra bibliotek•新生儿家庭访视必须同时建立《婴幼
儿保健手册》,包括:初访出院后1-2天内
、周访5~7天、半月访10~14天,满月访2
7~28天进行。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