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 拔 桩

抗 拔 桩

抗拔桩
英文:uplift pile
含义:也叫做抗浮桩,是指当建筑工程地下结构如果有在低于周边土壤水位的部分时,为了抵消土壤中水对结构产生的上浮力而打的桩。

作用用途
抗拔桩的主要靠桩身与土层的摩擦力来受力。

以抵抗轴向拉力为主的桩,如锚桩、抗浮桩等。

承受竖向抗拔力的桩称为抗拔桩。

抗拔桩广泛应用于大副地下室抗浮、高耸建(构)筑物抗拔、海上码头平台抗拔、悬索桥和斜拉桥的锚桩基础、大型船坞底板的桩基础和静荷载试桩中的锚桩基础等。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当上部结构荷重不能平衡地下水浮力的时候,结构的整体或局部就会受到向上力的作用。

如地下水池、建筑物的地下室结构、污水处理厂的生化池等必须设置抗拔桩。

一、抗拔桩基本施工
1.施工工艺流程
场地平整→测量定位→护筒埋设→钻机对位→复验桩点→制备护壁泥浆→
钻孔并投放泥浆护壁→成孔至设计高程→提钻→清孔→置换泥浆→检查成孔质
量→钢筋笼隐检→吊放钢筋笼→下导管→水下灌注砼→控制桩顶标高→养护→
成桩→资料整理及报验。

2.主要工序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
(1) 测量放线及复验
依据护坡桩设计文件及桩位平面图,定出桩位及高程控制点,报项目部技术
负责人,经复核无误后方可施工。

(2) 护筒埋设、钻机就位
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埋设护筒,护筒直径 1.0m,护筒埋深 1.50m,上设 2
个溢水口,护筒中心应与桩中心对齐,其顶部应高出地面300mm,护筒与孔壁之
间应用粘土填实。

作好测量标识和测量记录。

钻机对位允许偏差2cm。

钻机就位
后应保持机身平稳,调直机架挺杆,不允许发生倾斜、移位现象。

(3) 泥浆护壁成孔
①钻进过程中时常检查钻杆垂直度,确保孔壁垂直。

②本次工程采用泥浆护壁,随钻机钻进随注浆,穿过不利地层时泥浆比重可适
当增至1.3~1.5。

③钻进过程中必须控制钻头在孔内的升降速度,防止因浆液对孔壁的冲刷及负
压而导致孔壁塌方。

④待接近设计孔深时注意钻进速度,控制孔深。

成孔后泥浆比重应控制在 1.25
以内。

⑤成孔时应作好施工记录,收集地质水文资料,发现与原设计不符者,及时向
上级单位汇报。

⑥为提高钻进效率和保证孔壁稳定,必须及时换浆或调浆,确保泥浆性能指标
⑦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清除孔底虚土。

(4) 孔验收及质量验收
①终孔验收:当钻至设计深度时即可停钻。

桩孔终孔后、,由机班长、质检员报
请总包及监理,对其孔深、孔底沉渣、、等各项指标依据规范规定及设计要求进
行验收签署意见。

孔深由测绳、及钻杆长度确定。

达到标准后进行下道工序。

②成孔质量检查
※成孔垂直度偏差为<1%
※桩位允许偏差为±100mm
※桩孔超径系数>1.0,<1.3
※施工时采用跳打方式,超过 24小时后补打
(5) 钢筋笼制作与吊放
①钢筋笼的制作方法要求
a钢筋笼规格及配筋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按图纸技术要求制作。

b进场钢筋规格符合要求,并附有厂家的材质证明,现场取样送试验室进行原
材及焊接试验检验。

c主筋配筋时,满足每个断面接头数不超过主筋总数的50%,错开焊制、断面
间距不小于1m。

d搭接焊及帮条焊的钢筋,焊接长度单面焊不小于10d,双面焊不小于5d。

e主筋与加强筋间点焊焊接,箍筋与主筋间绑扎。

②钢筋笼制作质量控制如下: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笼径±10mm,
笼长±50mm;
a钢筋笼吊放时值班工长、质检人员、安全员及机台班长必须在场,并由值班
工长统一协调指挥。

b 钢筋笼用吊车应保证整体、平直起吊入孔。

c 笼子吊离地面后,利用重心偏移原理,通过起吊钢丝绳在吊车钩上的滑运并
(6) 水下砼灌注
①根据桩径、桩长和砼灌注量合理选择导灰管和起吊运输设备,准备好足量
的砼,并及时测量孔底沉碴厚度,不合格者重新清碴。

②下导管:导管安装严密,确保密封良好。

用 20吨汽车吊将导管吊入孔内,
位置应保持居中,导管下口距孔底0.5m,将隔水阀用 8 #铁丝悬挂在导管内水
面上。

③水下灌注砼工艺施工顺序
安设导管及漏斗→悬挂隔水塞或滑阀(浮球)→灌注首批砼→连续灌注砼直至
桩→拔出护筒。

灌注首批砼之前在导管和漏斗中放入隔水塞,然后再放入首批砼。

在确认初
存量备足后,即可剪断铁丝,借助砼重量排除导管内的水,使隔水塞留在孔底,
灌入首批砼。

首批砼灌入正常后,应连续不断灌入砼,严禁中途停工。

在灌注过
程中应经常用测锤探测砼的深度,不得小于 2.0m。

探测测试次数一般不少于使
用的导管节数,并应每次提升导管前控测一次管内外的高度。

遇特别情况(如:
局部出现严惩超径、缩径、漏失层位和灌注量特别大的桩孔等)应增加探测次数,
同时观察返水情况,以正确分析和判定孔内情况。

④水下灌注砼的技术要求
a 该工程灌注 C35砼,首批砼量灌注应超过导管底口0.8m,灌注过程中砼面应
高于导管下口2.0m。

砼的灌注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直至桩顶,防止断桩。

b随孔内砼的上升,需逐节快速拆除导管,时间不宜超过15min,拆下的导管
应立即冲洗干净。

c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砼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的砼宜徐徐灌入漏斗和导
管,不得将砼整从上面倾入管内,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
⑤砼上层存在一层与砼接触的浮浆要凿除,为此砼高度需超浇300~500mm,以
便在砼硬化后查明强度情况,将设计标高以上的部分用风镐凿去。

⑥浇注砼应参照有关记录表做好施工记录。

⑦当砼升到钢筋笼下端时,为防止钢筋笼被砼顶托上升,应采取以下措施:
a 在孔口固定钢筋笼上端。

b 灌注砼的时间尽量加快,以防止砼进入钢筋笼时其流动性过小。

c 当孔内砼接近钢筋笼时,应保持埋管深度,并放慢灌注进度。

d当孔内砼面进入钢筋笼1~2m后,应适当提升导管,减小导管埋置深度增大
钢筋笼在下层砼中的埋置深度。

e 在灌注将近结束时,由于导管内砼桩高度减小,超压力降低,而导管外的泥
浆及所含渣土的稠度和比重增大,如出现砼上升困难时,可在孔内加水稀释
泥浆,也可掏出部分沉淀物,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

1.1.3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钻孔灌注桩是一项施工技术复杂、环节紧凑、质量要求高、工序控制严的隐
蔽工程,并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为了能优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
达到优质工程的质量标准,施工中采取如下措施:
①技术管理保证措施
a协助测量人员定位放线,保证桩位准确无误;
b护筒埋好后,对桩位及护筒进行检查;
c钻机就位,开孔验收,把好关卡;
d成孔钻进过程中,检查钻机倾斜情况,检查泥浆性能;
e 清孔、终孔验收不合格的不准移机、下笼;
f保护层垫块布局不合格的进行返工;
②施工工艺保证措施
a 成孔垂直度保证措施:钻进过程中经常检查钻杆垂直度。

可灌注;
2、灌注过程中,当班技术员及时探测导管内外混凝土面高差,控制埋管深度,
留足浮浆高度。

③施工技术资料管理
a 严格按照《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01-51-2003)要求及时整理桩基施工技术
资料。

b 按有关见证取样要求做好见证取样工作。

二、抗拔桩检测
与其它桩基检测过程一样,有很多检测方法!比如小应变检测,超声波检测,还有钻芯取样检测,前两种主要是检测桩基的完整性及长度,最后一种不仅能检测桩基的完整性及长度,而且能检测砼强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