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湘艺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湘艺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第一课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教学内容:《新东北风》教材分析:《东北风》是一首深受人们喜爱的东北民歌,歌曲具有浓郁的东北地方风味,歌曲为一段体结构,弱起节奏,旋律热情奔放,简单朴实的东北方言配以衬词,表现了东北人欢庆胜利、欢庆丰收的喜悦心情。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唱歌曲《东北风》,掌握歌曲中弱起节奏演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话东北、唱东北、演东北、创编东北民歌等音乐活动,让学生在体验、模仿、探究中,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了解东北民歌的特点。

(3)情感与价值观:在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让学生喜爱东北民歌。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东北风》,让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表演,了解东北民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弱起小节的学习和掌握。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鼓、钹、扇子、手绢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唱《师生问好歌》二、感知部分:欣赏《家在东北》提问:(1)是哪个地区的歌曲?(东北地区)(2)我们就是家在东北的孩子,你对东北有哪些了解?(学生们一起话东北,谈到东北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四季变化。

)三、新授部分:1、导入:同学们知道得可真多,东北三省不但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还有非常美丽的自然景观,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造就了一方的艺术形式:幽默的东北小品、火爆的东北二人转,都深受人们喜爱,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一首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东北民歌《东北风》。

2、播放多媒体课件的范唱,并提出问题:A、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B、歌曲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师小结东北民歌的特点。

3、学唱歌曲:(1)读歌词,体会歌曲内容。

(2)出示歌谱,讲解曲谱节奏:强拍弱起(3)随琴视唱曲谱。

4、猜一猜:有一种乐器,只要一吹响它,喜庆的气氛就油然而生?(唢呐)5、模仿唢呐的声音模唱旋律。

6、学生尝试着随琴填唱第一段歌词。

7、用自学、生生互教等方式自己学习歌曲第二段。

师:“你觉得这首歌哪最不好唱?你哪里唱不好?”8、启发、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热烈的情绪完整演唱歌曲。

四、歌曲处理:1、让学生演唱,体验唱衬词“哎嗨”和不唱衬词的不同。

(对比法)2、师小结:东北民歌的韵味都在像“哎嗨”这样的衬词里。

3、教师示范,用鼓、钹为歌曲伴奏。

师:你想不想马上敲击它们,为歌曲伴奏?(想!)4、课件出示鼓谱,指导学生学习拍打。

5、全体演唱并用鼓、钹伴奏。

6、多媒体播放录像《东北大秧歌》,让学生学一学、扭一扭。

7、用扇子、手绢做道具,自编动作,边歌边舞。

五、拓展延伸1、让学生欣赏几首东北民歌片段。

过渡语:东北民歌好听吗?你想不想加入到东北民歌的创作中来?2、小组合作,学生研究创编歌词。

3、小组学生汇报。

4、师生给予评价。

(互评,他评,自评)六、结束部分“同学们,今天我们领略了东北民歌的风采,我们爱东北音乐,我们更爱东北,让我们扭起东北大秧歌,祝愿我们东北的明天更美好。

”第一课第二课时(总第2课时)教学内容:《嗯嗨呀》教学目标:1、体验朝鲜民歌“安旦长短”的韵律,能用高亢、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嗯嗨呀》。

2、了解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感受朝鲜族民歌——劳动歌的鲜明音乐特点。

3、能认真聆听朝鲜民歌《道拉基》、《阿里郎》等歌曲,感受朝鲜民歌的特色。

教学重点:用高亢、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嗯嗨呀》,表现歌曲愉快、热闹的劳动场面。

教学难点:1、体验朝鲜民歌“安旦长短”的韵律,并能为歌曲伴奏。

2、延长音的唱法。

教具准备:课件、钢琴等教学过程:一、感受朝鲜族音乐文化的魅力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段少数民族的舞蹈,仔细听听,猜猜是哪个民族的?(欣赏长鼓舞片段)A、谁来说说?(朝鲜族)B、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服饰图片)(他们穿的衣服很有特点,是短衣长裙,以白色为主,这是朝鲜族人民在节日或民族集会时喜欢穿的素白衣服,这个民族有“白衣民族”的美称。

)C、他们的舞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朝鲜族著名的长鼓舞:时而优美典雅,时而热情奔放,很有活力。

很多民歌的音调和节奏常常和轻盈飘逸的舞蹈动作紧密结合。

朝鲜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二、学唱歌曲《嗯嗨呀》1、朝鲜人民喜欢用欢乐的歌舞表达着自己的心情,即使是在劳动当中也充满着歌声,朝鲜民歌《嗯嗨呀》就是其中一首韵味儿十足的劳动歌曲。

(出示歌谱)(出示变色的嗯嗨呀)其实,这种节奏也叫“嗯嗨呀长短”。

大家来猜猜这个“嗯嗨呀”会是什么意思呢?(它是一种说话的语气,在民歌里叫衬词,衬托歌曲中的气氛)2、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愉快、喜悦、热烈)唱了些什么内容?(农民获得丰收的热闹场面)3、学唱衬词“嗯嗨呀”A、歌曲中哪一句词儿最能表现劳动的干劲儿?(嗯嗨呀)B、听老师唱唱(老师范唱第一段)C、跟着老师的琴声唱唱“嗯嗨呀”部分,其余歌词由老师唱。

在接唱时要注意紧凑,中间不能停。

D、这些“嗯嗨呀”的唱法一样吗?(旋律不一样:有的往上扬,有的向下行。

节奏不一样,最后两处要延长)大家可以用手指在空中画画旋律线,一起来唱唱。

E、觉得“嗯嘿呀”象是在模仿人们干什么?(劳动时嘴里哼的一种号子,能让人消除疲劳、振奋精神。

)唱“嗯嘿呀”时声音要怎么样?(整齐有力,能表现劳动的韵律)F、有哪些地方不太好唱?(延长的音)(出示:延长音)弯弯的眉毛下有只圆圆的眼睛,这个符号叫延长音记号。

这个音大约要延长两拍。

4、学唱歌词A、请同学们听琴声默唱第一段歌词,注意每小节要衔接紧凑。

(唱两遍,针对具体要求进行指导)可以指名唱,了解学习情况。

B、怎样唱才能把农民的劳动热情调动起来呢?(讨论小结:前几个“嗯嗨呀”要唱得再兴奋些,后两处“嗯嗨呀”要唱得平稳,抒发人们美好的情感)。

C、让我们带着喜悦、高兴的心情唱第一段歌词。

D、跟琴唱唱第二、三段歌词。

(可指名唱)E、完整演唱歌曲,在“嗯嗨呀”处加上动作表演。

(歌词音乐)三、用一领众和的形式表现歌曲。

请一位同学领唱,其余同学齐唱。

让我们带着饱满的精神跟音乐边唱边表演。

四、总结:今天,我们感受了朝鲜族音乐的独特风格,学唱了朝鲜民歌《嗯嗨呀》,朝鲜族人民创作了许多优美动人的民歌,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了解、关注优秀的民族音乐。

第二课第一课时(总第3课时)教学内容:《唱支最美的歌》教学目标:1.在听赏活动中感受和体验歌曲《我是工农子弟兵》及乐曲《军队和老百姓》所表达的军民鱼水之情。

2.能学会合唱《唱支最美的歌》,用明朗、甜美的歌声表达军民鱼水情。

教学重点:体验和感受军民鱼水情。

教学难点:歌曲两个声部的协调、统一。

教学准备:课件、钢琴、打击乐。

教学过程一、感受军民鱼水情听赏《军队和老百姓》教学意图:在感受军民鱼水情这一个教学环节中,从听赏《军队和老百姓》入手,通过看影片,介绍有关历史,通过学唱或表演歌曲等教学环节导出军民鱼水情这一主题。

为后面的唱歌教学做好情感铺垫。

二、表现军民鱼水情1.学唱歌曲(1)初听《唱支最美的歌》,了解歌曲内容师:现在我国正处于和平发展时期,但解放军叔叔为了国家的安全仍在我国边境站岗。

边防线上生活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年,你们听,他们要为解放军叔叔做点什么呢?师:原来他们在唱一支心爱的歌献给解放军叔叔。

(2)二声部学习①反复听歌曲二声部师:你们听到歌曲有几个声部呢?(根据学生情况,把他们分成两大组,即两个声部。

)师:你们能随着音乐找到自己的声部吗?并能随着音乐唱一唱。

师:你们知道唱合唱部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休止符呢?教学意图:在二声部唱歌教学中,采取探究学习的方法,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通过聆听典型的节奏,找到解放军上岗的脚步声或星星一闪一闪的音乐形象,使学生充满兴趣地学唱二声部旋律。

②学生分组随琴学唱二声部的高低声部。

师:你能试着哼唱吗?学习方法:学生自由哼唱,老师用琴轮流弹奏两个声部的旋律。

③声部合作学习。

师生之间合作:老师分别与高低声部同学合作。

合作时,鼓励另一声部的学生聆听对方声部的声音,心里默唱自己的声部。

学生之间合作:你在唱自己声部时,能听到对方的声部吗?试一试好吗?(3)学唱新歌①再次聆听全曲。

师:你们在演唱这首歌的时候,要怎样唱才能让解放军叔叔喜欢呢?(引导学生用明朗、优美的歌声来演唱。

)②随琴用u哼唱全曲。

师:你们能随琴哼唱全曲吗?③听老师用四三拍子弹奏歌曲。

师:你觉得四三拍和八三拍哪种节拍更适合这首歌曲,为什么?(引导学生感受四三拍速度较快,适合表达欢快的歌曲;而八三拍是中速,适合表达优美的歌曲。

)④指出八三拍和四三拍的共同点——强弱规律。

⑤随琴唱歌词。

2.演唱歌曲(1)有感情的试唱全曲师:你能用最美的歌声演唱《唱一支最美的歌》献给解放军叔叔吗?(2)演唱全曲,加以伴奏三、结束语师:其实解放军叔叔无时不在我们的周围,是解放军战士冲在最前线,保卫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解放军与我们老百姓就像一家人,永远心连心。

教学内容:《我们是工农子弟兵》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聆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1.从戏曲知识导入。

(1)戏曲是一种综合艺术。

集文学、音乐、美术、表演、武术等为一体,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国戏曲剧种有三百几十种。

其中京剧是影响较大的大剧种之一。

京剧产生于北京,有二百多年历史。

早在1919年京剧大师梅兰芳赴日本演出以来,京剧频繁走出国门访问演出,对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

2.介绍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见教材分析),初听唱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并作简介。

3.复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感受其韵味。

4.简介戏曲音乐的主要因素。

(1)地方语言:戏曲唱腔的产生是以地方语言为基础。

(2)唱腔风格:唱腔是区别剧种的主要标志,京剧是以西皮腔和二黄腔为主的音乐风格。

本唱段是二黄腔。

(3)伴奏特色:京剧的伴奏特色是三大件—即京胡、月琴、小三弦及锣鼓点等。

5.试奏京剧锣鼓经《慢长锤》进行实践与体验,一组学生演奏锣鼓经(曲谱见课本。

打击乐器不够可以用嘴念代替),一组学生随锣鼓点节奏走圆场。

然后双方交换。

6.聆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学生可以轻声跟唱,以体验京剧的音乐风格及剧情中的人物的品格。

三、小结下课设计意图:学生对知道京剧是国剧,但是由于对京剧不够了解,平时接触也很少,所以兴趣不是很浓,在欣赏时不能静下心来,对京剧的魅力也感受不深。

当然,一开始我们不能抱太大的希望,提太高的要求,要慢慢来,希望将来的欣赏能才能够不同的侧面,让学生知道更多,渐渐喜欢上京剧,并热爱京剧艺术。

教学内容:《我可爱的家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用明亮的声音自信地演唱《我可爱的家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采用欣赏、手势、画旋律线等体验,让学生学会歌曲、唱好歌曲。

3、情感目标:通过演唱歌曲《我可爱的家乡》,表达对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用明亮的声音富有激情地演唱歌曲《我可爱的家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