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内在:成熟和需要高尔顿:遗传决定论鼻祖,生就的,环境起引发作用 格赛尔:成熟机制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 复演说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外在:环境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及学校教育等,注重教育的价值荀子:今人生性…顺是… 洛克:白板 华生:健康婴儿一总统到小偷 教育的功能 生产力 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①政治功能 ②经济功能 4.科 3.教育的内容、手段 技功能育结构的变化 4..学校专业设置威尔逊: 然本能 更新和创造文化(新思潮、新思想、 新技术) 基因复制是决定人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对教育的制约作用Y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3.学校课程的发展教育 对文化的促进作用"4. 教育目的确定1•传承文化:传递、保存、活化5. 教育内容的选择 改造文化(选择、整理和提升) 2. 3. 传播、交流融合文化(国际、民族)学校教育在影响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教育是特殊的环境和实践;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和促进作用一、起主导作用的原因:二、促进作用:个体个性化(体现在:主体意识,个体特征、价值观;心理内 化)和个体社会化(内容:遵守规范、树立理想、掌握双基。
方面:政治、道 德、性别、语言) 1. 教育工作核心2. 教育活动评判依据、出发点、归宿②激励、③评价的重要标准3. 全部教育活动的主体和灵魂,是教育 的最高理想 (同中有异、重点突出、特点鲜明),教师的教学目标4. 教育内容选择、教法选择、评价教育教师的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1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培养人的活动2专门的教师3能控制调节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起主导作用的表现:1、做出社会性规范2开发特殊才能和个性功能3对个体发展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III II 个人主观能动性的三个层次: III ;;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III教育目的的意义 教育目的的作用:①导向、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国家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国家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 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确立教育目的的 依据 2.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 人的全面发展-定义?3. 人的教育理想4. 马克思坚持社会主面发展学说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基本点):教学机智的三个关键词教教育方法杂性更新,学的学有法性教教学的实践 教学机智 的四个词语既括定法 势利导 随机应变 掌握分寸 对症下药 教师的人格特征包含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很重要:1. 教师要有热心和同情心2. 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如何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一、 教师自身1. 形成科学教育观,学习并实践;2. 学习他人,观摩等3. 教学反思,总结二、 社会环境1. 社会要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2. 学校制度与培训3. 校风建设与福利待遇的提高职业性格知识点:2.坚持全面发展Y 1. 培养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丿 2. 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3.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质与生产劳动结合4.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基本途径 教育目的体现的精神实质: 总要求•培养独立个性 〔育质量标准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5.注重提高全面素质1.因材施教□业 职智性格职业信念:①教学效能感(包含一般和个人)②教学归因优秀教师的性格品质的基本内核是:“促进”,即对别人的行为有帮助;促进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理解学生2.了解自己3.和学生相处,有效的教学取决于有效的交往;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哪些?1.专业学科2.教育教学、3.心理学4.实践性教师的教学能力哪些方面?1.教学认知能力,2.教学操作能力,教学能力在课堂上的集中体现3.教学监控能力,是关键教师的认知特征有哪些方面?1.注意力特征,2.思维特征,思维能力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标志3.观察力特征,善于观察学生是教师教育能力结构的基本要素。
教师期望行为:教师的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或罗森塔尔效应教师专业发展(专业成长)专业生涯中,依托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专业教育习得, 专业。
,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p95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内容有哪些?1.专业理想的建立2.专业态度和动机,专业活动的动力基础3.专业知识的拓展和深化,本体性(学科知识)、条件性(各种教学理论及教育技术)实践性(教学技巧)4.专业能力的提高,教学技巧和教育教学能力5.教师的专业人格6.专业自我形成,我干的还行,这工作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教学活动,新教师和年轻教师2. 开展微格教学,5-20 分钟,少数学生3.进行专门训练,专家型教师理论传授年轻或新教师4.反思教学经验;波斯纳、科顿、布鲁巴奇①波斯纳:经验+反思=成长,无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②1993科顿反思框架:关注问题f收集、分析材料f解释情境指导行动f实施③1994 布鲁巴奇的四种反思方法:a.反思日记,b.详细描述(描述观摩),c.交流讨论(不同校教师),d. 行动研究第二章学生指导知识点心理学的诞生德国人冯特,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科学心理学诞生,心理学开始独立于哲学;《心理生理学原理》,被誉为心理学独立宣言书;心理现象结构图?心理的实质:1.心理是脑子的机能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实验法,实验室实验(借助仪器)和现场实验(情境不易控制);应用最广,成就最大的方法2.观察法,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被誉为“科研的前门”3.调查法,问卷,访谈4.个案法,收集个人资料5.测验法,标准化问卷测量6.经验总结法,研究规律上升理论7.产品分析法,研究作品一了解心理活动,一般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2.教育性,促进被试心理的良性发展,是基本伦理道德原则3.发展性,被试心理是变化的,要以动态的,发展的指标去研究4.理论联系实际5.系统性,全面发展整体的观点个体心理发展分为8个阶段?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
劳伦兹根据幼琴的印刻现象提出关键期,4.差异性感知觉是儿童心理发展最早也是最快的方面。
感觉是认识的起点。
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感觉分为:内部和外部感觉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外部感觉:机体觉平衡觉运动觉感受性的发展:经过实践或联系,如茶博士,嗅觉灵敏,烤鸭师傅,视觉可靠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觉阈限衡量的。
二者是反比的关系。
感觉的相互作用:①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②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①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1.感觉适应,芝兰之室,久闻不香2.感觉对比,灰色方块,吃糖后吃橘子,觉着橘子酸3.感觉后效,注视光源,闭上眼睛,会有光源依旧的感觉②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1.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噪音与黄昏2.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聋哑人以耳代目3.联觉,红代表火热,绿色代表和平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是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根据人脑反映对象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①物体知觉和②社会知觉①物体知觉1.空间知觉,大小形状深度方位2.时间知觉,事物运动的速度、延续性和顺序性3.运动知觉运动知觉:。
+似动知觉a. 动景运动,光电间隔距离连续出现b . 诱导运动,撞击静止物体产生的c. 自主运动,暗室烟头d.运动后效,参照物②社会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对别人的知觉几种偏差:1.社会刻板印象,山东人喝酒厉害2.晕轮效应,3. 首因效应4.近因效应,5.投射效应,自私的人认为别人也自私,慷慨的人认为别人也很大方知觉的规律(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发展的特点:1.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明显发展;2.知觉的分析与综合水平提高3.知觉的策略性逐渐提高4.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能力有了较好发展小学生掌握小时日周观察是高级知觉形式。
品质体现:目的性、全面性、深刻性精确性小学生观察力的特点:1.目的性差2.缺乏精确性3.缺乏顺序性4.缺乏概括性和深刻性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过程?1.认识空间联系阶段2.认识因果联系阶段3.认识对象总体阶段,理解画图主体★小学生如何培养观察力?1.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式,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的重要条件3.在学生观察中要有针对性,进行个别指导①加强观察方向的引导②充分运用多种感官,提高观察的全面性和精确性③勤于思考,学会比较④指导学生观察鼓励运用语言4.引导学生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并形成观察报告,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观察成果。
注意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
注意的分类:1.无意注意,消极被动注意,注意的初级形式,人和动物均有2.有意注意,付出意志努力,注意的高级形式,人特有3.有意后注意,有意注意发展起来的;有自觉目的,但无需付出努力形成的条件:兴趣和活动自动化注意的品质有哪些?1.注意的稳定性2.广度3.分配4.转移注意的起伏或动摇,注意的分散。
※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1.无意注意先于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2.注意有情绪色彩3.注意品质逐渐提高4.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实物更容易引起小学生注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1.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2.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①创造良好教学环境②注重讲授技巧和板书技巧,教具运用③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3.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①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②培养间接兴趣③合理组织课堂教学,防止学生分心(4个控制)A.预先控制B.信号控制,各种提示C.提问控制d. 表扬控制4.运用两种注意互相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思维具有两个特征:间接性和概括性小学生记忆的方式主要是:形象记忆记忆的品质有哪些?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记忆过程包含三个方面:1.识记2.保持3.再现小学生记忆发展(质的发展)特点是什么?1.有意识记增强,转折点在三年级2.意义记忆迅速发展,三四年级3.抽象逻辑记忆水平提高,但还需要以实物的具体形象为基础思维的概括性和间接性如何理解?1.思维的概括性,主要体现在从若干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概括特征或规律2.思维的间接性,体现在思维不直接在感官事物上,而是借助一定的媒介和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认知。
如医生号脉判断病情。
思维的一般过程有哪些?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1.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2. 抽象与概括3. 比较与分类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内涵和外延)、判断、推理(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1.小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想抽象形象思维过渡,存在明显质变,小学四年级(10-11 岁)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特点是什么?1.思维的敏捷性,(体现迅速而准确,二者缺一不可)2.思维的灵活性,(不同角度,不同方法)3.思维的深刻性,三四年级是培养关键期4.思维的独创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是培养小学生内部语言能力重要方法。